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两方面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
李琳琳 《科技信息》2013,(5):244-244,252
从关联理论意图观的视角,探讨汉英旅游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成功的交际即为受众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翻译恰恰符合这一过程。只不过翻译包括了两个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原作者与译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与目标语读者的交际过程。在第一交际过程中,译者需充分解读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但在第二交际过程中,还涉及到译者本身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成功的翻译必须忠实得再现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同时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3.
借鉴语用学原则,结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中的翻译实例,并从探讨TEM-8翻译中的解题策略着手,可以发现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根本交际意图是译者通过一系列顺应选择寻求原文理解以及译文输出过程中的最佳关联。关联是翻译的根本意图,而顺应则是实现这种意图的具体手段。具体说来,译者通过不断做出顺应选择,寻求最佳关联,获取对原作的准确理解和定位,进而通过系列的顺应选择在译文中产生关联明示,准确将原文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的基本等值。  相似文献   

4.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的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译者应对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只有原交际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需求在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才是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马春花 《科技资讯》2015,13(4):243-244
作为认知语用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的运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语用学,其对翻译活动也有很强的解释和指导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说明举例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从关联理论来看,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传达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杨振杰 《科技信息》2008,(1):164-165
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应该是一种三元关系: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原文作者的意图能否被译文读者所认识.基于关联理论所阐述的翻译的推理交际这一本质,分析解读出翻译等效只能是相对而言的,进一步印证了关联理论对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强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互动交际中的语言频频发生对于现实语言的变异。理想认知模型中范畴成员地位的变化,造成网络语言变异的"突出"效果。为有效地在跨语符交际中传递网络语言变异"突出"的意图,可采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在明示变异话语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明示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语境效果,推理出原文语言变异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已越来越多地被看成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过程,一种形式.翻译研究逐步意识到对这一认知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该交际模式下所包含的认知语境、信息意图、交际意图、最佳关联等内容都对翻译产生了影响,并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的选定、翻译批判原则的界定等经常被论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语用的、交际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关联理论在双关语的翻译中,在处理语言形式障碍时凸显出强大的解释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交际效果放在首位,然后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估计进行语码的选择来进行双关语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趋同于原文以再现原文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联理论下,科技翻译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都取得了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文章试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科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即译者应准确推测作者原意,推理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给出最佳的关联译文。  相似文献   

12.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这种交际行为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要遵守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因此,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文章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从该理论对英汉互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海林 《科技信息》2009,(13):120-120,97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是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意图进行识别的认知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出爰,对广告中的双关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隐含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衔接手段,其蕴含的意义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翻译实践提出了挑战。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分析指出文学作品中隐含意义的处理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进而结合实例提出隐含意义的翻译原则:尽量传达原作的特色,即原作中的隐含衔接;不要使译文读者误解,即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最后指出其翻译策略:保留原文衔接手段、明示法和消除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普及,广告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大多从文体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把广告交际视为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并利用关联理论对广告的交际过程及其主要交际手段——隐喻进行分析,指出广告交际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广告人利用明示刺激吸引并引导受众成功实现广告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受众通过推理成功获得隐喻广告词与广告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分析了满文谚语汉译文错误理解或偏差理解的原因,发现原文明示信息在译文中失去明示功能及译文明示信息激活不了译语读者的百科知识,是导致翻译中的关联缺失的根本因素,影响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为此翻译时要关注关联的重构,为译语读者搭建源语与译文的关联桥梁。  相似文献   

17.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把翻译视为交际的下义范畴,一种书面的言语交际形式。作为交际活动的翻译,当然要考虑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语接受者的期待。因此,译者应从原语的理解开始,从原语作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进行推理,并寻找出最佳关联,使译语的表达尽可能向原语的暗含靠近,让译语和原语在语用上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  相似文献   

18.
Hickey的取效对等翻译观展示了从语用学评析译文的新视角。基于此角度对张爱玲短篇小说《色,戒》英译本的研究发现:为达到与原文相当的取效效果,译者恰当评估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语言、社会、人文的种种差异,采用保留、补充、重构等译文处理手段,对译文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译者基于对原作交际意图的判断和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估计,在翻译过程中对部分译文作了略显明示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翻译活动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4):69-71,74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把翻译视为交际的下义范畴,一种书面的言语交际形式,作为交际活动的翻译,当然要考虑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语接受者的期待,因此,译者应从原主的理解开始,从原语作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进行推理,并寻找出最佳关联,使译语的表达尽可能向原语的暗含靠近,让译语和原语在语用上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  相似文献   

20.
李莹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47-148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活动中,由于交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然导致交际的困难和障碍,最终造成译文的关联缺失。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采取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语境假设充实以及语境含意呈现等策略,重建译文的关联,使翻译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