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玛窦利用儒学化的策略,积极在华传播天学。他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将中国化传入西方。利氏的“儒学西渐”对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再次昭示儒学的巨大魅力和东西化的相互吐纳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生活在儒学逐渐复兴的晋宋之交。他的诗文创作中,不时流露出儒学观念;他的事迹行状中,多体现着儒学人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不朽"思想与人生追求;礼乐教化思想与施政实践;仁孝忠义思想与儒者情怀。他的放浪形骸、任诞不羁是表面现象,他的儒家思想是深入骨髓间的,儒学人格是他复杂人格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两次西学东渐以来与力学知识相关的科技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力学知识交流过程中"势"字内涵的延续及变化.研究发现在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的科技著作中,"势"内涵以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状态、水势、趋势等涵义为主.在晚清第二次西学东渐时期,"势"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发生了多种演变,既被逐渐量化,用于表达火炮的杀伤力及火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亦被引申到新引进的电学知识中用于表示电动势、电位等;还被挪用于表示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之意.尽管中国学者在这一时期尚未把"势"与力、能量、动量、电势等概念界定清楚,甚至译著中的相关术语常被混用,但依然能看出西学东渐时期"势"内涵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复兴传统文化的势头可谓之儒学的"第四次浪潮".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大起大落、人们对其经典产生了多种解读模式;20世纪前期所谓的儒学"第三次浪潮"与"第四次浪潮"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上.为使儒学能够顺应时代、有效回应文化挑战和进行开放性对话与创新,应当超越专断的解构,还原儒学的真实语义,以此匡正盲点和误区.  相似文献   

5.
儒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核心是"仁"与"礼";就其渊源看,乃兴于邹鲁。儒学之"仁"乃源于邹地,是孔子取法东夷之"仁"观念而成;儒学之"礼"在一定程度上是承传了三代文明,而鲁是三代文明的汇集地。由此,儒学之所以源于邹鲁与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颇深。  相似文献   

6.
"西学东渐"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强行输入。作为"西学东渐"特殊主体的传教士,势必因为这一特殊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形成其矛盾心理和应对策略。本文拟从这一理性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传教士的活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情有个较为客观、清晰的认识,从而挖掘出对认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学群经的汇集始于孔子编定"六经",至汉代儒学受到尊崇,儒学群经的传承为朝廷所重视,熹平石经开创群经刻石的先例。开成石经上承熹平石经,为儒学群经刻石树立典范的方法,并把儒学群经由7种扩展到12种,将经文的字体由汉隶变为唐楷;下启冯道印版"九经"和蜀石经,对儒学群经的汇集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训诂学是中国本土学术中发端最早、历史悠久、并曾非常辉煌过的学术。它本因解释古代经籍的需要而产生,并非儒家经学的附庸,只是因为自汉以来,儒学一统天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学术,训诂学便被纳入解经之途,随同儒学的发展而演进,至有清而臻极盛。晚清以来,国热日衰,西学东渐,科举废而新学昌,经学止而训诂微。  相似文献   

9.
当前,儒学复兴运动在中国与东亚的兴起,已经成为事实.在新世纪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学的理论形态将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成型于上世纪中叶的熊十力、牟宗三"新心学"、冯友兰"新理学"、马一浮"新经学"固然有其发展的空间,但恐怕很难突破经院哲学的藩篱而为普罗大众所接受;成型于世纪之交的"新儒教"虽然将在民间聚集信徒,但决不可能像倡导者期望的那样成为中国的"国教".而面向生活实践的"生活儒学"与重视道德人文精神的"民主仁学"则提供了一个有可能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儒学复兴的各种方案中,贺麟的思想和贡献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体证与估量。除了"新心学"哲学体系的理论创建,他还反复思考着儒学复兴的方法、路径和标准,并可概括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和理论总结:在方法上,有我、有渊源、吸收(有)"西洋"思想;在路径上,哲学化、宗教化、礼学化;在标准上,合理性、合时代、合人情。三者的有机统一为儒学复兴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行动指南,极大地彰显了其哲学思想的整体思维与方法特征。如何印证和消化这三大学说,仍然是当前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27-29日,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办,东莞市长安镇协办,并与澳门利氏学社与波兰波兹南大学合作的“西学东渐与文化自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莞长安镇举行。此次会议的学术牵头人为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馆长倪梁康教授。会议邀请了包括波兰、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30名学者参加,会议使用中文和英文发言,共收到17篇会议论文,其中中文10篇,英文7篇,涵盖了在华传教士的活动与思想、具体学科的传播、中学在西方的传播、西学东渐与文化自觉方面的研究方法等多个主题。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唐末五代一百多年的世乱道丧之后,宋初学人以重修道统谱系为契机.掀开了儒学复兴的序幕.他们将萄卿、扬雄、王通及韩愈四人尊为"圣贤"而补人"统系"的做法,既出于儒学自身创新求变的学术探索,也意味着部分学者以儒道精神关照现实、救治"时弊"的文化自觉;此举不仅拉近了儒教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更拓展了宋初儒学的发展空间.如果说佛老猖獗和"师教"缺失等客观因素,为重修"统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庆历新政"以后,随着这些问题的基本解决,新"统系"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已不复存在.随着传统儒学向"宋学"的推移和发展,荀、杨、王、韩等人的"圣贤"地位也受到质疑,而宋初新建"统系"的影响遂宣告结束.新"统系"学术生命的获得与消失,既有政治文化传承与变革的复杂背景,又体现着传统儒学向"宋学"演进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学"中坚的"儒学"一直颇具影响力,自2006年以来,多本解读《论语》的著作相继出现:比如《丧家狗》、《解读论语》等。"如何看待当下的孔子和儒学热?"中国长安出版社近日推出一本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现代儒学和当代新儒学等六种型态变化.但其基本思想模式可归纳为三种理论型态一为"传统型的古代儒学";二为"应对型的近现代新儒学";三为"变革型的后现代新儒学".这种新儒学从民主化、多元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寻求儒学的定位,它既非"中体西用",亦非"西体中用",而是"新体新用"的革新儒学,其思想模式,可以概括为"民主仁爱为体,科技法制为用"的民主仁学.  相似文献   

15.
综述最近20年来国内语言学家的"义素论"即有关"义素"的称述,显示了这些称述的歧异;并尝试探讨产生歧异的主要原因,以期为读者提供西学东渐的学术因素与本土学术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辛亥一役,资产阶级虽取得暂时胜利,然其革命的预期未果,革命理想的实现亦遥遥无期。在社会严重失序的情势下,复兴儒学传统的思潮有所抬头。因而,民国之后的很长时间内,激进与保守的思潮始终在激荡中消长。西学东渐,舶来的新世界观与价值体系,无不冲击着传统中国本土的人伦秩序。封建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孝"观念,在中西、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碰撞与融合下,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价值群体激辩与角力的核心。职是之故,"五四"前后"孝"与"非孝"的相关争论异常激烈,且影响深远。以文化史研究中"大传统"的视域为主要考察,既有抉发"孝"之经典意涵来反"非孝"者,又有"拥孝"与"非孝"论者对传统孝道诸问题的种种回应,还有在新文化背景下折衷传统孝道者,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余英时的文化史观大体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史观、政治文化史观以及人类文化史观三个方面。就儒家文化史观来说,"哲学的突破"、"士"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心"乃价值之源等构成了余英时先秦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明清儒学思想基调的转换与晚清儒学的内在批判构成了余英时明清儒家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儒学非正统、反传统成分以及"整理国故"运动则构成了余英时五四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就政治文化史观来说,通过"士志于道"、"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名言警句,余英时论述了中国古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支撑点。就人类文化史观来说,余英时对人文与科学的新研究与新思考充分展现了其博大人类情怀。纵观余英时文化史观,我们不难发现其儒家文化史观具有理性、政治文化史观具有理想性、人类文化史观具有独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在西学东渐进程中,西方宗教、科技被译介到中国,世界其他地方的物品也被输入到中国,相应地,宗教用语、自然科学专业术语、外来物品专名也被译介到中国,成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进程中的术语翻译实践呈现出明显的历史贡献,具体表现为:诞生西方人名汉译的归化译法,傍"番"术语名登上历史舞台,创建中外人士联手释解术语的新模式,促成汉字拉丁化译写初始方案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生活与发展国际会议于11月8~9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主办。来自中、美、英、瑞典、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爱尔兰、捷克等国的50多名代表参加,14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题为"让我们生活得更好"。(1)对中国当下转型发展中若干重要问题的人文思考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从儒学的视角对"人的复合主体性"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儒家的"为己之学",就是既有群体性,又有  相似文献   

20.
梅杏根 《科技信息》2007,(22):133-134
武士道和儒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它吸收了儒学中忠义礼信等合理价值内涵,使得武士道得以存在下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儒学对其理论的支撑,武士道是绝不会得以长久存在下去的。儒学的异化并不等于儒学本身,儒学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段发展变化的,儒学异化的现象是儒学的发展应当注意的地方。儒学的本质就是"仁爱",这是它与武士道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