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如何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作经验,从造林时间、造林地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管护工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黄土丘陵区对不同栽植深度的刺槐造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差异较大,栽植深度以40cm~50c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栽植是提高雨季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油松雨季造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造林地上直接栽植红松嫁接苗是建立红松高产种子林和种子园最有效的途径。搞好红松嫁接苗栽植后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红松嫁接的成活率,提高树木结实量。  相似文献   

5.
马志军 《科技信息》2009,(9):18-18,15
低山区荒山由于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效不高,成了造林工作中的一大障碍。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树种选择是提高造林成效的途径之一,用乡土优良树种杜仲、连翘造林后,当年成活率分别达到96%和89%、三年苗木保存率分别达到91%和87%。分期栽植是提高造林成效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第一年栽植刺槐作辅助树种,第二年套栽生态效益高的油松和侧柏后,油松当年的成活率为96%.三年苗木保存率迭93%,侧柏当年的成活率为95%,三年苗木保存率这90%:  相似文献   

6.
戚新和 《甘肃科技》2004,20(6):155-156
在干旱阳坡采用抗旱栽植技术,结果表明:栽前浸根处理杨树成活率为92%,栽前浇水成活率88%,栽后灌水成活率92%,截干栽植成活率为88%。阳坡造林的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抵御旱害,提高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新植幼苗幼树生长量,进一步提高对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抵抗性,创新了在造林栽植穴土壤中增添灌草隔离层来抵御旱害的造林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荒山植苗造林,在栽植穴土壤中增添野生灌草隔离层,对提高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全N、P2O5、K2O的含量及促进新植幼苗幼树生长量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洋县秦巴山区干旱丘陵的荒山荒坡,实施容器侧柏造林,采取割灌、整地、掌握好造林时间、选择适龄的苗木、规范栽植和加强抚育管理等技术,提高了造林效果,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沙丘植苗造林栽植的深浅度是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被忽视。通过实践证明,正是这个技术小节,却是植苗造林保成活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在西部干旱沙区遇到持续长期无雨干旱气候,沙丘植苗造林采取适度深栽的造林技术,对提高沙生苗木抗旱性能、保证沙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沙生苗木生长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退耕地的特点及影响退耕还竹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地适竹、良种壮竹、适时栽植、科学爱护等措施,以提高退耕还竹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平喜  周卫东 《甘肃科技》2016,(13):141-143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生态治理难度大的土石山区,从设计的原则、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及方法、树种选择及质量要求入手,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浇水、覆膜关;综合应用针叶树带土球提早或延迟栽植,落叶树深栽深埋、截干造林,客土栽植及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新技术(生根液、保水剂、地膜覆盖、控水袋的应用),使项目区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到了92%,对项目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今后同类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提高太行山土石山区造林成效的关键环节与要素,包括林种与树种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栽植及抚育管护。  相似文献   

13.
长防林建设是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对影响绿化效果的因素认识不足,造成了栽植后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的状况,给工程建设造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对部分造林地块的调查分析表明,乔木树种侧柏、油松*连翘混交栽植当年成活率达89%和95%,3年保存率分别达87.5%和89%,初步形成了乔灌混交的稳定林分,是理想的造林模式。采用地膜覆盖造林技术成活率当年达98%、3年保存率达90.5%,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沙棘作为甘肃武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为了提高古浪县各项绿化造林及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选择适宜在古浪县区栽植的树种。因此,研究其“中国沙棘古浪种源”在不同地理生境的适应性,可为进一步推进良种化进程,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培育。以中国沙棘天然优良种群内采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选取古浪县、天祝县和凉州区3个不同试验地,研究中国沙棘在不同试验地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个不同造林点生长量的差异:古浪县古丰镇最大、天祝哈溪镇次之、凉州区张义镇最小。不同试验地栽植的“中国沙棘古浪种源”均生长良好,为目前甘肃省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造林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5.
徐向中  柴成武  邱作金 《甘肃科技》2014,(2):131-132,140
以民勤干旱盐碱地造林为例,从干旱盐碱地造林立地考察、选种、土地改良、灌水到栽植技术环节方面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区别于盐碱湿地造林,弥补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方面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太谷县东部及南部土石山区立地类型,结合多年的工程造林经验,介绍了整地及栽植等环节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油松大苗移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移栽不易成活,栽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势,分析和探讨了油松大苗移植及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建伟 《甘肃科技》2004,20(11):180-181,190
抗旱造林技术是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围绕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水分的无效损失而展开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的核心技术是集水整地,辅以栽植保护措施和抚育管理,基本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海南部高寒牧区工程造林的生产实践,从科学规划、树种选择、精细整地、良种壮苗、造林密度、规范栽植、加强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促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推广工程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冯小英 《甘肃科技》2013,29(14):150-151
在详细介绍了刺槐的各种特性以后,结合干旱区造林的立地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刺槐造林技术要点,其中包括育苗、造林、注意事项以及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并全面介绍了刺槐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