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瓜原始电波信号为一种低频微弱信号,最大量值约800μV。在苯基甲磺酸酯类新型杀虫剂的激发下,黄瓜幼苗产生出与动物的肌电信号类似的连续电波信号,最大量值为2215μV;电波信号峰峰值随杀虫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会引起持续一定时间的电波振荡。  相似文献   

2.
用梯度浓度的2,4-D处理黄瓜幼苗,随着2,4-D浓度增加,黄瓜叶片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O2-浓度上升;OH浓度先上升最终又下降;丙二醛浓度增加;细胞膜相对透过率增大;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先上升后又下降;抗氧化物ASC质量分数下降;同时含铁蛋白增加以吸收叶片内游离铁,由此抑制铁催化的Fenton反应,从而缓解机体受到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3.
铬对黄瓜幼苗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选-3号黄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六价铬处理液对黄瓜幼苗的形态指标以及对根系活力、SOD活性、MDA含量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含Cr6 浓度为0、5、10、20、40、80 mg/L的1/2MS营养液对黄瓜进行处理,发现黄瓜的株高受到一定的抑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通过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发现,随着Cr6 的增加,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后来又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SOD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但却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MDA的含量则随着Cr6 的增加逐渐增加。结果表明,Cr6 对黄瓜产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黄瓜正常生长,且这种毒害随着Cr6 浓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长作用的影响,以哈茨木霉菌液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为实验材料,以土豆培养基(PD)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作为对照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利用WinRHIZO根系扫描分析系统以及CIRAS-3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通过测定黄瓜幼苗的根系指标和光合指标,研究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施加哈茨木霉后,植株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支数、总根体积、交叉数等根系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细胞间隙CO_2浓度(C_i)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明显提高.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能够通过增强黄瓜幼苗的根系生长能力和光合能力来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5.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耐氨固氮菌对黄瓜幼苗抗干旱胁迫的部分生化机理。结果显示,用2%菌液浸种处理黄瓜种子,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清水组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度、M DA含量升高(P<0.05),SOD与POD活性增强(P<0.05,P<0.01),而CAT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叶片SOD,POD,CAT活性相对增强(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度及M DA含量升高的幅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黄瓜幼苗生理得到改善,提高了幼苗的保护酶活性,黄瓜幼苗抗干旱能力增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有害物质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氰化钾(KCN)溶液处理黄瓜幼苗,发现黄瓜幼苗可以耐受较高浓度(1mM)外源氰化钾胁迫的能力.氰化钾预处理明显诱导交替氧化途径并激活β 氰丙氨酸合成酶(β CAS).研究结果表明,交替氧化途径和β CAS对减轻呼吸抑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高植物对外源氰化物的耐受力并维持正常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 mg·L-1、0.5 mg·L-1,1 mg·L-1、5 mg·L-1、10 mg·L-1、20mg·L-1、50 mg·L-1和100 mg·L-1)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镉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几乎没有影响;低浓度镐对幼苗的初期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当镉浓度大于等于5 mg·L-1对生物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mg·L-1镉浓度对株高有极显著的刺激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刺激作用减弱,而高浓度的镉对株高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镉对根生长没有显著作用,高浓度的镉对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产生毒害作用的镉浓度均处于5-10mg·L-1之间;高浓度镉处理下,根较茎更敏感;幼苗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随镉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再升高,最后又降低;黄瓜叶和茎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较茎对镉胁迫更敏感;不同处理组之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脑电信号混沌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思维时的脑电信号混吨态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首次引入了阵发性40Hz脑电图检测技术借以确定用于混沌态分析的数据段,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文中对混沌定量计算的参数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对30多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样本进行了分数维值和最大李亚谱诺夫指数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分数维值对临床应用确有价值,而仅凭一个最大的李亚谱诺夫指数似乎不能有助于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黄瓜幼苗耐低温性机理,选择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黄瓜高代自交系9504,9506,9507,9511,9514,9517为材料,进行低温处理,白天12℃,晚上8℃,每天光照处理7.5 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 000 lx,共处理14 d。调查耐低温性、株高、茎粗、APX活性、脯氨酸含量、NR活性、Ca2+-ATP活性。结果表明,各材料的上述性状在常温下均差异不显著,而在低温处理后所有性状差异极显著;与对照相比较,幼苗株高、茎粗、NR活性下降,APX活性、脯氨酸含量、Ca2+-ATP活性上升;相关分析表明,耐低温性与株高、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性状的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耐低温性与茎粗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取温度胁迫手段及电导百分率法测定黄瓜抗性。研究结果表明:(1)黄瓜幼苗的苗龄对其抗性(抗热性、抗寒性)有极显著影响,而品种影响不显著。(2)环境因素对黄瓜的抗性影响远比品种遗传性和环境工作作用大的多。(3)胚芽低温锻炼能在短期内提高其抗性,其中对抗寒性的影响要比抗热性深刻一些(持续时间略长);幼苗低温锻炼能增强其抗寒性,但对抗热性影响不大。(4)-2.5℃处理15分min与处理12h小时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可用前者替代后者减少测定时间。(5)黄瓜品种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这是造成不同时期抗性变幅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瓜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黄瓜子叶节为外植体,设置了不同激素浓度,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建立了黄瓜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1.0 mg/L+IAA 0.1 mg/L+ABA 1.0 mg/L+AgNO3 2.0 mg/L,平均每外植体可诱导出2.9个芽;最佳芽伸长培养基为MS+KT 0.5 mg/L;1/2 MS最适于黄瓜的生根.  相似文献   

12.
黄瓜子叶组培中器官发生的全息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瓜子叶的1/2切块和1/3切块为外植体,用不同激素处理进进行芽器官诱导和发根培养。现黄瓜子叶切块在离体培养时同样存在全息现象,无论是芽的诱导是根的分化,其器官发生的部位以及器官发生的数量、频率的梯度变化都遵循生物全息律。  相似文献   

13.
黄瓜杂交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鉴定和分析了黄瓜品种真实性,并建立了应用于鉴定亲本及其杂交种子的RAPD指纹图谱。从102条引物中筛选出了应用于黄瓜种子纯度鉴定的引物32条:13条偏母型引物,9条偏父型引物,5条互补型引物,2条特异型引物及3条缺失型引物。利用4条引物S293,SS87,S297,S300鉴定3份黄瓜种子的纯度,在94粒种子中有父本混杂2粒,母本混杂1粒及6粒其它种子混杂,从而表明该份黄瓜种子的纯度为90.04%。建立了黄瓜早青二号父本T03雄性系、早青二号母本B35雌性系以及其杂交种子的RAPD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4.
黄瓜全雌性状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TAB法提取黄瓜总基因组DNA,采用RAPD技术探寻与黄瓜全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共筛选39条随机引物,其中有12条引物显示多态性.进一步筛选表明:S10引物能在全雌系黄瓜中扩增出一条约2000 bp的稳定、清晰的特异条带,而在雌雄同株的单株中不存在.经回收、克隆并测序,获得全长2003 bp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表明为新发现序列,含有编码6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短肽的功能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5.
16.
17.
A cucumber ( Cucumis sativus L. ) molecular linkage map, including 79 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 (RAPD)and two genes , lb for lateral branch and f for female sex expression, is construc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line, S52, with weak lateral growing ability and staminate from Dabieshan Mountains area in China and another line, S06, with strong lateral growing ability and gynoecious from Europe. The map contains nine linkage groups and spans 1110.0 cM with an average distance of 13.7 cM between loci. The lb locus is located in a longer linkage group LG-2 and flanked by two markers, OP-Q5-1 and OP-M-2-2, at 9.3 cM and 15.9 cM, respectively. In the meantime, the RAPD loci, OP-Q5-2 and BC151, in a short linkage group were found to flank f at 13.7 cM and 13.4 cM,respe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RAPD map has paved a way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genes for lateral branch, female sex expression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in cucumber.  相似文献   

18.
萝卜根茎过渡区位于下胚轴生理上端,长度约5mm。在子叶迹附近1mm范围内变化最显著。它的变化是由二原型的根变为具有四大束和两小束外韧维管束的茎。  相似文献   

19.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is an annualclimber originated from the tropic rain forest area inthe south of Himalayas, which belongs to the Cucur bitaceae family. Cucumb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vegetables in the world, and its planting area is sec ond only to that of tomato[1]. However genetics re search on cucumber obviously drops behind that of thelatter. The classic genetic map of cucumber, with sixlinkage groups,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100 genesfor color, morphology, and dise…  相似文献   

20.
萝卜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初期,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过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都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再降低;蛋白含量现有一个降低过程,然后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