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汶川大地震直接促成中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迫切需要改变地质灾害防治"重灾后整治、轻灾前预防"的传统安全性思维。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从传统安全性思维到风险思维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相关研究,注重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风险思维的培育,特别强调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不断提高公众的风险思维和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地质灾害风险文化,最终促成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重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些灾害事件不仅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暴露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化建设进程。该文首先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制度化建设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其次,指出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控中依然存在的三大风险问题,即预警基础薄弱、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应急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着陕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并分别构建了制度组织体系、源头管控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五大体系,为自然资源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预防与救援的无缝对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质灾害的种类、相关性以及一些日常发生频度较高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征兆,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防""治""避""撤"4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及散体滑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耦合作用的产物,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是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控因子;松散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启动的本质机理;散体滑坡的防治技术应该从散体、水及城区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呈贡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一般,但在全县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灾害发育分布。通过区内地质灾害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依据、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将全区划分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根据呈贡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和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各种因素,将呈贡县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相似文献   

6.
王念秦  柴卓 《甘肃科技》2010,26(24):54-56
黄土山区粱峁顶部修建机场或许成为未来的黄土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分析吕梁机场建设中存在及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提出了黄土丘陵区机场建设应遵循"预防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考虑环境美化"的防治原则,并针对各类地质灾害,探讨了相应的防治途径,以期为黄土山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业为澄城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本文简述了澄城县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澄城县矿山开发地质灾害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澄城县矿山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防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文中着重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性质和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合理应用及其实施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其中关于地质灾害的形成步骤、防治途径、防治方案选择及防治工程布置等阐述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分析了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进展。针对科学发展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要求,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贺勇 《科技资讯》2023,(5):102-105
地质灾害是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灾害形式,地质的明显差异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种类多种多样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不可阻挡,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社会发展,因此各个地区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相关工作人员要采用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制订详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融合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从多个方面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降低了大规模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该研究从多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罕见的冰雪凌冻、持续干旱、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量增加,六盘水市地质灾害现状发生了重大变化,防治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2010年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现状特点及防治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为六盘水市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开展防治地质灾害经济评价的意义.介绍了防治地质灾害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其中分别介绍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对防治地质灾害效益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经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及散体滑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淹合作用的产物,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是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控因子,松散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启动的本质机理;散体滑坡的防治技术应该从散体,水及城区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很多地方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自然环境的破环也是逐渐增强。地质灾害的发生本身也有着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所以说在面对我国复杂的地形,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防止对策,已经成了人们目前需要迫切考虑的事情。本文主要从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以及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移民工程地质调查工作薄弱、潜在地质隐患严重的现状.根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研究和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研究框架.提出近期应加强的重点研究工作为:(1)建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2)库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及示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研究工作的三个层面:(1)山地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2)地质灾害治理的应用基础研究;(3)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的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飞  杨菲 《科技资讯》2012,(3):225-227
本文论述了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说明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法规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最后提出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应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落实。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广西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情况及造成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深入剖析了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存在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为深入推进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汶川"5.12"地震以后,四川地质构造活动进入活跃期,而芦山"4.20"地震后,雅安地区地质灾害进入高发期,严重地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4.20"地震后,宝兴地区S210省道沿线发生多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交通阻断,同时也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为此,研究地震后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发育特征尤为重要,选取雅安市宝兴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研究发现,该区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特征与该区的岩性、结构、构造、地震及降雨条件密切相关,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跃华  姜才文 《甘肃科技》2006,22(2):37-39,2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与防治措施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定西至陇西二级公路(S20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本文以定西至陇西二级公路为例,论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有针对的提出了该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以下简称《规范》"自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极大规范了我国建设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效指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构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个别条款不明确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业经验,仅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矿山排土场(废石场)评估界限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