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樱桃园》是一部“契诃夫式”的新型现代喜剧。《樱桃园》用维持平衡状态这种特殊的推进方式,展示了无动作性的主人公与永恒变动着的时间之间的特殊的喜剧冲突;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喜剧人物;抛弃了巧合、误会、夸张等传统的喜剧手法,而采用气氛性布景、气氛性音乐舞蹈、气氛性人物等方法来营造笼罩全剧的喜剧气氛。《樱桃园》是契诃夫把喜剧改造成“高尚的体裁”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寓言》章节中,曾使用“滑稽”,“戏谑”,“玩笑”等语词评论《伊索寓言》事实上他已触及了寓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即喜剧性,这一特征并非《伊索寓言》独有,我国先秦寓言体现得更鲜明突出,先秦寓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人物,情节和语言已形成浓厚的喜剧色彩;幽默,滑稽和讽刺构成了先秦寓言最主要的喜剧形态,本文拟从艺术手法角度,对先秦寓言喜剧性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粗略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卢旭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57-61
明末清初的著名剧作家李渔,在传奇创作中善于利用重复这一艺术手段,凸现情节中的喜剧因素,强化整部剧作的喜剧氛围。他让剧中人物常处于一系列相似情节中,通过其不同言行,既引发了情节的充分展开,又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喜剧性格;李渔将重复性喜剧情节设计得较为复杂,但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其重复的喜剧情节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能够形成前后相似情节间的对照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福平的戏曲作品具有浓郁的喜剧风格,主要表现在矛盾冲突的安排、形象塑造、细节和情境的设置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喜剧<妙峰山>是丁西林的集大成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代表性.丁西林喜剧巧妙多变的故事情节,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语言以及和谐、超脱的理性色彩,都在这部剧作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渔的喜剧继承了元杂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适应了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从而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他注意到了许多社会问题,又以喜剧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在插科打诨中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喜剧语言浅显易懂,生动风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他的喜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8.
阮大铖的《石巢传奇四种》有着鲜明的喜剧风格,往往以悲衬喜,在弱化悲剧意味的同时强化了喜剧氛围.误会、巧合的手法频繁使用,使得情节新奇而不落窠臼,同时也易造成情节的单调贫乏.阮大铖还非常注重喜剧的舞台演出效果,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发掘性格的喜剧因素,善于营造热闹、谐趣的喜剧情境.  相似文献   

9.
情境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其文本的叙事方式有着不同于电视连续线性叙事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几部典型的情境喜剧的叙事结构分析,揭示其环形往复的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使得情境喜剧中的矛盾冲突自生发激化之后得趴消解,而实现对稳定叙事情境的回归,此种回归在赋予受众的平等话语身份时,是现实多方合力之下的一种迂回策略,以最终达到情境喜剧对社会规范的规循、强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些人认为《阿Q正传》是悲剧的观点,明确认定《阿Q正传》是喜剧性质的,并对其喜剧性进行探讨,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动机,从作品的艺术风格和阿Q这个人物本身分析该作品的喜剧性以及用喜剧创作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戏剧性、电视性、喜剧性、本土性、经济性、平民性是喜剧小品的固有属性。随着电视喜剧真人秀走红,当下的喜剧小品正在本体论的层面改变存在方式和体验方式。喜剧小品的“变脸”引发了其艺术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所涉边界的不稳定性的诘问。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技术革命与媒介创新,喜剧小品要走进“轮廓重绘”的新时代,首先,必须固守戏剧性,从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中谋求传承与创新;坚守本土性,从中华民族的喜剧宝库中汲取精华营养;其次,应当坚持“经济性”与“平民性”,从“小而耐品”的本质属性上探索永葆青春的生命秘诀;再次,努力超越电视性,从传播媒介上开拓“剧场+电视+网络”的全新立体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喜剧是笑的艺术。它通过令人捧腹的情节和个性鲜活的人物,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和美的熏陶。喜剧有讽刺喜剧,有幽默喜剧。前者用于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鞭挞丑类;后者用来讴歌、塑造正面人物,颂扬正义。康进之的元杂剧《李逵负荆》就是一出优秀的幽默喜剧。在众多的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元杂剧中,它表现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在一阵阵欢畅会心的笑声中,领悟了作品的底蕴,喜爱上了刚直、可爱的主人公李逵,收到了其它元杂剧难以比及的喜剧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渔与孔尚任戏曲理论的相同处有:重视叙事结构,强调题材新颖,追求情事真切,提倡情节完整,突显宾白作用,注重词采整饰,讲究音律协调,注意科诨自然,巧用悬念机关。比较大的不同点主要有:对政治内涵的态度不同,对词白雅俗的要求不同,对舞台效果的重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喜剧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游戏精神,其喜剧性根源主要是游戏的狂欢与解脱.在其早期喜剧中浪漫的爱情游戏是主题,喜剧人物以游戏者群体形象出现,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而现实精神亦时时闪现在他的喜剧中.当现实精神取代游戏精神成为其创作的主旨时,莎士比亚便由喜剧创作转入悲剧创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和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存在着诸多差异,反映在戏剧结构理论的探索上,他们的这种差异集中地体现在对于戏剧结构中不同艺术要素的侧重:金圣叹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感情的展现,并主张以塑造人物为核心来组织戏剧的结构;而李渔则更加推重故事情节的新奇,他将情节视为组织戏剧结构的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爱情剧中久享盛誉的喜剧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瑰丽的艺术魅力和犀利的思想锋芒在中国文学史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专家学者对《西厢记》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以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其反封建的思想研究和其人物形象刻画研究为主,对《西厢记》的喜剧效果研究较为缺乏。本文拟从《西厢记》中包含的矛盾和突转现象入手,分析其造成的喜剧性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李渔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和喜剧大师,其作品幽默滑稽不仅仅表现在故事情节的设计演绎上,更多表现在其风趣幽默、插科打诨的语言风格上。本文试图从对白、旁白和叙事等几个角度对李渔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滑稽的语言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喜剧手法的成功使用,使中国小说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用喜剧手法揭示悲剧主题、以喜剧场面刻划人物复杂性格、以乐衬悲的反衬艺术,喜剧化的“大团圆”结局等。这与中国古代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审美观甚至宗教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