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即中介环节)有共有性,外在性,直接性,智暂性,从属性等五个特性,中介和对立互为中介有矛盾转的内在媒介与居环节之别,它们在对立面的联系和转化中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对立互为中介和对立面互相渗透,互相包含本质上意思相同,属于矛盾同一性内容之一,同一性应增添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2.
列宁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恩格斯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前者是就对立统一规律在整个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的,后者是就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第二次否定、第三个阶段(即"否定之否定)"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地位而言的。列宁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辩证法理论体系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判断,二者的作用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因为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不能说明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全过程,不能说明发展是"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说明事物发展的这种特点;要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说明掌握事物发展全过程的周期性应该坚持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3.
哲学思维根本不同于实证思维。否定之否定是否具备辩证唯物论品格,无法且不应当用实证思维来分析,只应用哲学思维来探究。在哲学思维的视野内,事物发展无不是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所构成的后者否定前者的支持。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作为开放的系统,其动力在于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其肯定阶段毫无神秘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4.
模糊知识中否定知识处理的一种改进的集合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知识中的否定关系可分为矛盾否定关系、对立否定关系和中介否定关系,FScom是区分这3种否定关系的模糊集。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模糊知识及其各种否定的集合描述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集IF-Scom,并讨论了IFScom的特征、运算及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共产党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质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简单重复,而是事物发展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中介机构:有为而后有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的核心主体是企业,成果源和人力资源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宏观调控中枢是政府管理部门,而推动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就是中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7.
反义关系是客观世界复杂现象反映在语言词汇中的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区分为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两种。矛盾关系在两项词语单位之间语义绝对相反,无条件地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对立关系在两项词语单位之间语义相对相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这是在同一语义关系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义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船舶驾驶技术主要矛盾的演变,驾一机和驾一通管理技术由合-分-合的历史事实,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航海领域也是普遍起作用一条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预测了未来航海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科技中介是市场中介业和社会中介的交叉和延伸什么叫“中介”?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居间的人或物、中间人;二是媒介、方法等。中介的哲学含义是:不同范畴的间接联系或联系的事物的间接性。黑格尔曾用“中介”一词表示不同范畴的间接联系和对立范畴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中介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些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33页)。在客观事物中,无论是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联系的,中介现象是普遍…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的知识点约有400多个,从学科来讲,它有一定的普遍规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但普遍性中往往存在着特殊性,这同样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本文将就中学化学知识点中的这些特殊性作一综合与归纳,试图变换一种认识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倒底什么是个性呢?个性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上的解释: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事物都有个性和共性,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种是心理学的解释:是指人的个性,人也有个性和共性。人的个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人的共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一个具体的人,既有人的共同性又有其本人的独特性。所以个性就是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动机心理特征、性格心理特征、气质心理特征、能力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有复杂的特征结构。  相似文献   

12.
庐慕 《创新科技》2005,(4):32-33
人的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最难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南存辉,从昔日温州城内辛苦操劳的小小修鞋匠,几经奋斗终成资产超过亿万元的年轻富豪,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其中的跨度之大,变迁之巨,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在这民营企业家群雄纷起的年代,外表儒雅的南存辉,骨子星流淌着古代将士的骁勇和不屈,他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历程中,事业也做得越来越辉煌,越来越璀璨。  相似文献   

13.
祝琳 《创新科技》2006,(6):14-1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对我国历史上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本身存在问题从均衡到非均衡战略,中国走过了50年的曲折历程,我们在肯定两大战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看到它们机械、片面、狭隘的另一面,这是造成我国区际关系长期紧张,未能实现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两种战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端化、单一化、片面化倾向。建国初,中国尚处在极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在一种近乎盲目的理论支配下选择了“均衡…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微积分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使用案例法、分析法和应用法,对微积分中几个最重要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都蕴含着"近似与精确"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与转化,同时,也蕴含着其他一些哲学思想,比如,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以及直与曲等。充分利用"近似与精确"这对矛盾的转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无规则的总量微元后就可以看成是规则的,从而解决这个问题。现实中很多数据,只要求出达到某个精确度的近似值即可。  相似文献   

15.
段俊平 《科技智囊》2013,(12):44-45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被很多人所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属性,看待一个事物要辩证的看它的正反两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大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相似文献   

16.
试论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本质作为体育这一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体育过程内部的诸多因素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身心关系是体育过程的一个主要矛盾,而身体是主要方面,对精神方面具有决定作用,同时,精神也以体育主体及其意识的形式,对身体有巨大的反作用,从运动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体育的本质是身体的教育,是人类在其身心的参与和协调下,加速自身建构、改造和完善的社会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 某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是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指定教材,在其第178页上有这样一段总结性的引经据典的论述: “总之,我们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并不是要把它当作呆板的模式形式主义地到处去套,而是把这一规律作为科学认识方法,研究事物特殊的否定方式和具体的发展形态。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仅仅知道大麦植株和微积分属于否定之否定,既不能把大麦种好,也不能进行微分和积分(运算),正如知道靠弦的长短粗细来定音的规律还不能演奏提琴一样。’”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代表作《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又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篇光辉哲学著作,虽然发表于1937年8月,但它却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的现有形态应该重新考察和分析。本文围绕列宁的阐述,从历史、理论到实践,逐层论证了“分”的实质,不同简单的“分割”和分析,而是统一物内在的变易和生成,不仅要认识到过程的一分为二,还要认识整个过程的核心是否定的否定;一切事物和过程导致差异和矛盾的无限性,始终贯穿着质量互变和否定的否定,经当代科学实践证明,这是对立统一规律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要从“普遍联系”的角度来理解发展。对照列宁的“发展仅仅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也就看出,列宁虽有时提到“对立面的统一”但强调的却是“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这就带来一定的片面性和简单化,就可能导致用所谓的“斗争哲学”的发展观来代替辩证的发展观。用这种发展观看“自己运动”则把具有相对性的“内因”看成是绝对的,把“自己”和“非自己”断然割裂开来。而对发展的形式或特征仅用对立统一规律是难以说明的,因为形式虽与内容有关,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内容,只有否定的否定规律,同时涉及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才能表达清楚。现代科学诸多领域充满量、形、质差异,不能仅归于量和质对立,辩证法基本规律需要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