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冲还原法治理电镀废水新工艺的实验结果表明,设备投资少,治理费用低,沉渣量少,对电镀含铬废水中的铬及多镀种混合废水中的锌、镍、氰化物等均有显著的治理效果,是较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尤其是中小电镀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镀废水综合治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电镀废水的来源和危害。对现行的电镀废水治理的各种工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且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作用方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采用“蒸发浓缩-净化-回收利用”处理电镀含铬含氰废水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3.
电镀与喷漆是机电行业污染较严重的工艺。特别是电镀前预处理、有氰电镀、六价铬电镀,要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电镀废水。分析了电镀废水产生的工艺过程,介绍了电镀废水治理技术,可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镀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重污染行业,如何营造新时代电镀的优势,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该文从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废水危害和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展望未来电镀行业废水处理必将向专业化.一体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集成化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海龙 《科技信息》2010,(21):J0393-J0393,J038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工业的规模亦发展,排放的废水量越来越大,电镀废水中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四大类,主要来源于电镀清洗过程和报废毂镀液,它们具有毒性大、难治理等特点。本文主要对电镀废水处理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有多种治理技术。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的综合技术措施,以重金属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镀废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会芳  王顼 《科技信息》2011,(25):I0051-I0052
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处理程度较低,会有少量的重金属排入水体,为减少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电镀废水治理要采取深度处理,以达到废水回用,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本文根据工程实例,论述电镀废水实现回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镀重金属废水用传统治理方法成本高、操作复杂、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害污染物难处理,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电镀企业的集中管理及其废水处理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现有电镀企业的基本状况与电镀废水处理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化学法集中处理电镀废水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技术,认为电镀企业的废水相对集中处理有利于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化学法仍是处理电镀废水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成果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该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外工业应用上未见同类报道,现已申请了“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刘煜竑 《广东科技》2011,20(22):71-72
通过对电镀工业园区、化学和石化工业园区、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废水水质特性及废水集中治理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为类似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晓松 《科技资讯》2008,(33):88-88
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各种治理技术——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处理、溶剂萃取分离、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法、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谭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110-111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度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目前,处理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论文采用固定床填充FeS处理含Zn^2+、Cd^2+、Cr^6+,Cu^2+四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电镀废水,旨在为FeS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论文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FeS处理模拟混合电镀废水中,各金属离子的处理效率随固定床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加;在填料FeS柱高49cm,出水流量13ml/min,反应时间为0min.15min、30min时,各离子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Cr:93.06%,Cd:100%,Cu:100%,Zn:83.50%;通过初步研究,认为主要去除机理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沉淀反应、吸附共沉淀,混凝,絮凝。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薄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无相变、无污染,且分离效率、浓缩倍数高等优点,我们利用它成功地开发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并实现重金属回收再用。该系统采用二级膜分离技术,来实现分离、浓缩电镀器件漂洗水。设计浓缩倍数为100倍,处理流量为500m^3/Hr(25.℃)。被膜分离后的浓缩液经过特殊研制的萃取刑,将浓缩的重金属自动萃取回到电解槽再用。本装置适合各类电镀系统,处理后电镀废水污染物含量优于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膜集成技术用于电镀废水资源化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回收了废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变害为宝,使水资源得到再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电镀工业的持续发展。一年多使用证明,本装置不仅由于实现电镀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重金属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在两年过渡期内全国所有电镀企业这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东辉 《海峡科学》2009,(6):127-128,136
介绍在化学还原法常用处理电镀含铬污水的工艺基础上,用双反应池代替单反应池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电镀污水,使用DTCR系列絮凝剂进一步调节Cr(OH)3沉淀废水,获得了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电解槽中将铁板作为电极,探讨了高压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含Cr3+,Cr6+和Zn2+的电镀废水,并与直流电絮凝方法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的工业电镀废水出水水质较好,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中总铬和Cr6+含量均为~0.1 mg/L,Zn2+含量为~0.6 mg/L,pH=8.3,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水平.该法运行方便,处理时间短、与直流电絮凝法相比能量效率高,是较理想的电镀废水治理工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技术从电镀污泥、废水及下水道内,分离、筛选、驯化获得高效去除重金属的SR复合功能菌.利用SR复合功能菌,对电镀废水中铬、镉、锌、铜、镍和铅等金属进行净化,净化去除率达99%以上,回收率达80%以上,排放水中各种金属离子的浓度和其他常规指标低于国家标准.该方法具有不使用化学药剂,污泥少,无二次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镀废水治理的实时控制,讨论APPLE机在工业环境中的应用.系统采用的总线缓冲、固件程序、时间监视及自恢复等硬件、软件设计,对提高微机工业实时控制的抗干扰能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骥 《科技资讯》2012,(25):70-71
电镀废水减排是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根据我国电镀行业技术管理水平现状,系统分析了活塞杆镀铬生产中含铬废水的削减潜力,并提出了含铬清洗废水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科技部获悉: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取得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在国内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工业应用上国外未见同类报道,已申请了名为“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促进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开发创新了新型集成膜组器等硬件技术和膜工艺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软件,采用纳滤膜除去废水中的部分——价盐,并对镍离子预浓缩.再通过两级反渗透进一步浓缩镍.使镍离子浓缩100倍,大大降低了后处理的能耗,使该废水处理工艺具备了极佳的经济性。应用该成果已在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处理量1000m~3/d 的示范装置,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