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是生命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纪念日。这一被视为20世纪生物学领域最重大成果的发现开辟了生物学新领域,不仅为人们从分子水平认识人类的遗传、发育、衰老以及生物体内部细胞结构、功能和运行模  相似文献   

2.
笔者首先通过从人类认识自身的美切入,探讨人体是美的。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深刻和升华,对人体美便产生了男性阳刚之美和女性阴柔之美的对立范畴.S形的曲线变化、整体局部的协调统一、符合黄金分割规律等生理构造以及体现生命活力价值取向,足以说明人体是自然界最高妙、最完美的造化。  相似文献   

3.
白广琴 《今日科技》2003,(12):40-41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步入了以“数字、网络”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通过网络实现对人类知识的存取、检索和传递已成为可能,全面实现网上分布式信息存取与共享的数字图书馆在世界各国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小型高校图书馆应加快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从而寻求发展机遇和积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一、加强网络环境下建设数字图书馆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简介数字虚拟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对"数字人"技术进行反思,讨论了数字虚拟人的本体论地位、数字虚拟人的认识论维度问题。从本体论上讲,数字虚拟人是以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和电磁状态的硅为物质基础的生命实体;从认识论上讲,数字虚拟人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生命的形式与物质的统一体,是人类再探索、再实践、再认识人类自身的一种技术过程,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1,(6):12-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时代命题。随着世界各国和企业加快“脱碳”进程,全球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前景令人期待。然而,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不会—蹴而就,技术和成本仍将是最具挑战性的。与此同时,两个世纪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在地理上的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人类白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汉语人体成语中,含有“头”字的成语占成语总数的十分之一。与“头”搭配最多的器官或部位是“脑”,其次是“足”和“脸”。按照单字隐喻、合成词隐喻及多部位搭配隐喻三种方式对成语中“头”的隐喻义进行归纳,发现“头”在成语中具有一定的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7.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羞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是人类国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自身对洁净生存环境的渴望也就日趋强烈。一场旨在增强环境意识、保卫绿色环境的“环境革命”运动正悄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并且迅速波及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并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是“环境革命”给全球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环境压力”,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或影响着世界范围整个工业技术的发展进程。一、现代液压技术与环境意识的矛盾当代工业技术中,以石油基矿物油(俗称液压油)作为介质来传递、分配与控制能量的现代液压技术,无疑要遭受到这…  相似文献   

9.
10.
文洁 《科技潮》2000,(12):108-109
核酸,生命之本1866年,在德国杜宾大学细胞实验室工作的瑞士科学家米歇尔从人体细胞里经分离得到了一种含磷的特别酸性物质,他取名为“核素”,这被公认为核酸的最早发现。以后,在同一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奥特曼通过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出不含蛋白质的物质呈酸性,重新取名为“核酸”。据统计,先后已有38名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医学家、营养学家及物理学家为此而获得人类科学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1.
在认识论研究史上、随着经验感觉论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认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尤其是对认识主体的地位的研究也相应不断深入、从宏观到微观,从认识活动的过程到认识发生建构的机制,展示出一条人类探究认识主体和认识本身的发展轨迹。这是一条充满困惑、矛盾和斗争的道路、有趣的是,人们历尽艰辛、苦苦探索,从自身出发却有途中忘掉“自我”的,也有几经曲折终又返回“自我”的,更有途中“仙去”、抛弃整个世界的,他们殊途不得同归,同路同归者也寥然。渐渐地,人们恍然大悟:最难认识的就是自我、就是认识本身。最不易理清的就是物我…  相似文献   

12.
未来生物学发展中的几个前沿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生命科学以其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与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已走上领导科学的前沿。当人们正在憧憬着宏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庞大的生物工程将会给人类了解并最终认识生命的真谛、战胜各种疾病带来福音时,英国生物学家杨·维尔穆特首先给人们一个惊讶;实际上应该看成是一个惊喜。“多莉”的诞生是生物技术的一个进步,我们不必为这一技术可能导致“克隆人类自身”而担心,更不必为可能克隆出新纳粹法西斯“希特勒”而忧虑,人是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即便会克隆出新的“希特勒”之流,那也仅是…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探索,人类仍未发现地球的所有生命,这不是一件奇事吗?从长鼻子的树蛙到用“手”走路的鱼,最近几个月,科学家在人迹罕至的丛林和深不可测的海底又发现了很多新物种……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今人类的医疗技术,要延长寿命并不困难,但若要青春不老,则仍然是毫无头绪。最近,美国一些科学家终于掌握到“细胞长生不死”的钥匙。他们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端粒酵素(telomdrase),可以延长人类细胞的寿命,令细胞不会老化死亡;换言之,“青春常驻”将不再只是简单的祝福语,而是科学家致力追求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美洲的发现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影响更为深刻。美洲的发现和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族冲突和开始了殖民主义时代。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中,以掠夺,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则是它的直接后果之一。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生命)科学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人类人工修改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央细胞起步,到1982年人类胰岛素投入市场成为第一个转基因药物,再到2001年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公布,被称为是继机器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技术强国,虽然在目前世界性的生物(生命)技术稳固期中,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总体实力仍不可小觑。中国的生物(生命)科技技术尽管早在“863”计划里就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相比于老牌的德国,仍不免显得年轻稚嫩。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3):10-11
美发现人体主控基因“权力”之谜;日本开发出冬虫夏草变异体;美国化学家计算出部分“生命配方”;以色列破解乳腺癌细胞初期扩散机制;人类等位基因非均等表达  相似文献   

18.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314-314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世界。它引领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变革,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大产业技术革命。互联网产生的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社交网络到自动驾驶汽车,数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工作、交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世纪新纤维:负离子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人类对技术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从机械时代到机电时代,从机电时代到电子时代,紧接着跨入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在人类追逐创造的时刻,技术与科学同步走向新时空。在“新技术、新产品”这一栏目,我作为栏目主持人,希望在技术进步和科学进步的历程中,将科技工作者勤奋与努力、创新与成功呈现在读者面前,共同感受这个时代的节拍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自本世纪初,西药抗生素的发现和兴起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人类医学的检验,人类在获益的同时也感到了西药的弊端,如链霉素易致耳聋,激素要引起骨质疏松……。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人类对绿色世界日益追求,“用中药取代疗效不佳或副作用较大的西药”和“功能性食品是‘21世纪食品’”已成为当代药品业和食品业发展的新潮流。目前,美国已决定对确为临床证实有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中医药品放宽了检查限制的尺度,加拿大、欧州各国更是为了引进中医药品和中药材制定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根据这一需求趋势,1999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