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序列虹膜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虹膜身份识别系统中所采集的序列虹膜图像的质量评判 ,提出了一种利用眼睛结构中瞳孔、虹膜、巩膜各区域边界部分灰度差值评判因子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实验证明 ,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序列虹膜图像的质量 ,提高该身份识别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对追踪恐怖分子可发挥重大作用据英国媒体昨日报道,目前通常采用扫描指纹或眼睛虹膜来确认人的身份,而英国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扫描鼻子是一种更快、更简便的个人身份识别方法,这一新发现可以在追踪逃犯与恐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3,(4):19-19
相比于指纹识别等其他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自然性 所谓的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包括其它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识别和体形识别,而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则不具备自然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身份识别的局限性,钥匙、卡片和身份证容易丢失和仿造,密码容易遗忘等问题,设计一款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嵌入式信息采集应用系统,实现对虹膜信息的采集、录入、注册,身份认证等功能。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为核心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采用虹膜传感器实现人体虹膜信息的采集,并以Windows CE为平台完成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可用于公司门禁系统、海关机场安检、刑事身份鉴别等。  相似文献   

5.
虹膜识别是一种非侵犯性的人类身份识别技术 .在虹膜自动识别过程中 ,特征的分析和匹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此文讨论了虹膜图像定位、增强等预处理的方法 ,并提出了一种相位相关的匹配算法对虹膜图像进行识别和判断 .实验证明 ,该方法运算速度较快 ,并有较高的识别率 ,效果良好 .  相似文献   

6.
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来鉴别身份或证明身份,主要包括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DNA识别、气味识别、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人类的物理生存空间和虚拟生存空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介绍生物识别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类型生物识别技术,一种基于生理特征: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另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签字识别和声音识别。  相似文献   

7.
虹膜识别技术是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它作为重要的身份鉴别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和非侵犯性等优点.与脸像,声音等身份鉴别方法相比,虹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而虹膜内外轮廓提取是虹膜识别技术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文章介绍了一种有效的虹膜内外轮廓检测方法,使用灰度投影方法估计虹膜内边缘圆心位置;然后采用边缘检测方法得到...  相似文献   

8.
顾卫 《创新科技》2005,(2):58-59
<正>生物学特征很难在个体之间传递,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标志。生物识别指的是利用可测量的人体生物学或行为学特征来核实个人身份。这些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视网膜和虹膜扫描、手掌几何学、声音识别、面部识别等。对于任何需要确认个人真实身份的场合,生物识别技术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以旅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计算等网络新应用中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CDH假设的匿名口令认证密钥交换APAKE协议,通过它用户既能与服务器建立共享会话密钥,又不会暴露其真实身份信息.通过系统模型、安全模型定义及严格的形式化证明,验证了此APAKE协议满足正确性、PAKE安全性及用户匿名性.通过与现有协议对比分析表明:所提APAKE协议既能抵抗身份冒充攻击及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也提供双向认证;协议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客户端及服务器端计算复杂度均有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做什么行业,盈利模式最重要,简单地讲就是如何赚钱?其中一种模式,是通过促进资源之间的流动效率赚钱。比如,物流业,促进的是物品之间的流动效率;互联网行业,促进的是信息之间的流动效率;金融业,促进的是资金之间的流动效率。金融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支付行业,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带来行业高速发展。那么,这个行业是如何赚钱的,都  相似文献   

11.
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证明(UDVSP)系统旨在保护签名拥有者的私有性,即从签名者得到有效签名的拥有者确信某个验证者他拥有有效签名,但是没有泄露签名的任何信息.与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相比,现有的UDVSP拥有指定的验证者不必预先建立自己的公私钥对的优点,以及如下缺点:①在签名拥有者和验证者之间存在一个交互协议;②签名拥有者不能验证指定验证者的身份.结果任意的攻击者都可以冒充指定验证者.文章给出了基于身份的非交互UDVSP和它的安全性定义.接着使用双线性对最早构造了基于身份的非交互UDVSP,该证明具有如下的优点:①指定验证者不需建立公私钥对;②证明是非交互的;③只有指定的验证者才能相信签名拥有者拥有签名者的有效签名.而且,在DLP,CDH,SDH和BPI是难的假设下,本系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有的公钥密码方案都基于大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难题,这些困难问题在量子计算机中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因此所有的公钥方案都将面临危险,而基于纠错码的密码方案可以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所以很有必要研究基于纠错码的身份认证方案。Stern身份认证方案总体来说很不错,但其公钥太大,达到150 Kbit;Veron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目的也在于减少Stern方案中的公钥,在Veron方案中,Veron用生成矩阵来替代校验矩阵,使得所构造的公钥大大减小,但是其基于的安全性GSD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证明。现采用双循环矩阵来解决Stern方案中的密钥太大的问题,就是通过双循环矩阵把私钥嵌入到公钥中。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1所基于的安全性是已被证明为安全的循环码;2改进以后,公钥只有347bit,而私钥大小也只有694 bit。并且分析所构造方案的安全性,将其归结到双循环线性条件下的SD问题。因为使用循环结构,使得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并且效率很高。这些特点使得方案在轻量级结构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手持终端,云存储环境下的数字签名等场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载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存在缺陷、严重威胁车载信息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挑战/应答模式的车载CAN总线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考虑到CAN总线是使用极为广泛的标准车载总线及广播形式发送消息的特点,通过利用身份认证技术来确认消息的身份,保证了总线上消息传输的可信任性;根据对身份认证实现模式的研究,采用基于挑战/应答模式的动态认证方法,由于每次认证的挑战值都是随机的,因此每次生成的口令都是不同的;在每次通信时,所使用的认证码都是根据口令生成的,并通过哈希函数生成下次使用的口令。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AN总线的方法相比,使用该方法后可以在保证CAN总线真实性的同时,保证传输消息的完整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车载信息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4.
双接收者加密(Dual Receiver Encryption,DRE)是一种特殊的公钥加密(Public Key Encryption,PKE)体制,它允许两个独立的接收者分别解密同一密文得到相应的正确明文信息.双接收者加密非常适用于敏感信息需要被监督方或者第三方解密的应用场景.基于传统公钥加密方案构造的双接收者加密方案需要额外的开销来进行公钥证书的发放和管理;而基于身份的双接收者加密(Identity-Based Dual Receiver Encryption,ID-DRE)可以避免公钥证书的问题.第一个基于身份的双接收者加密方案是通过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构造而得.本文首先利用从IBE构造可抵抗选择密文攻击(Chosen-Ciphertext Attack,CCA)的PKE的通用技术对上述方案进行扩展,得到了不可区分选择身份和选择密文攻击安全(Indistinguishability Against Adaptively Chosen Identity and Chosen-Ciphertext Attack,IND-ID-CCA)的加密方案.并通过基于双线性判定Diffie-Hellman(Bilinear Decision Diffie-Hellman,BDDH)假设(BDDH假设),对此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最后,将此加密方案扩展成一个非交互式公开可认证的双接收者加密方案,该方案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非交互式公开可认证的基于身份的双接收者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信网络连接认证协议的现有方案存在单向认证、平台身份和配置信息泄露、无法抵御伪装及重放攻击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引入可信第三方实现了双向用户身份和平台身份的认证,防止了伪装攻击。直接匿名证明方法和时间戳的应用,保护了平台身份和配置信息的安全,防止了重放攻击。采用BAN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描述及分析,验证了本协议可以提高认证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鉴别系统整体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系统主要由虹膜图像采集、虹膜定位分割、虹膜归一化、特征匹配等部分组成。通过该系统可进行准确的人员身份鉴别。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身份网格认证框架的零知识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于身份的网格认证框架存在密钥服务器仿冒用户的风险,提出了用零知识的认证技术改进方案.方案保留了原认证框架的用户私钥和会话密钥生成机制;利用模运算的不可逆性,增加用户自己产生私密信息和身份公钥机制;运用哈希运算网格服务器将用户真实身份与身份公钥绑定,其他用户可查询验证;利用私密信息和身份公钥的相关性,只有拥有自己私密信息连接双方身份才可得到确认,因而其他任何用户无法仿冒.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14,(11):112-112
<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和运用思维相联系,并以一种批判、分析和评价的方式思考。它需要用多种思维活动,比如关注、分类、选择和判断等。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有很多益处,比如可以锻炼注意力,提高观察力;在接受信息时能够抓住重点,不被次要信息干扰;知道怎样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拥有可广泛运用的分析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连续身份认证是零信任架构的核心,旨在确保通信和资源访问的安全性。传统身份认证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依赖可信第三方、普适性差、中心化管理、高成本、低效率和缺乏隐私保护等。为了满足当前网络发展的需求,遵循“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零信任原则,提出了一种可跨域连续身份认证方案,利用统一多域标识和信道状态信息实现轻量级的连续认证和可跨域认证。通过安全协议分析本征逻辑方法对所提方案进行了正式分析,证明了其安全性,并展示了在零信任应用场景中的强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阐述虹膜作为生物测定学特征用于身份识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虹膜识别在场所或资源的安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提出一种新的虹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提取虹膜的纹理特征,通过竞争学习寻找其中最优的KPCA特征,形成虹膜编码,最后通过计算编码之间的方差倒数加权欧氏距离对虹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提取特征的效果好,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用于实际的身份鉴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