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985年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科技法律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现行的科技法律体系已明显不能满足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现实需要。我国应尽快完善、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创新科技立法机制和程序,整合各类科技法律资源,加强科技立法的前瞻性研究,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区技术预见将是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强调新形势对地区科技管理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 ,分析了技术预见、科技规划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 ,界定了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国家技术预见、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技术预见如何服务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 ,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的和将要开展的地区技术预见与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订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度日益提高,创新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创新与金融体系支持紧密相连,为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本文阐释了现阶段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希望对我国产融互动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2005年科技工作情况 2005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工作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创新、服务、优化”为主题,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五大主导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推动了全市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长三角、泛珠三角和东北三省三大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已经建立的三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三大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科技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比三者的相同与区别对于研究我国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我国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目前尚缺少一部全面规范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法规,科技法规体系亟待完善。文章以上海、广东、深圳三地科技领域的综合性法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三地立法基础、框架思路、重点制度设计等方面的经验,从完善科技法规体系、及时优化地方性法规、强化科技创新要素法治保障等方面,归纳了三地科技综合性法规对北京立法的启示。结合北京实际,从建立系统性和动态性科技法规体系、系统构建立法框架、完善基础研究支持制度、强化人才发展、固化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综合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常津  徐佳  唐华 《天津科技》2023,(4):1-3+8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为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十四五”时期,如何围绕自然资源统一监管新使命与新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突出科技发展战略重点、部署科技创新主要任务、打造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格局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十四五”规划和自然资源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并基于科学方法体系提出了规划和自然资源科技发展研究方法,进而对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构想和建议,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支持科技创新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体系中,无论是财政直接的科技投入、政府采购还是政府风险投资以及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都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支持与推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政策的积极效应充分显现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关键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宏观构造和创新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在基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问题后,科技工作应当更加注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条件支撑,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科技竞争力。根据对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及我国科技发展国际比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发挥基础性支撑和保证作用。我国区域划分包括多级行政管理单位,其中县(市)行政建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单元,属于基层范畴,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75%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前沿阵地。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荷兰、法国农业科研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农业科技体制中相关国家农业科研机构设置、农业科研机制与投入的最新变化,总结其农业科技体制建立及其改革的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为加快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要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各种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而且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知识和技术生产的重要主体。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子系统仍然在科研经费和科研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我国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体制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管理机构效能不高,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经费管理存在漏洞的问题,最后从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完善科技评价与考核体系、释放科研人员活力3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与中长期目标 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和高校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科技》2009,(2):36-37
为了促进“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回民区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大多数科技力量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以改革为动力,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加强了协作。不断强化全局观念、法制观念。从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加快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了中介服务机构、群众团体的优势。明确了技术创新工作的目标与重点,认真总结和宣传了各地创新工作的成功经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发展回民区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波 《山西科技》2005,(5):F0002-F0002
近年来,晋中市科技局着力于依靠科技引领全市经济的发展,以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创新科技服务理念、拓展科技服务内涵为手段,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科技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创新了科技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引领。文章对我国农村发展中对农业科技创的新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中出现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进行讨论;从加强人才培养、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出建议,旨在为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源头创新与农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点实验室是自治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宁夏自治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现有资源与学科特点,构建了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柜架体系,初步建立起覆盖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地方重大疾病与人类健康等各学科的创新载体,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波 《山西科技》2005,(5):131-132
近年来,晋中市科技局着力于依靠科技引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创新科技服务理念、拓展科技服务内涵为手段,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使科技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开创了科技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出了大量论文和专利成果,并建成一批研发机构,体现出成为人工智能强国的实力和潜力,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智能领域的高科技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发展情况,从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有力的结构性支撑;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目标,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夯实科技安全根基,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保障等方面展望新征程上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