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的梦乡     
人类有1/3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常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动物们是否也会和人一样,会做梦?科学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动物入梦科学家一直对动物是否做梦颇感兴趣。科学研究证明,大部分爬虫类动物不会做梦,大多数鸟类只做短时间的梦,各种哺乳动物都会做梦。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是"活的精密仪器和试剂",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在医、药等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实验动物工作,人是关键因素。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实验动物许可证,应"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动物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检测人员"、  相似文献   

3.
海洋动物兵     
马义 《小学科技》2010,(9):34-36
<正>海洋中的动物千奇百怪,特异功能五花八门,它们一旦代替人去执行作战任务,将使对手防不胜防。据透露,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对"海洋动物兵"的研究开发列为与高科技武器研制具有同等意义的重要军事科研项目。由于海洋动物在现代战场上  相似文献   

4.
人们彼此交谈时经常用到隐喻,可见,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和动物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与动物有关的隐喻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隐喻已随处可见。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国内外有关动物隐喻的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去跟动物沟通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AI也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动物词典"。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一般无法听懂动物的叫声,只能通过它们的一些行为简单的判断情绪。美国有一名著名的"心通"奇人海蒂·莱特(Heidi Wright),她能与动物进行心灵沟通,知道动物的所思所想。2018年年初,海蒂的一个视频在网络走红: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沟通,将导盲犬的肢体动作和声音翻译成人  相似文献   

6.
正不像浣熊的小熊猫不是一只好貉不去打扰动物、不去伤害动物、不遗弃宠物,也许这就是对城市中动物生存和城市生态的最大帮助。不久前,上海松江区和武汉东西湖的小区中都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下子登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们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貉"以往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有成语"一丘之貉",甚至很多人表示,如果不是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7.
正"人或动物的发烧往往是某种疾病在作怪,那会发烧的植物又是怎么回事?"人或动物的许多疾病都伴随着"发烧"症状,人体发烧,会让人全身怕冷、头重脚轻、食欲不振。那植物呢?也会发烧么?"身体"有病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发烧"现象。有趣的是,许多植物的"发烧"竟然也跟疾病有关。通常,农作物的体温只比周围的气温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充满了幽默的因子,其中的人物、动物描写及故事情节安排都极富特色。主人公对"赌博事业"的"热爱执着",动物奇特的外貌并有着类似于人一样的心理活动,及"突转"、"衬跌"等创作手法的运用让作品获得了特殊的"笑果"。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发生了人感染H1N1"猪流感"疫情,并且疫情呈现暴发漫延的态势.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继1997年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首次在中国香港发生,以及2003年以来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多起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之后,再次聚焦到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上.是否动物流感病毒已经具备了引起人类疫情暴发的能力?是否新的一场大的人流感疫情就要暴发?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又于4月30日为本次"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对于流感暴发脚步的逼近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本文对历史上人流感疫情暴发情况,动物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人流感疫情发生与动物流感病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之间的传播,为更加从容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为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为了能够准确反映这次流感的情况和国际对流感及流感病毒的统一命名法则,以及更加清晰并易于理解地表述清楚.我们建议将这次流感称作"北美流感"或"墨西哥流感".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后口动物的起源是什么?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近年来,有一位长期致力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相继发现了"云南虫"、"华夏鳗"、"西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长江海鞘"等奇特动物活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起源"五  相似文献   

11.
科学和技术不告诉我们什么是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拉图曾给"人"下定义:"两条腿的无羽毛动物。"但当第欧根尼把一只褪了毛的公鸡带到他面前时,想必柏拉图也会哑口无言。柏拉图生活在公元前三四百年,而现在是公元2008年,距离他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2400多年。然而,今天科学的昌明并没有让我们走出"什么是人"的迷思。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发现人与动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学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人不是唯一拥有感情、会移情别恋、受  相似文献   

12.
吸血食人藤     
朝朝 《青年科学》2008,(11):21-21
在适者生存的自然界中,人、动物与植物的较量,一刻都不曾停息过。仙人掌的顽强精神值得人们称道。可是另外一种沙漠植物吸取水分的方法却让人不寒而栗。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食人藤"的沙漠植物为了维持自身的水分,吸取的竟是动物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吗?星座专家Tiffany从生日数字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出生日的人展现出的不同的"鸟脾气"与个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大加赞美的"花好月圆"之夜,西方人却视其为妖魔鬼怪出没之时。月圆能对人类和动物产生消极影响的说法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几乎每个西方人都听说,在月圆之夜外出是不安全的。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讲,月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的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它们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就汉语中的"驴"和英语中的"donkey/ass"(注①)两个对应词进行分析、对比,来探讨中英文化的异同,希望对语言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是动物,我们该如何看待人类?可是,我们毕竟是人类,我们现在是怎么看待动物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将人类区别于动物了。早在古希腊时期,那位多门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就扬言:"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是万物之灵";他还认为,"游离于城邦  相似文献   

17.
正合成新动物"原来,他们一直在执行这项计划!"书太厚,贝贝龙只是大致浏览了一番。"什么计划?你能不能把话讲清楚啊!"乐晓晓急不可耐。贝博士带人正在执行"动物之星"计划,用机器合成新的动物,这些动物各有超级本领,而且不吃食物、不用睡觉。合成动物未来可以应用于探险、侦探、战争等领域,现在还处于实验阶段,所以形态有些另类,但威力已经相当了得。那些机器笼非常牢固,全部由电脑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蛙,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恶心和厌恶。然而若抛弃所有偏见,好好地观察这种不失优雅、常常"穿着"讲究的动物,你就会明白,这种无尾两栖科的代表几乎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三文鱼是首个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动物食品,从而让转基因动物从科学研究真正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近年来,我国就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于梅山猪MSTN基因进行编辑而构建的"双肌"表型的新的猪的种群、MSTN基因编辑"超级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巴马猪、溶葡萄球菌素转基因克隆牛和人溶菌酶转基因克隆牛、Ipr1基因打靶抗结核克隆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敲除的绵羊等转基因动物都有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与转基因动物的育种价值密切相关的是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所以在我国转基因动物制备及生产均有着严格的规定.随着基因编辑技术飞速发展,转基因动物产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有些人认为我们对动物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我们是人,而且是“主人”;而大多数人则认为我们不应破坏其他动物的生活,尤其是不应有意这么做。大多数人对人类利用动物采取了节制的立场。他们允许利用一些动物,而不是所有的动物。在这些人看来,动物是不平等的。他们也许觉得在缸里养鱼和在笼里养鸟没问题,可把大猩猩关在动物园里就不行。如何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动物能过上尽可能好的生活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人们应当懂得,汉堡包里的肉饼来自牛,三明治里的熏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