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采用Fe(phen)32 光度法测定了辉光放电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考察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及工作电压、溶液电导率和初始pH对.OH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为560 V,溶液电导率为4.500 mS/cm,初始pH=3.20的情况下,在盐桥装置中60 min内捕获到.OH的浓度约为1.01×10-4mol/L.  相似文献   

3.
在体系pH为3.2的条件下,考察了放电电压和溶液电导率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浓度的影响.以水杨酸为.OH捕获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杨酸与.OH反应的生成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和2,3-二羟基苯甲酸(2,3-dHBA),间接验证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羟基自由基的存在,半定量地计算了辉光放电电解过程中.OH的产量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放电60 min时羟基自由基的浓度为6.3179×10-5mol/L.  相似文献   

4.
5.
Fe(phen)3Cl3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Fe(phen)3Cl3,进行了红外表征,证实其结构,并以不同的参比研究了Fe(phen)3Cl3与DNA作用的分子光谱,认为Fe(phen)3Cl3与DNA作用的方式主要以插入的结合方式为主,当DNA的浓度增大,同时伴随有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6.
Fe3+、Fe2+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强酸性溶液中,Fe3+ 和Fe2+ 共存,以磺基水杨酸作指示剂,用EDTA 滴定Fe3+ ,终点由紫红色突变至亮黄色。然后加入H2O2 氧化Fe2+ ,继续用EDTA 滴定至终点由黄绿色至亮黄色,实现了Fe3+ 、Fe2+ 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7.
芬顿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无选择性地将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完全矿化去除。传统的芬顿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铁泥等固体废弃物沉淀,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深入论述了芬顿反应过程中铁泥的产生原理,主要是由于Fe2+催化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之后,自身被氧化成Fe3+而失去催化活性并从反应体系中沉淀作为固体废弃物排出。为使芬顿体系维持持续高效的催化性能,减少铁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大量的研究采用向芬顿反应体系中引入富电子材料来促进Fe3+向Fe2+的转化,包括零价铁、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羟胺、醌氢醌类、有机酸类和硼等。这些富电子材料在芬顿反应过程中能够为Fe3+还原提供电子,促进Fe3+/Fe2+循环,提高芬顿反应效率,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本文...  相似文献   

8.
采用3d9离子斜方对称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asico型晶体Cu0.5Zr2(PO4)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gx,gy,gz),其中斜方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并联系晶体中Cu2+离子所处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表明,晶体中Cu2+离子中心配体八面体平面键角相比理想斜方对称的90°要小10°左右,由此所得的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溶胶浓度、溶胶电导率、非电解质脲素加入量对Fe(OH)3溶胶ζ电位的影响,为"Fe(OH)3溶胶制备及电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4 (2 吡啶偶氮) 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用光度法测定了Ga3 、In3 两种离子.实验发现,PAR与 Ga3 在pH5.5~6.5时形成桔红色络合物,λmax=505nm,在0~5.0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表观摩尔 吸光系数ε505Ga=1.40×104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SGa3 =0.0050mg·cm-1.In3 与PAR在pH6.0~6.5形成 桔红色络合物,λmax=505nm,在0~4.6μg·mL-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05In=1.37×104L·mol-1·cm-1, SIn3 =0.0084mg·cm-1.pH及显色剂PAR用量对Ga3 、In3 测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对辽河油田沈84块沙三下(S43)层段储层从岩性组成、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高孔、中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具较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对沈84块沙三下层段储层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I(好),II(中等),III(差),IV(极差)四大类,区内主要发育II,III类储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Na2WO4为W来源、以柠檬酸盐为络合剂的CoW、CoWPt合金电镀中,Na+和NH+4对镀层W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W含量随着溶液中N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NH+4浓度的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立一种甲基紫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OH的方法,所产生的羟自由基与甲基紫作用后使其吸光度降低,利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所产生的羟自由基,确定了体系最佳实验条件.同时测定抗氧化剂清除羟自由基的实验,证明该体系可作为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与中性红反应,颜色发生变化,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520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生成量,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抗氧化药物甘露醇、硫脲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测定了阿魏酸、芦丁等几种中药活性成分清除羟自由基的功能,此法可用于羟自由基清除剂的筛选及抗羟自由基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H2O2/Fe2+体系中羟基氧化行为的抑制与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邻二氮菲-Fe2+氧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葛根黄酮、诃子粗提物、芦丁、黄芩甙等 4种天然黄酮类抗氧剂样品对羟自由基氧化作用的影响,发现了抗氧剂发挥抗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特定条件.在羟基自由基浓度较高的体系,抗氧剂表现出抗氧化作用;而在羟基自由基浓度较低的体系,抗氧剂反而表现出促氧化性.抗氧剂的促或抗氧化作用均与其本身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温度对抗氧剂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