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文中  刘梦 《科学》2000,(9):60-61
“个位数之和法与‘哥德巴赫猜想”’(简称“个”文,下同)刊登在“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科学”杂志2000年4期上。该文用“个位数之和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本文则指出“个”文论证过程存在逻辑错误,因而论证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提起马大猷,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在声学界和物理学界则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个人履历充满了“第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27岁时,他成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他的学术生涯更充满了诸多“第一”:这位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于20世纪40年代回国的老科学家,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取得许多世界水平的成果.而且开创了我国的声学研究——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近代声学是近30—40年才形成为科学的。在最近10—15年它的发展特别快。在今天它已是分枝很多的科学了。在苏联从事声学工作的有几十个机构、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及工程师。美国在声学方面工作面也是很广的,他们有声学学会,会员二千人,并出版两种声学杂志。  相似文献   

4.
一种大幅度提高热声发动机压比的“声学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罗二仓  胡剑英  戴巍  陈燕燕 《科学通报》2005,50(17):1926-1928
压比是评价热声发动机的重要参数之一. 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热声发动机的“声学泵”, 并给出了其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 采用2.5 MPa的氮气在一台聚能型的行波发动机进行了实验, 表明它可以将压比从1.25提高到1.47以上.  相似文献   

5.
流亮 《科学之友》2006,(12):43-43
众所周知,回音到处都有,但在莺莺塔周围击石,就能听到“咯哇”这种类似巨蛙的鸣叫,实属罕见。在特定的条件下,莺莺塔竟然成了“收音机”、“扩大器”、“窃听器”。这些前人未知的新的声学效应,是1986年普救寺修复工程开工之后,人们在莺莺塔周围发现的。我们把它归纳为莺莺塔的8种奇妙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1997年国际人类基因研究组织宣布为类人猿基因项目立项后不久,便成立了国际黑猩猩基因组序列和分析合作组织。该组织从取自一头名叫“克林特”的雄性黑猩猩的活体组织进行了DNA的测序.并在2003年12月完成了其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测序工作。随后,又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对星猩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于2005年9月初分别在《自然》、《科学》上公布了两者之间的部分比较结果。为此.科学家就人类基因组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对比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  相似文献   

7.
薛攀皋 《科学通报》1958,3(8):255-255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員会于2月10日至13日举行了成立大会。会議听取并討論了张璽与曾呈奎两位副所长所作的关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0—1957年工作总結”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第二个五年計划綱要(修正草案)”的报告,会議还宣讀了29篇論文。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魅力     
早在100年前,全世界就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汉语是“婴儿语言”。可后来没过多久,经过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汉语其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原来在7000年前,汉语也有罗嗦的后缀和字格,后来我们把那些无用的东西都抛弃了——比如用一个“了”字就把已经完成的动作表现出来了,根本不像在英语中要使用现在时、过去完成时那么罗嗦。  相似文献   

9.
顾仲明  郭佳敏  祝捷 《科学通报》2023,(26):3428-3436
声波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交叉,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研究热点.其中,非厄米拓扑声学的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前沿领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非厄米拓扑声学利用声学结构探索和发现非厄米拓扑物理的内涵,一方面,可以利用宏观经典平台较为便利地构建和表征新奇的物态;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认识并丰富声波调控的手段,以期反哺声学器件设计.本文综述了近期该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非厄米性调制的声拓扑态、非厄米性单独引起的声拓扑态和声学非厄米趋肤效应三个方面的工作.最后,我们对非厄米拓扑声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简单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英国剑桥大学米·舒因本克斯为首的物理学家们为了防止工作机械的噪音,建议用一种建立在声波干扰原理基础上的方法:在噪音源周围借助于专门的声学仪器(扬声器)建立“反噪音”声场,此声场空间每点的振幅等于噪音的振幅,但相位相差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法不同,翻译时,也随之出现肯定否定的翻译法。一般来说,汉译时,英语肯定形式译成汉语肯定形式,英语否定形式译成汉语否定形式。可是,英语中的否定形式有时可以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反之,英语中的肯定形式有时可以译成汉语的否定形式。在翻译理论和技巧中,这种翻译法叫做肯定否定翻译法。一、全部否定英语中的否定句,就其否定的范围来说,可分为complete negation(全部否定)和part negation(部分否定)。表示全部否定时,常用含“绝无”意义的否定词(如:no,none,nobody,nothing,never,nowhere,noone,neither…nor…等)加上肯定式谓语。汉译时并不困难,但须把表示否定的“不、无、非”之类的词与动词连用,以构成“谓语的否定”而达到全部否定。由于这类表示否定的词“移位”,引起句子的词序发生变动。例如:  相似文献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8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赫伯特A.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和杰罗姆·卡尔(Jerome Karle)。卡尔和豪普特曼因在用直接法确定晶体结构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而得到人们的公认。在晶体学家的语言中,“直接法”涉及的是在晶体的衍射数据中用数学关系式来解决“相问题”,从而可以给出一个原子结构方面的图象。现在,以直接法为基础的计算机程序每年都被常规地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渤海底层的鱼类生物量估计及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纪明 《科学通报》1983,28(20):1263-1263
目前,我国开始了渤海水产生产牧化的研究。查明该海区鱼类资源现存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用传统面积法和“比较面积法”,对1982年7月渤海底层的鱼类生物量作了粗略估计,同时提出了“比较面积法”,并认为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水产动物资源量的估计,而且是对传统面积法的一个验证。此外,还对渤海底层鱼类资源增殖的必要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早在公元前就被人们认识了。但海洋中有没有声音,很长时间人们都弄不清。不少人认为水下是无声的世界,鱼是哑的。但是渔民们很早就知道,如果把耳朵贴在船板上,就可以听到水下鱼的叫声。 海洋声学作为近代科学,一般认为是从1826年在日内瓦湖测量出水中的声速开始,当时用的方法很简单。对海洋声应用的第一次大的推动是“冰海沉船”。面对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科学家提出用声学方法探测水下的冰山。不过最大的推动还是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少学者正致力于研究新的除音方法,即以噪音来消除噪音,从而达到基本上解决噪声污染问题。此方法基于一种五十年前即被提出的“噪声波消除法”的设想。但仅仅在最近,在声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性能完善的微型电脑和传感器已经问世的基础上,科学家们才有可能制造出“反噪声波”,从而发掘出“噪声波消除法”这一技术的潜在能力。“噪声波消除法”理论甚为简单:当二个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声波相碰撞时,便能互相抵消。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杨宣仁 《科学通报》1958,3(14):441-441
江苏省科学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于6月30日在南京同时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共江苏省省委书记、省长惠洛宇同志就目前新形势与新任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等三个方面作了重要指示,并宣布了江苏省科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家屯,副主任:辛少波、周赞衡、齐建秋及委员68人)、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院长:许家屯,副院长:辛少波、周赞衡、齐健秋、刘子见)负责人的名单。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陈凤桐副院长均向大会致了贺词。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水平,但写出了适合于我国生产实际的“钢的现场火花检查法”、“钢铁元素点滴法”、“钢的宏观组织与硬度检查”、“钢铁的分类和用  相似文献   

17.
申城“启明星科普教育讲师团”昨成立,将下企业、进机关为中青年职工“补课”在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科研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批优秀“科技启明星”,为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昨天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本市第一个启明星科普教育讲师团,将科普触角伸向社会职业群体,为中城科普工作开拓新天地。 作为上海人才培养一个重要抓手的“科技启明星计划”,实施10年来已评选出350多位“启明星”,获得专项资助。这些年轻人人选时的年龄均在35岁以下,具有高学历,并已在研究、开发、教学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绩。其中不少人获得了“长…  相似文献   

18.
俞华 《科学之友》2006,(12):36-37
北京天坛建于16世纪,它以宏伟庄严的建筑风格著称于世,更以其奇特的声学现象享誉世界。关于这些声学现象的科学说明最早见于1953年第2期《科学通报》上汤定元先生的文章中,40多年来,我国教科书和科学普及杂志上都以此为根据去说明天坛回音壁、三音石等的声学现象。黑龙江大学的俞文光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贾陇生教授及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的付正心等六位科学工作者,用现代实验仪器和测试手段到现场进行多次实验和考察,对天坛这座古老的声学建筑提出了新的解释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人脑短时记忆机制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早期的“惟理普遍语法”,完全根据逻辑关系去进行语法分析,强调各种语言的结构一致性,用一个固定的框架往各种语言上套,主要也就是用拉丁语的语法范畴往其他语言上套。例如,由于以拉丁语中主语、宾语等一套句法成分范畴为分析语段结构的前提,对于汉语“台上坐着主席团”这样的句子就产生了长期的争论:有人认为“台上”是状语,“主席团”是主语,也有人认为“台  相似文献   

20.
声学黑洞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弯曲波调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中弯曲波的传播速度,减小边界末端的反射,形成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区域,因此在减振、降噪、波动调控以及能量回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于以往复杂的减振降噪复合结构,声学黑洞因其结构与材料单一,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时至今日,针对声学黑洞结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声学黑洞的起源和基本原理.然后,全面介绍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详细地综述了声学黑洞结构的4个主要功能性分类,即减振、降噪、波动调控和能量回收,并总结了现在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声学黑洞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