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池塘边,小蝌蚪哭丧着脸,正在为自己的尾巴发愁。蝙蝠娃发觉小蝌蚪无精打采,便主动与他搭腔:“小蝌蚪,你为啥事儿不高兴?”“我的尾巴不见了。”说着,小蝌蚪哭了起来。“别哭啦,别哭啦,我去帮你找。”蝙蝠娃擦干小蝌蚪的眼泪,安慰他说。屋檐下,一对燕子在衔泥筑巢。蝙蝠娃见了,便问:“小燕子,你捡到小蝌蚪的尾巴没有?”小燕子说:“没有呀。小蝌蚪尾巴那么小,我们捡到了也没用场。我们像剪刀似的尾羽,是用来平衡身体和掌握方向的。你到别处问问吧。”蝙蝠娃告别燕子,又找到小花狗:“小花狗,你  相似文献   

2.
在不久前各大传播媒介刊播的“中华好风尚:公益主题广告”中,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广告: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养娃的对话:“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这种事情我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  相似文献   

3.
周伟 《世界博览》2008,(14):40-43
在震中汶川救援数日后,我决定在灾后的映秀驻留几天,二娃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二娃是映秀镇滩堡村的村民,映秀镇就是在这个村里土地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我朋友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大学,他父母置办酒席,我去贺喜,问他,有没有烦过学习。他说:“这倒没有。烦的只是教育。”这话让我诧异。看来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把学习与教育混为一谈的,以致认为只要学生的功课好,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成功。这样一想,也就可以换句话说,目前的教育可能并不成功,尽管有很多功课好的孩子。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化:一要孩子功课好,二要孩子听话。早期,我也是不知深浅地在这两方面对我儿子唠唠叨叨,他一挤眼——那时,他正读小学二年级——急了,说:“为什么都要你满意,你生我,我满意了吗?”想想也对,当初我把孩子…  相似文献   

5.
智能哄娃机     
正现在,很多同学都有弟弟或者妹妹,照看婴儿成为家中重要的问题。有时候,宝宝睡醒了发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就会啼哭,需要安抚。我想发明一个智能哄娃机,当宝宝醒了而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先安抚宝宝。我发明的智能哄娃机由声音传感器、继电器、主板、喇叭、录音器、支架等组成,运用了声音传感器的原理、电机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今天开始动笔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早年的一位博士后。作为青年学者,他并不特别,一样的优秀,一样的富有朝气。日常,我做我的科研,他做他的科研。有一小段时期,我突然意识到他好像有些天不来学校了,找,也没有找到,这有大约一个月,真的有点急了。到谜底揭开的时候,我才知道在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都看完了”,他对我说。看起来他是白天晚上地在看。他挨了批评,但也在我心头留下了谜——金庸小说有这么大的力量?我虽然还没看过他的小说,但我知道他的小说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在为学生的学习感到一筹莫展时,一位前辈给我送来了点石成金之术:“学生是夸出来的。无论他有多‘笨’,在你的鼓励下他会逐渐有了学习的动力,然后成绩将会慢慢上来了。”这办法灵吗?我努力地尝试着。  相似文献   

8.
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刚一响,班长就慌忙跑来汇报:“老师,教室的玻璃窗被砸破了!”我急忙问:“是谁干的?”“是小刚”“赶快叫他过来。”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电子政务研究还是一个学科集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里面,如果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是学数学的,或者学哲学的,你马上能想象出来他大致学的是什么。但如果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是"读电子政务的",你能想象出他学的是哪些东西吗?根本不能。所以我认为电子政务到目前为止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做到会赏识、合乎、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呵护与支持。一、我有一段真切地感受。那是一群毕业班的学生。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将桌上放着一摞摞崭新的课本,同学们兴奋得坐在位子上,个个眼神里充满着渴求的期待。我分赴几个学生迅速的发下课本,结果多出一本《自然》,于是要求大家各自检查发给自己的课本有没有错。“老师,发给我的书错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我一听就知道是王坤,这是一个说话就脸红的高个男生,平时学习用功,成绩也好,又守纪律,很讨人喜欢。“怎么了?”我关切地说。“我没有《语文》。”我对他说:“你到总务处调换一下,好吗?”“我……我……”,他一脸为难的样子。“老师,我去!”坐在前排边上的秦帅前倾着身子,高高地举着手。这是个坐不住的角儿,有几分聪明,却很少用在学习上。我斜他一眼,心想:你是想出去遛一圈吧?就没有理他。“老师,我去给...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主要是应新加坡读者任闻先生的挑战而写。 任先生在1999年12月号的《读者》上对我作了严肃批评,他不理解具有严谨选文标准和高超编辑艺术的《读者》杂志,会选编我的《强势知识》这种道貌岸然、似是而非的言论,因为新加坡不少中学将《读者》规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刊物而给学生集体订阅,他建议像我这种“极具误导性与欺骗性”  相似文献   

12.
吴玉章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他曾留学日本,他所在学校由于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因此形成了一个惯例:每逢元旦,就把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1904年元旦那天,吴玉章也跟其他同学一样喜气洋洋地过节,可是来到校园里一看,竟然没有中国国旗。吴玉章这下可气急了。他马上组织所有的中国学生,带领他们找到校方负责人,吴玉章代表中国  相似文献   

13.
“五一”期间应一位新兰友之邀,走访了他的兰苑。只见闲置的两间房内,架上放着 100来盆兰草,井井有条,颇具规模。虽然铭品草仅有10来盆,我还是为他短短时间养起了这么多兰花而略感诧异。要知道,他今年春节期间才开始养兰呢!然而,我在鼓励他养得不错之后,还是指出了他的不足:植料太腻(泥料太多)、阳光不足(放在室内)、太急施肥(多为  相似文献   

14.
时刻准备着     
有一位著名的老教授 准备在学生中招一名助 手,学生们都非常想得到 这个荣幸,纷纷踊跃报 名。都是很优秀的学生,可 名额却只有一个,教授也 不知如何取舍,于是,他给 学生出了一道非常简单的 题:如果我下次再来时,谁 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得整 洁,谁就会得到这个职 位。 老教授离开后,每到 星期三早上,所有学生一 定会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干 净。因为星期三是老教授 例行前来拜访的日子,只 是不确定他会在哪个星期 三来到。其中有一个学生 想法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他一心想得到教授的这份 礼物作纪念,生怕教授会 临时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 突然来到。于是,他每天早 上都将自己的桌椅收拾整 齐。  相似文献   

15.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与情人约会,由于他来得早,性子又急,就坐在一棵大树下长吁短叹起来。这时候,一个侏儒出现在他面前:“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侏儒说,“拿着这枚纽扣,把它缝在衣服上,你要遇到不得不等待的时候,只消将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这个农夫很高兴,试着一转,情人出现了,正向他暗送秋波。他  相似文献   

16.
汇报课上,面对十来位听课老师,学生真有点紧张了。平时那一只只跃跃欲试的小手此时都悄悄地藏在了桌下。我有点着急了。这节课我们进行的是口语交际,如此下去,课该怎么往下进行?虽然心里看急,但表面上我依然保持镇定,因为我不想再给学生制造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一个身影兴冲冲地闯进来。我抬起头来,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他已经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我眼前,激动地说:“于老师,我接到了山东大学的通知书,第一个想告诉的人就是您。”看着我疑惑的神情,他忙作自我介绍说:“老师,我叫李超,七年前是你的学生,就是曾经闹着要调班的那个。”哦,想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大教育家,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在多年的作文教育实践中,我运用他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论述指导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将作文与日常生活、阅读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的电视,在我心里我是要带着你一起走的,我爱你。"在纽约,一个名叫吉尼罗.加西亚的学生在父亲不让他看电视后开枪自杀,这是他的遗言。  相似文献   

20.
直到前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讲学时,我才第一次听到“郑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刚作完题为《欧洲人们的航海与地球大发现》的报告,一名学生凑上前来告诉我,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叫郑和,是明朝的宦官。“郑和下过西洋”,这名学生显然在用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说这番话,“他到过许多地方,有印度、阿拉伯,还有非洲。他是我们中国的哥伦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