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9,4(11):371-371
以苏联科学院院长A.H.涅斯米揚諾夫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于五月下旬来我国訪問。代表团成員包括苏联科学院計算中心主任朵罗多尼欽院士,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部副主任特罗菲穆克院士,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員会副主席柯罗米采夫,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费列德林娜,苏联科学院人民民主国家合作局局长普拉索洛夫候补博士。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来我国訪問,对加强中苏两国科学技术的紧密合作、发展中苏两国科学家之間的友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5,(8):3-3
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之间的密切合作随着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的增长而日益发展。1955年4月26日至6月23日,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И·П·巴尔金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在我国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广泛的科学活动,先后访问了我国首都北京及全国三十多个地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有关的企业部门和它们的研究试验机构,并进行了野外考察。代表团团员们在各地作了多次的学术报告和通俗科学讲演,举行了多次有关科学和工农业产问题的座谈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并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最后,代表团还就访问所得,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的邀请,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冯定为首的哲学代表团,已于1月29日动身赴苏联作为期一个月的访问。通过代表团的访问,将进一步加强中苏两国哲学家之间的联系和工作经验的交流,并扩大两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之间学术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杨连贵 《科学通报》1955,(11):99-99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在今年6月成立以后,根据学部成立大会的决议和学部的工作任务,学部常务委员会首先讨论确定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要点。为了便於学术领导,学部委员又分成了冶金、燃料化工、机械电工、土木建筑水利等四个学科小组。由於各学部委员的热心努力,技术科学部的学术领导和学术组织工作已逐渐开展。 1.贯彻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和波兰科学院代表团对技术科学方面的建议:今年6月间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和波兰科学院代表团来访我国,了解了我国的科学现状,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技术科学方面,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对我国冶金工业及科学研究工作今後发展的方向、柯斯钦科院士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及共有关科学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8,3(1):23-23
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科学合作协定已于1957年12月11日在莫斯科签字。中苏两国科学院同时还签订了1958年的科学合作议定书。中国方面出席签字仪式的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5,(5):10-10
在今年伟大的五一节前後,中国科学工作者热烈地、兄弟般地接待了来我国访问的以波兰科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学家维日比茨基院士为首的波兰科学院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的团员有著名的数学家库拉托夫斯基院士和力学家诺瓦茨基通讯院士、历史学家罗津斯基教授;我们也同样接待了匈牙利科学院副院长利格奇·莱奥士院士以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科学家们。中国科学工作者衷心地欢迎他们,并且为我国科举工作者与各人民民主国家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友谊的日益巩固与发展而感到兴奋。解放以来短短的几年里,我们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在真诚友好、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建立了聚密的科学与技术合作的关系:我国同波兰、捷  相似文献   

7.
黄振辉 《科学通报》1956,1(11):54-54
区域地质研究是我们地质科学薄弱环节之一。1955年苏联科学院访华代表团团员、矿床学家别捷赫琴院士和大地构造学家 B.B.别洛乌索夫通讯院士来我国访问时,就指出了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建议选择一两个有希望的、地质构造复杂的大地区以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应该注意加强大地构造学和成矿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术会议代表团於今年6月来我国访问,他们回国后写了一封信给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信的原文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 前电已经奉告——我们已在6月25日黄昏平安回抵东京。我们应承了苏联科学院的邀请,而访问苏联时,曾向贵国把我们回国途中要访问贵国的希望表示过。关于这一节,贵国方面欣然应允,并且特意以宾客之礼招待,这使我们非常感激。当时贵科学院正在召开学部成立大会,百忙之中,热烈欢迎,特设盛筵。在临别时,又赠与我们有意义的纪念品,连我们的服装也费了相当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5,(7):48-48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和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以下简称全苏协会)的邀请,组成代表团於1954年10月24日赴苏联访问。代表团由25人组成,其中包括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各地分会负责人,并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全苏协会组织广大知识界向人民传播知识的经验,以改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并增进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代表团於1954年11月2日到达莫斯科,12月8日离莫斯科返国,在苏联参观访问共5个星期,访问了全苏协会,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在今年5月4—15日召开了1954—1955学年科学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该校的全体教师、苏联专家、研究生和四年级学生之外,还邀请了校外有关的科学机关的代表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师参加。参加会议的约有1,500人。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副部长黄松龄、曾昭抡、刘皚风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稼夫等都曾蒞会指导。在我国访问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团员塔纳纳耶夫、阿斯塔非耶夫,匈牙利科学院副院长利格蒂和蒙古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纳查格达尔日也曾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1.
彭桓武 《科学通报》1960,5(3):65-65
在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的今天,就是让我们极粗糙地回顾一下我国十年来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也明显地看到苏联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帮助,正如其在现代工业建设或其他科学技术方面的帮助一样,已经起了非常互大的促进作用。譬如,根据苏联经验,要掌握原子能科学技术首先要在近代化的设备上进行实验研究。因此,苏联在1955年就决定帮助我国建立反应堆和加速器。在建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7,2(11):345-345
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于3月11—16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华南热带资源开发科学讨论会。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的各研究所、农业科学院所属华南各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等院校、华南农垦总局、农业厅以及气象局、水利设计院、橡胶工厂等各个单位的科学工作者三百余人,以苏联科学院B·H·苏卡契夫院士为首的苏联专家代表团,也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在会上热烈地讨论了有关热带亚热带资源开发的各项问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在开幕词中指出:我国  相似文献   

13.
漆克昌 《科学通报》1960,5(3):66-66
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它在反动统治的年代里是隔绝中苏两国往来的一条鸿沟,而在今天却成了联结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当我国人民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时候,苏联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1945年8月苏联红军垮过了黑龙江出兵东北,消灭了猖獗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百万关东军,解放了我国的东北人民。当我国人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苏联又派来了最优秀最有经验的专家来帮助我国建设。中苏合作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就是苏联人民对我国无私援助千百个事例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嚴敦傑 《科学通报》1954,(10):96-96
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在访问莫斯科大学时,莫斯科大学数学科学史的负责人曾提出需要中国数学史材料,彼得罗夫斯基校长也屡次要求推荐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科学通报,1953年8月号)。最近苏联数学史专家尤西恺维奇教授在苏联科学院物理数学史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作了关于古代中国数学的报告。科学通报本年4月号登载了关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消息。这些都对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者起了莫大的鼓舞作用。正当目前准备大量展开各项科学研究工作之际,特提出关于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意见,以供大家讨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侯学煜 《科学通报》1957,2(21):668-668
我回忆起三年以来,曾经四次陪同苏联科学家到我国各地考察,两次在苏联访问和参观一些研究机构和野外研究站的情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苏联科学家们对于我们的友情是多么深长和难忘,给予我们在科举工作上的帮助是多么真诚和无私。1957年5月我同秦仁昌先生代表中国科学院应邀参加了苏联植物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会后苏联科学院专门派了一位教授和一位翻译陪同我们到各处参观。在我们访问几处生物地理群落研究站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16.
吳傳鈞 《科学通报》1956,1(12):71-71
今年七、八月間,笔者曾参加中苏合作黑龙江綜合考察工作,得有机会訪問苏联远东地区海蘭泡、列宁斯克、伯力、海参崴等地,并参观了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茲据所見所聞对該分院情况簡要报导如次,以供我国科学工作的参考。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是以前任院長、已故地植物学家В.Л.柯瑪洛夫院士的名字命名的。該院創立于1932年,迄今已有25年历史。现任院長是化学博士B.T.白柯夫。近10年来,积極調配力量,扩大組織,發展很快。1945年时分院內部仅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朋友们: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代表苏联科学院向你们致敬,并能参与苏联和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工作者紧密团结的活动。我们这种团结将促进我们两国科学的进步,因而也将促进两国自多年来资本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共同前进。苏联已经存在将近38年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久以前才庆祝了成立5周年纪念日。自然,在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上我国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而且我们正准备与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这些经验。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处在兄弟般的团结友爱中,我们两国永远准备彼此互相给予必要的帮助。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工作者间的  相似文献   

18.
过介堃 《科学通报》1978,23(6):330-330
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于1977年底访问了兄弟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签订了年度科学合作计划,参观了不少科研单位。深深感到罗马尼亚的科学研究事业,在齐奥塞斯库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十分活跃,发展迅速。特别是作为现代化标志的电子计算技术更是如此。他们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无到有,自力更生,做到了计算技术的普及,其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周航 《科学通报》1957,2(7):223-223
一年一度的苏联科学院年会已于2月22、23两日举行。年会上报告和讨论了 A.B.托布切夫院士所作的苏联科学院1956年科学活动以及科学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的总结报告。在科学研究网方面,苏联科学院在去年一年中建立了以下一些新的研究所:电子学、大地物理学、大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59,4(13):435-435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科学合作和友誼,今年2月14日到5月11日,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吳有訓为首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訪问了东欧各兄弟国家。代表团成員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林鎔和技术科学部副主任赵飞克。代表团在訪問期中,受到了各兄弟国家科学院和科学家們的热烈接待,在真誠友好的气氛中商談了中国科学院与六个兄弟国家科学院科学合作协議和1959年执行計划问題。分別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签訂了两国科学院五年科学合作协議和1959年执行計划,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和罗馬尼亚少民共和国科学院签訂了两国科学院三年科学合作协議和1959年执行計划,与波兰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