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崔莺莺、张生和郑恒之间,存在着一个三角关系。历来人们认为崔郑是“门当户对”的,而本文认为崔张才更加“门当户对”,崔莺莺是已故相国之女,张生亦是已故礼部尚书之后。他们的爱情之所以受到阻挠.则是由世俗的、伦理的、家族的等各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角度探讨了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基础为好感与美感。  相似文献   

3.
崔莺莺、林黛玉作为勇敢地追求幸福爱情的女性艺术形象,无疑以其真情、至诚,引起了人民强烈的共鸣。本文从出身显达,追求自主婚姻,向往真情挚爱,感情细腻,诗文俱佳,以及她们在恋人面前的自尊与矜持五个婚恋心态方面的相同点进行分析,从而最后得出了崔莺莺是喜剧型人物形象,林黛玉是悲剧型人物形象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刘兰芝以死反抗的做法,到崔莺莺追求自由恋爱,杜丽娘为爱情而死,为爱情而生的执着,再到林黛玉与贾宝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产生自由恋爱,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妇女解放的趋势和爱情文明的进展,从她们身上初步可以探索到中国妇女解放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初识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不由觉得她异常的矫情,做作而扭捏,全不像时下的女子,敢爱敢恨,可是细究一下,却又全在情理之中。莺莺,自不是有几分豪侠的李娃,也不似有几分乡野气的霍小玉.她是一位相国小组,大家闺秀,她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身份、地位的影响.决定了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套用剧中一句唱词,莺莺也“好口不应心啊”。  相似文献   

6.
“死人A”类结构是龙岩话形容词表高级程度的一类独特的结构方式,类似的说法有四种:“死人A”、“A死兮”、“A遘死”、“A死人”。它们互有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试从语法分布、功能、表义特征等方面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在龙岩话当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从"烦恼三部曲"看池莉小说的婚恋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池莉“烦恼三部曲”中所描写的爱情婚姻放逐到现实生活中进行解构,从社会现实生活所包含的诸如经济、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论述,并进一步论述了池莉在“烦恼三部曲”中所持的是一种“过日子”式的平民婚恋观。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指向“苍凉”、“虚无”,但认为张爱玲只是以“苍凉”为底子,实质却是指向一个“诗意”的世界。在她的主要作品中,对爱情理想的追寻、对日常生活的喜爱以及主人公在冥思中追问生命意义,都凸显出个体本真诗意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事业、爱情、朋友……某一天,当你发现可以创造出延展和承载自己所有现实梦想的“第二人生”时,将作何感想?事实上,这一切并不遥远,他们同一个叫做“3D虚拟世界”的领域密切相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名叙事长诗《长恨歌》的主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家各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笔以封建皇帝这一特殊社会角色为切入角度,运用现代心理学、艺心理学理论对《长恨歌》的爱情主题进行再认识,为“爱情说”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由电影《倾城之恋》入手,结合小说文本,分析了隐藏在白流苏与范柳原真假爱情背后的张爱玲关于爱情的观点态度,即张爱玲消解了“纯爱”,重构了饮食男女的爱情,真实地写出了“不彻底”人物的爱情现状,体现了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探讨与剖析。  相似文献   

12.
在令人眼花涂乱的东方文学的女性长廊中,形象鲜明,深受读者青睐者可谓不计其数,而古代印度诗剧《沙恭达罗》中的沙恭达罗和中国元代杂剧《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则可堪称其中之“最”。她们是两位戏剧大师(迦梨陀娑和王实甫)精心塑造的优美女性的代表者,自由婚姻的追求者和作者美好理想的体现者。由于她们都生长在东方古国的沃土之上,都受到东方古代文明乳汁的浇灌和哺育,因而在其外貌特征、性格构成,尤其是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方面,都具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又因其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及熏陶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  相似文献   

13.
一、两代《莺莺传》的悲剧艺术元稹的《莺莺传》和王实甫后来改编的《西厢记》都是古代文学史上歌颂真挚爱情鞭笞封建礼教压迫的不朽名篇。当我们在看完元稹的《莺莺传》之后,总会感到一种失落,一份感叹。很多人会觉得是因为张生与崔莺莺之间那么纯真那么  相似文献   

14.
在蘩漪身上,既有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反抗个性,又兼具“旧式女人”忍让屈从的封建意识。痛恨旧的婚姻,又无法摆脱它;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又迷失了自我,这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  相似文献   

15.
杨沫的《青春之歌》将“个人记忆”织入“宏大叙事”,以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巧妙缝合,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建立暗喻转换的关系,使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爱情经验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在由爱情履历里三个男性所构成的精神履历里的三个阶段中统一起来,一举获得成功。其中,作为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女性性别的文化意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部小说局部的明显不足和修订本的失败则缘于“个人记忆”的欠缺和消退。  相似文献   

16.
汉民族的“莲”有着独特的内涵:自《诗经》以来的诗词书画中频繁出现“莲”;佛儒道三教不约而同地赏识“莲”;在人们的婚丧嫁娶包括日常生活中也常会有“莲”的身影。汉民族的莲是爱情、故乡情、艺术美和宗教美的代言物。  相似文献   

17.
富有传奇色彩的香港、是港岛内外女作家们敷衍爱情传奇的绝佳场所,在一个个故事后,隐藏着女作家们对女性命运的疑问和思考,本以张爱玲、王安忆的本为主,兼及其他女遥香港传奇,对现代城市与女性命运的关系作一考察。首先通过本分析,指出故事中“女子进城”的内在模式,“女子进城”,这里喻指女性在城市中自我肯定与追求欲望满足的行为,第二部分展开对女性与城市关系的两面-亲和性与悖离性的具体评述,第三部分通过追经  相似文献   

18.
摘要:汤正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道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芙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程莞 《科技潮》2005,(6):69-69
狮子:最“大男子主义”的爱情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独立生活的,只有狮子不一样,它们在自己的地盘内维持着母系兽群。母性狮子相互依靠和帮助,对雄狮没有丝毫的依赖。性成熟后的雄狮会自觉离开母系群体,过一段时间的漫游生活,之后会企图驱逐另一个狮群中的几头雄狮取而代之。母狮以经过一番打斗后的雄狮颈部的鬃毛谁更齐整来判别输赢。得逞的雄狮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防御外来的闯入者上,  相似文献   

20.
杜丽娘在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意志的同时 ,对父母怀有自然、深挚的感情 ;父母对女儿也有强烈的慈爱。汤显祖通过杜丽娘强调了个性自由与孝顺的统一 ,这就是作品追求的“曲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