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的共生共长的关系迫切要求翻译活动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理论性的翻译批评模式与之匹配.研究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翻译批评模式在实现解读还原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兼顾文化批评,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翻译批评的模式被广泛应用,同时,翻译批评模式必须以文本类型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批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赵玺媛  张燕 《科技资讯》2022,(11):129-134+149
该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和LLR算法,对2016—2020年间国内翻译批评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侧重研究了翻译批评理论现状、实践现状,研究热点趋势以及重要学者信息。图谱信息显示近五年国内对翻译批评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翻译批评理论建构与基于译本的翻译批评仍是两个主要阵地;文学翻译批评仍是主流,乡土文学翻译批评占比升高;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批评发展势头强劲;年轻学者开始崭露头角。通观近五年国内翻译批评发展发现:翻译批评理论体系亟待建立;翻译批评实践角度有待多元化;翻译批评方法尚需与时俱进;翻译批评需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所谓翻译批评,是指根据有关理论和观点对翻译思想、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提高翻译的整体素质、翻译的整体质量和读对译品的鉴赏能力,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但如何使翻译批评具有其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因而达到翻译批评的目的,需要相应的理论作指导。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理论可以应用于翻译批评。本拟将语域学理论和翻译批评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来诠释英国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域学理论,把语域理论的三要素语旨、语场和语式置于语境中进行分析,旨在使翻译批评更理性化、更具客观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的翻译批评“量少质次”,主要囿于“文本批评”,对作为翻译接受主体的读者关注不够。本文首先指出关注读者乃翻译批评的固有之义,接着探讨了翻译批评理应对待读者的态度以及关注读者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翻译批评”以译本为中心,兼论译者、译事与译法,重在译作的评价和引导,但却忽视了“翻译书评”在翻译批评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及应该享有的地位,没有将之纳入“翻译批评”的研究范围。“翻译书评”通过鉴赏与批判,可以起到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引导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作用,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贡献力量,并可以预防学术垃圾的泛滥。因此,完整的翻译批评体系离不开“翻译书评”的参与和贡献,其地位应该在学科体制内得到应有的承认。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用价值论探讨翻译批评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用价值论研究翻译批评标准的合理性。综合了吕俊、温建平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了翻译批评标准的多元性和系统性,指出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综合考虑原著与原著作者、译著与译著作者、翻译批评者与批评客体之间等几组价值关系,最后以这几种价值关系为出发点讨论了其对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尹丹 《科技信息》2010,(23):254-254,270
文本类型理论是莱思在70年代初提出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中的基本理论。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即表情型、信息型和操作型,并建议根据文本功能及其相对应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的交际情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详细阐述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并结合汉英译例讨论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研究,尤其是汉英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孙小云  张婕 《科技信息》2007,(15):136-136
本文主要从鲁迅的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批评以及重译等方面分析了鲁迅的翻译思想,并指出该理论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本意义角度入手,探讨了文本意义阐释范式与文学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并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阐释的合理性才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人类学界的翻译态度和翻译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翻译质量普遍不高。为便于总结历史,开创未来,可称此前为中国人类学的翻译时代,称此后为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要求译者具备基本的翻译道德,要求学术界开展系统的翻译批评。如此或可从根本上解决此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翻译质量,生产合格译本。  相似文献   

12.
英译中国唐诗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诗化翻译法,做到文化语境顺应。具体来讲。译文语言的选择要顺应原文的意境,再现原文的修辞、风格,准确表达文化词。  相似文献   

13.
周红 《科技信息》2010,(27):14-14,7
传统的译本批评总是试图寻找一种唯一的,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但实践证明,这种标准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本文试图从秒学翻译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一个多元的动态德译本批评标准系统,即源语语篇多元系统,译语语篇多元系统和翻译情境多元系统,这三个多元系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翻译批评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翻译批评者应该具有学习者意识、批判意识、读者意识、文本意识、译者意识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翻译难,翻译批评亦然。翻译批评与文学批评一样,如今正在呼吁建立新的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以便推进其健康地发展。借助王宏印教授以诗歌翻译为模式新建的文学翻译评判的六条标准,从体制、诗味、语言、文化、倾向和风格六个方面对《声声慢》的三种英译文进行评析,以期获得规范、系统、合理的评判,从而更好地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翻译批评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吸引了译界学者的广泛兴趣,但针对翻译批评的标准问题,学界仍莫衷一是。虽然从最初单一闭合的语文学范式发展到如今动态多元的标准,但标准的统一性和公认度仍较低,这对于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较为不利。笔者在吕俊教授的《翻译批评学引论》一书的基础上,反思翻译批评研究的本体,分析当前翻译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价值学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翻译批评标准。同时结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该标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本文从推理、方法论及韦努提对奈达的批评三个方面着手,对归化异化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继而,通过审视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争论指出,只有结合国情辩证地研究问题才是理论研究的正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