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最低财富约束下,构建一个引入隐性激励的动态投资组合模型,探讨最低财富约束和隐性激励对机构投资策略的影响.通过鞅方法求解机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发现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与中、低财富约束水平下,只有在机构管理的资产财富价值接近资金流动跳跃阈值时,隐性激励才会对机构最优投资策略产生影响;高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不影响最优投资策略,中等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与不存在最低财富约束和低约束水平下隐性激励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财富约束造成机构的效用损失,其效用损失随着隐性激励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着隐性激励不对称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软件需求开发本质上是知识转移的过程,然而由于对隐性知识进行需求开发存在编码困难、不易表述以及难以交流,使之成为软件需求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症结。隐性知识要形成明确的软件需求,必须以知识融合为前提,通过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激励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在对隐性知识进行需求开发时的努力投入演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DSS)在美国的应用,DSS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DSS的开发策略;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满足高级行政管理人员需求的管理支持系统——执行信息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4.
顾客价值驱动的需求状态转移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顾客需求知识模型是供应厂商需求响应决策关键,论文从顾客价值角度,分析了顾客需求问题结构特性,提出需求目标、需求个体能力和需求环境是影响顾客显性与隐性需求形成,导致感知价值差异的主要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顾客需求状态转移过程性知识模型,以及知识模型的"规则+框架"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5.
股票增值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增值权作为公司长效激励的工具,在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增值权计划中各参数的选取,重点研究了股票增值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运用中,股票增值权确实能长期有效激励高管人员,但是短期激励作用更明显。目前的股票增值权计划还存在一定缺陷,尚不能完全有效满足上市公司的激励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汪象华 《系统工程》2006,24(5):66-71
构建一个综合研究模型,具体研究了激励需求、工作任务特性、文化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并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武警部队基层干部激励需求、工作任务特性、文化价值观对激励效果包括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会产生影响,这进一步丰富了非营利性组织激励理论研究,并为武警部队制定有效的基层干部激励政策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治理机制,高管和员工构成股权激励的两大激励对象.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高管股权激励的治理作用,却普遍忽略了非高管层员工.利用2007-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考察了员工股权激励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员工股权激励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员工股权激励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环境、降低公司经营风险两种途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权性质并不影响员工股权激励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文章发现的员工股权激励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作用,能够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维护股票市场稳定等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售电公司是连接电力批发侧和电力零售侧的重要主体,对促进电力交易市场需求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包含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和大型工业用户的混合型电力需求响应管理机制,即电网公司对售电公司进行激励型需求响应管理、售电公司对大型工业用户进行价格型需求响应管理.本研究使用三层主从博弈模型对提出的机制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模型的均衡解的讨论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混合型需求响应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用电负荷“峰谷倒挂”现象,能够使区域内日负荷曲线明显平稳,总用电量波动情况相较从前明显下降,并可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对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担保和激励视角构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最优激励力度、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预期效用水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规模、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产出中获得的隐性额外收益正相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风险负相关。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和银行贷款债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效率优于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参与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的力度普遍不大、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以现有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市场选择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决策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投融资平台的独立法人人格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评价晋升激励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过程知识库的行为激励定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晓光  黎志成  胡斌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2):289-292,296
首先构建了适用于行为激励系统的基于过程知识库的定性模拟方法,然后,建立了过程性综合行为激励定性模拟模型,最后,通过基于过程知识库的定性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激励策略对行为激励系统的影响,认为只有不断采用新措施使奖酬价值与工作绩效变化方向相同,才能使行为激励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在离散随机需求情景及概率不确定条件下,针对风险厌恶的库存管理者,建立了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的单周期库存鲁棒优化模型.在仅知离散需求情景条件下,结合统计学理论,采用Ф-散度构建了一定置信水平下的不确定需求概率的置信域;运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单周期库存鲁棒优化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数学规划问题.特别地,给出了仅知需求情景数据下,基于数据驱动的单周期库存策略.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风险厌恶程度、Ф-函数形式和抽样规模对库存策略和库存管理者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Ф-散度的鲁棒库存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需求概率不确定性对库存绩效的影响.进一步,与数据驱动结果对比,发现基于Ф-散度的鲁棒库存策略能够保证库存管理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绩效,表明对需求数据所蕴含的统计信息的挖掘能够有效改进库存管理者的运作绩效.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激励综合设施管理(IFM)服务供应商应用BIM进行IFM外包服务,实现BIM在IFM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IFM项目绩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针对IFM外包BIM应用过程中IFM服务供应商需要执行的BIM系统运营服务和IFM业务咨询服务两项任务,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依托模型,分析在两项服务任务成本相互独立、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得到了飞速发展,加速了中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的新变革,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种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催生新的商务模式.伴随着这一新零售模式的飞速发展和落地实践,它所呈现出的协同性、集成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特征,给新零售企业的运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将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对新零售模式运营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剖析,重点从线上线下融合相关的基于价值共创的新零售模式创新、多利益主体协同运作激励机制、消费者需求拉动下的全渠道产品动态定价、新零售模式的全渠道运营库存管理以及"最后一公里"物流即时-协同配送优化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泰勒控制标准理论设立的成本控制标准具有单层次特征,不利于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度.人的理性、情感和认知的变化,使双重成本控制标准应运而生.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而且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契约来激励工人积极控制成本,而工人在执行双重成本控制标准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根据掌握的信息选择自身努力程度,于是产生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动态博弈.通过建立基于双重成本控制标准作用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管理者差异化激励契约对工人努力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工人努力程度与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呈正相关.对于达到不同成本控制标准的工人,管理者应设定差异化激励系数,实现成本控制人本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兼并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寡头竞争环境下,引入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激励参数变量,建立了一个替代性产品企业兼并二阶段Coumot竞争博弈模型:第1阶段,兼并后各企业选择基于利润和销售收入内部激励机制的激励参数;在第2阶段,兼并后各企业的决策者根据企业提供的内部激励机制进行产量竞争.分析了兼并对各企业利润、产量与价格带来的影响.证明了(1)企业普遍存在兼并动机,即兼并企业的利润总是增加的;(2)存在一个兼并临界规模,当兼并规模小于临界规模时,兼并对外部企业产生负外部性;当兼并规模超过临界规模时,兼并对外部企业产生正外部性;并对消费者带来与外部企业相反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兼并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激励参数的选择问题,证明激励参数受行业利润率、产品替代性程度与兼并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考虑信息成本的委托资产组合管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管理者获取信息存在成本的前提下研究了基于相对缋效的线性报酬结构对管理者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覆其激励作用,建立基于基准组合的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当投资者向管理者提供基于基准组合的线性合同时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风险收益最优分享规则。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公司不同种类风险与经营者股权激励强度的关系.通过模型推导得出,当经营者不能买卖公司以外的市场证券组合时,经营者最优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非系统风险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与公司系统风险的相关关系不确定;当经营者能买卖公司以外市场证券组合时,经营者最优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非系统风险成反向变化,与公司系统风险无关,这为实践中经营者股权激励合同的设计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需求信息不对称下供需双方的博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由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运作策略博弈模型。该模型在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商分享供应链利润的条件下,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以便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通过冷酷战略原理分析了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激励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三级供应链协作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类由制造商、批发商及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作问题。首先分析了(M,W,R)型、(M,(W,R))型、((M,W),R)型及(M,W,R)型等情形下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及各方收益情况。然后,提出3种三级供应链协作的激励机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基于最小核心法的收益分配机制与基于Nash协商模型的收益分配机制。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各激励机制的优劣性。关键词:三级供应链;收益共享;最小核心法;Nash协商模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发展,将需求响应和碳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度中,有助于引导用户和系统运营商优化用电和调度计划。通过分时电价和需求响应激励补贴等综合型激励措施引导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并基于IGDT(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理论构建了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以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KKT条件和大M法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引入需求响应和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之后能够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环保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