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鄂西北主要造林树种耐旱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苗木水分胁迫试验,对鄂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耐旱生理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湿地松、杉木、刺槐、侧柏、沙棘(引种)、柠条(引种)等树种的形态、水分生理、生理代谢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以上苗木耐旱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供试苗木都具有较强抗旱性能,而其中柠条、侧柏抗旱能力比湿地松、杉木、刺槐、沙棘的要强。  相似文献   

2.
地处甘肃中部的渭源县北部干旱山区,年降雨量在420-490mm之间,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海拨高度在1980-12650m之间,年均气温在5.2-40℃之间,荒山造林土壤多为第三红黄土上发育的淋溶灰褐土,地形地貌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自然生态条件严酷。造林成活保存率低。较适宜于柠条(陕北柠条)沙棘(中国沙棘)生长。为探讨柠条、沙棘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的经验与技术、寻找以最小的造林成本来获得较大成活保存率,本人亲自设立柠条、沙棘种子直播和苗子栽植两种造林方法,进行了三年的对比观察,现将试验对比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康发慧 《甘肃科技》2008,24(6):150-152
通过田间试验,对柠条容器苗、裸根苗、播种三种方式抢墒造林对比实验,成活率分别为75.34%、9.35%、42.4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在中西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干旱陕北赤壤土是浅山地带或半浅山地带的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表蒸发量大的情况下,于第三纪红土上发育的土壤.风化厚度往往不足一米,土壤最大的特征是干时龟裂,湿时泥泞,土质干燥坚硬,渗水性差,植物适应性也差,全剖面质地为粘土,碎块状或大块状结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陕西甘泉县有宜林荒山荒坡25593公顷,其中干旱陕北赤壤土有4837公顷,占宜林荒山的18.9%,多为荒山秃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寸草不生的裸露地.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赤壤土上用柠条苗,柠条种子,沙棘苗三种材料造林,通过成活率、保存率和干物质合成量选择出最适地树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析平凉崆峒区刺槐造林树种的适生性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军士 《甘肃科技》2012,28(5):153-154
刺槐属落叶乔木,喜光、浅根性、侧根发达、萌生力强、寿命较长、早期速生.喜阳树种,喜温暖向阳、怕冷、怕冻、不耐严寒、幼树造林后易冻死.怕风.造林地块应以平缓阳坡、半阳坡为主,黄土陡坡山峁、山梁风害严重,海拔高、气温低,应让位于山杏、沙棘、榆树等;在南部土石山区的陡坡山峁、山梁、阴坡应让位于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等.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调查和研究,就刺槐树种的适生性及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土壤极端干旱期树种的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极端干旱条件下的造林树种柠条、河北杨、小叶杨、北京杨、刺槐及乡土经济树种海红的水分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势的日变化均为抛物线型,日均水势分别为柠条-2.028MPa、河北杨-1.289MPa、小叶杨-0.964MPa、北京杨-0.943MPa、刺槐-2.383MPa和海红-1.556MPa.环境因子日变化对水势的日变化影响为温度>湿度>光照.水势日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类型以对数、幂函数、直线和抛物线型为主.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柠条为抛物线型;河北杨、小叶杨、北京杨均呈旗型.柠条、北京杨、小叶杨和河北杨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为0.7117g·g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甘肃中部退耕还林成效,选择通渭县尖岗山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云杉、华北落叶松、柠条、刺槐和山杏林地,进行为期5年的定量观测,从死亡率和年生长量两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在干旱少雨的甘肃中部,应以乡土树种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这样才能提高造林成效。功泽于后世。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煤矿复垦下不同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情况,得出人工造林的最佳种植模式为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其次为杏树纯林、刺槐纯林和榆树纯林。建议采煤区土地复垦使用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土高原幼龄人工刺槐林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动态变化规律,对刺槐林地在造林后4个阶段(造林2、4、6、9 a)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碳储量进行了持续的监测与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在2 a内对林地有机碳储量影响微小;造林2 a后,林地生态系统各层次有机碳密度均会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土壤层和乔木层为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及其在林地有机碳密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减小,乔木层有机碳密度呈相反变化趋势。由此,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与荒地相比,林地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了6.2%、5.21%、21.81%和38.20%,表明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在造林后会逐步发挥其显著的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安太堡露天煤矿新垦土地植被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植被类型分别对引种植物进行研究,以寻找适应安太堡露天煤矿新垦土地植被恢复的最适植物。结果表明:豆科牧草适合做复垦的先锋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柠条(Caraganakorshinski)等少数灌木生长优势明显;刺槐(Robiniapesudoacacia)和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为优良树种,可用于安太堡露天煤矿和黄土区类似矿区植被恢复选用  相似文献   

11.
苏宏斌 《甘肃科技》2004,20(1):136-137
在柠条雨季非灌溉造林中,分别用容器苗,植播苗、棵根苗3种处理安排造林试验,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容器苗、植播苗、裸根苗。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丘陵区对不同栽植深度的刺槐造林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差异较大,栽植深度以40cm~50c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刺槐抗旱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膜、根宝、生根粉、保水剂在干旱地区对刺槐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膜、根宝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常规造林方法,分别提高43.63%,36.36%,而生根粉和保水剂与常规造林法比较差异不显著。4种产品中根宝的经济适用性优于其它产品。  相似文献   

14.
马志军 《科技信息》2009,(9):18-18,15
低山区荒山由于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效不高,成了造林工作中的一大障碍。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树种选择是提高造林成效的途径之一,用乡土优良树种杜仲、连翘造林后,当年成活率分别达到96%和89%、三年苗木保存率分别达到91%和87%。分期栽植是提高造林成效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第一年栽植刺槐作辅助树种,第二年套栽生态效益高的油松和侧柏后,油松当年的成活率为96%.三年苗木保存率迭93%,侧柏当年的成活率为95%,三年苗木保存率这90%:  相似文献   

15.
吴婷  郭晓荣  苏宏斌 《甘肃科技》2014,(4):138-140,111,132
应用PV技术对兰州北山植被恢复造林试验区侧柏、柠条、甘蒙柽柳、沙冬青、白刺、野枸杞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植物的某些水分参数;柠条、甘蒙柽柳、侧柏、沙冬青是兰州北山人工造林比较理想的造林树种,六种植物抗旱性排序为:柠条甘蒙柽柳侧柏沙冬青白刺野枸杞;要全面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应在SPAC系统中研究植物生理、生态特点及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选择陕西省神木市花石崖镇5种典型植被类型刺槐、木枣、侧柏、柠条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样地间土壤水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蓄水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表现为草地>柠条>木枣>侧柏>刺槐。不同植被类型平均土壤水分亏缺度表现为刺槐>柠条>侧柏>木枣>草地,其中只有草地土壤水分不存在亏缺。综上,处于自然恢复状态下的草地对研究区土壤水分的维持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令爱军 《甘肃科技》2013,(19):168-169
侧柏和刺槐是甘肃武山县的主要乡土树种。主要介绍了两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浅山半干旱地区侧柏刺槐裸根苗混交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赟瑜 《甘肃科技》2009,25(21):171-172,158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栽植技术对油松、刺槐、白榆、日本落叶松的造林成活率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提出因时、因地制宜的栽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南北两山主要乔木树种生长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山 《甘肃科技》2010,26(16):156-162,83
以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兰州市南北两山阳坡和阴坡主要的乔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梁峁阳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排序为:沙枣、白榆、刺槐、臭椿、河北杨、侧柏、祁连圆柏。梁峁阴坡参评树种生长适宜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刺槐、白榆、沙枣、云杉、侧柏、毛白杨,综合考虑参评树种的主要特性,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和结论均可对南北两山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完善林业政策;严格造林工程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旱作造林技术等。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