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涵养道德品质,开拓视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阅读的必要性,分析学生阅读现状,探索有效阅读的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艾伟是一个擅长小说写作的新锐作家。在日益喧嚣浮躁的时代里,艾伟的小说却在不断演绎人性深处的奥秘,并因此而获得一种可贵的精神的厚度,他善于将人物置于非常情境中去看取人性的变化,原罪与救赎是他的小说在向人性深处掘进时一个不断被言说的母题。  相似文献   

3.
文革在以往的叙述中似已成为一代人集体的梦魇,但沈善增的《正常人》却以对上海石库门的日常生活的呈现开启了文革叙述的另一可能:除却宏大政治的能指外,在那个非常态的历史时空中,其实还有更多凡俗人生的烟火气;纵然任何人都无法自外于时代的洪流,但具体的人生却见出了个体的生活形态及命运。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对成长经历的的原生态描述,并借此表达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层思考。女作家们成熟的现代意识和深刻的自省精神,以及她们在实践中对“生命化”写作传统的自觉继承和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系统的叙事策略,构成其热衷于成长叙事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奥运会商业化的加剧,在追逐金牌和利益的过程中,部分运动员、体育官员及裁判员陷入迷失。为"金"而设的体育体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信息的快速传播让体育观众了解了大赛的台前幕后,他们过激的评论影响了人们对奥运会的正确认识,奥林匹克精神在此背景下的传播逐渐陷入迷失。  相似文献   

6.
《又见桃花开》通过叙述云南红土高原女性"桃花"在经历几次失败的爱情之后毅然走出男女之间的爱情困境,带领"李秀彩"等众多在贫穷的彝寨不断挣扎着的彝族女性走出大山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展现了云南当代女性不畏艰险,努力为自己争取女性权利,反抗男性霸权的坚韧、勇敢与担当精神。作家笔下的"桃花"虽毅然走出了男女两性的性别藩篱,但她出走后的路途却依旧道阻且艰,但这一形象却依然是当代云南红土高原女性不断与自身命运和男权社会抗争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成长是孩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儿童文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中经历着成长,还会在阅读儿童文学中体会并理解成长得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成长问题一直是文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个时期都产生出大量描写青少年成长心路历程的名家和名作,由此形成了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模式--成长小说.<数星星>是众多的成长小说中的一篇,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在恐怖的战争环境中走向成熟.安玛丽本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战争让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姑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团风"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团员青年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成为引领长大学子健康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本文结合长春大学实际,深入挖掘"团风"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以"团风"精神为载体引领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面临一些现实难题。所以,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改革高校管理评价体制、倡导教师教书育人、推动家庭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发挥网络舆论引领作用等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促进大学生精神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的精神核体是政治激情与艺术追求的融合体。当代中国作家一方面从一开始就或自主或被动地接受到来自政治层面的规约,另一方面新政权的浪漫构想也实实在在地鼓舞了部分作家。时代要求作家作出政治选择,但作家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向往的个体又时时得听从艺术的召唤。于是,回旋在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便成为20世纪50...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物质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作家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法国作家梅里美《嘉尔曼》中的女主人翁简爱与嘉尔曼,都以追求人格尊严与精神自由且极具反抗与叛逆精神的形象给当时乃至现在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魅力经久不衰。文章着重比较二者性格中平等自由和反抗叛逆精神的异同,并探索这种异同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漆宇勤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二学生 ,见了老师 ,也是平平地打个招呼 ,突然有一天 ,他送了一本有着纯净的天空蓝的封面的书来 ,我这才知道漆宇勤是一个执著而真诚的文学爱好者 ,踏踏实实地在寂寞的文学路上跋涉着 ,而这本《仰望风筝的男孩》便是他回首苍茫的青春来时路的见证和纪念。这是一个敏感而多思的少年 ,他对自然有着比旁人更多的一份敏锐。也许有人经常会丢钥匙之类的小物件 ,也会有一点失魂落魄的感觉 ,可有谁会说 :“我将我的钥匙丢了。没有它 ,我将怎样进入那个房间 ,怎样进入我自己的心 ,还有你 ?”(《我的钥匙丢了》)这样的少年是…  相似文献   

14.
《钟形罩》是普拉斯唯一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女大学生埃斯特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她甚至一度精神失常并尝试自杀.本文透过埃斯特这一个体,尝试分析在50年代的美国,女性成长普遍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埃斯特成长中的困境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的:社会期望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对立;女性成长过程中的榜样缺失;以及埃斯特完美主义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它以自传体方式描述了一位生长在美国的西语裔小女孩埃斯佩朗莎是如何成长为一位有独立思想意识的女性的过程。书中多次以死亡为话题展开讨论,对死亡的思考贯穿全文。本文运用解构理论消解了本文中死亡与成长的对立关系,小说作者也正是通过女孩埃斯佩朗莎对几次死亡话题的思考,来记录其成长为独立女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蒸汽男孩》是日本动漫电影巨匠大友克洋十年磨一剑的扛鼎巨制,以其天马行空、引人入胜的演绎呈现而成为蒸汽朋克类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其中流转自如、飞动酣畅、纵横交织的浓深色彩的设计运用是该片颇为引人瞩目的亮点所在,其所形成的鲜亮瑰丽、绚烂斑斓的艺术风格也极大地增强了整部作品的视觉感官的综合表现力。立足于《蒸汽男孩》中浓深色彩的设计运用,分别从人物塑造、情节铺陈以及主题传达等三个方面对其色彩运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赏析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反思与教师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及教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包括对反思意义的认知;事件经验的意义;反思的技巧以及归因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它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内容往往涉及到成长的引路人、成长的顿悟、成长的仪式等方面。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作品成长的特色。本篇论文试图探讨拉尔夫.埃里森在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中所运用的成长主题的理论策略,以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是主人公保罗心灵成长的滥觞之地,它真实地记录了年轻保罗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的程度上,大自然是保岁生命的土壤,它培育了一个年轻艺术家敏感的内心体验和不竭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全面展示了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