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中希体育文化的比较,放眼未来,开拓以中国传统体育为主流的健身体育和以希腊传统体育为主流的竞技体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循沿历史的轨迹,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会为我们深入认识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的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从而明确寒地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并对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形态创作的合理性和丰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湖南移民徙居桂东北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人口很早就开始徙居桂东北 ,明、清和民国时期 ,迁移规模更大。在地域分布上 ,则以桂林和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灵川等县接受湖南移民为最多。造成这种迁移时间和分布地域高度集中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湖南人口的发展状况、交通条件的制约 ,以及桂东北与湖南之间长期而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其结果造成了桂东北独特文化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民族众多、地域宽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湖南本土戏曲高腔的艺术特色和音乐风格。因此,从本土地域文化的特点中,可以挖掘本土戏曲高腔音乐的来源、结构、特点及艺术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特征,应根据其不同的物质载体形式,采用直接借用、间接转化、主观表现、客观再现等方法,转译为地域文化视觉符号,进而结合“产品叙事”与“通感”方式,建构地域性产品语意,塑造用户情感体验。转译是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化表达,而物化是将符号形式与意义降解为兼具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使用物”的过程,其本质是“给设计以灵魂”。结合地域文化基因的转译与物化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性产品设计,可以实现地域性产品形态语义建构与情感迁移,使地域性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相似文献   

6.
木雕作为一种传承物质的重要形式,蕴含了一种与文字全然不同的更生动的实质文化.湖南的民间木雕是湖南的民间文化及艺术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当地居民长期的生活累积的产物,并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俗的文化及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仅是指不同国家文化间的交际,而同一国家不同地域间也存在不同文化的交际。本文讨论的亚文化交际是指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交际者因其文化差异在交际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本文个案分析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从人际关系交往和个人情感归属两个方面,探讨亚文化交际中地域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本质力量的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文化最典型的表现是其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民族的还是区域的文化,由于相通的内容和共同的运行规律而具有同一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内部的民族、地域文化发展形式和程度不同.使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是促进中华文化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总结出环境对地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对各地区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述影视主题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的意义,结合对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地域文化表达实例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其设计手法和原则,最后探讨了影视主题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建设思考,旨在为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类型的影视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生成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中会诞生不同的科学形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诞生不出西方意义的科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能为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养料。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服装结构从13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形成和发展了截然不同的两大服装结构体系,即平面二维体系和立体三维体系。服装作为人类的一种物质财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的服装结构形制的不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的,哲学观念、衣料文化和文艺思潮等的不同决定了两者结构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宗法文化与宗法制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法制度与宗法文化是既有区别却又相互联系的学术概念。“宗法文化”是我国龙山时代以祖先崇拜为载体,以西周宗法制度为典型的经历代儒学家们不断改造而绵延下来的以一定地域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以父(夫)权、族权(家长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统治内容的宗族或家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气藏储层岩石孔喉细小,连通关系极其复杂,研究气体分子在其中的运动特征对于气藏开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气体分子运动、多孔介质孔喉特征和实验测试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渗致密储层岩石孔喉中,气体分子运动表现出黏性流和扩散流两种形态;当地层压力较高时,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远远小于岩石孔喉直径,表现出黏性流,对气井产能贡献大;当地层压力较低时,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接近甚至大于岩石孔喉直径,表现出扩散流,对气井产能贡献小。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针对渗流场中某一特定位置,气体需要特定能量才能产生有效流动,这种使气体产生有效运动的能量即为气体渗流启动压力。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法对这一参数进行了测试,一种是经典的流量–压差方法;一种是气藏衰竭开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该参数取得了一定程度认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章从考古依据、文献记载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吴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系统,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北京文化史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其文化可分别概括为地域文化、特区文化和社区文化。燕文化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合体;幽州文化的特征是“胡汉兼融”;京师大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文化在兼融、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常用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体态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对体态语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尧典》"幽州"是史前洪水时期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划,其文化中心区域在燕山以北。幽州的地望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辽西古文化区的地域范围是基本相合的。幽州形成的文化根源在于辽西区红山文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小河沿文化开始,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呈现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趋势,辽西地区从此失去了曾作为文明起源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地位而逐渐沦为文化边缘地带。这便是《尧典》"幽州"并入《禹贡》"冀州"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岭南文化形成的探讨,应从既包括儒家学术文化,也包括土著民俗文化的大文化观出发。岭南原始文化出现雏形当于母系氏族社会;但渐趋成熟则在夏商周,全面确立在春秋战国时,比中原稍晚。秦统一中国后,岭南土著民族文化出现雏形;赵佗主南越国,岭南汉族地域文化出现雏形。此后,随着中原文化不断向岭南传播,岭南汉族地域文化与土著民族文化交替演进,至唐代以后岭南文化渐趋成熟,明代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