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延涛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6):636-640
阐述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指出洋务运动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为中国的经济、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近代化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意识的增长,等等。 相似文献
3.
白锦表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4):102-107
近代的知识分子是当代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群体。面对历史性的民族危机,他们表现出:(1)同一个“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心愿;(2)共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3)开放与守旧并蓄的“中体西用”原则;(4)幻想化的教育救亡途径;(5)痛苦的“鱼”与“熊掌”的选择。显现出当代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作的强国之举,及其在客观上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有限却富历史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延涛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6,29(6)
阐述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指出洋务运动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为中国的经济、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近代化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意识的增长,等等. 相似文献
5.
郭震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34,51
"中体西用"思想作为晚清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6.
李建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1)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学制旨在规范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推动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纵观清末民初制定的《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近代化的进程,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从封建社会的垄断、务虚、封闭到近代社会的实用化、民主化、平民化和国际化的转变趋势。但由于对近代高等教育本质理解上的偏差,也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出现了一些曲折与失误。 相似文献
8.
魏上吼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本文在评述洋务运动与洋务派的实质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第一批纺织工厂的兴起原因,分别阐述了几家近代纺织工厂的兴办过程。文章着重对第一批纺织工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教训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的爆发打开了中国人对外学习的大门,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他们努力寻求救亡之道。于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他们在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上留下了不可泯灭的痕迹。本文就是从留日学生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概况、近代中国出现大量留日学生的原因和留日学生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强制中国改变自身运动方向,被拽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以此为契机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竞技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胜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23-126
新中国建立之初,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竞争技运动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必然采取举国体制全力推动竞技运动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有效延伸,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随着申奥的成功,我国竞技运动必将逐步降温。而竞技运动本身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学,化学价值又决定了这种降温只能是使竞技运动逐步向其正常的社会地位复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问题。论述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即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完善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指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五个观点:观念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办学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终结学习走向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王方平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2,10(4):84-88
本文在阐述了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两大潮流与制度的勃兴与发展之后,着重论述了二者与国家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是实施惠农政策的重要媒介,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要手段。提出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资金保障体系;借助各种技术建构灵活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多方合作的社会伙伴关系,积极落实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5.
追求现代化,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经历了器物一制度一文化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阶级从不同的立场上提出了不同层面的现代化方案,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但由于时代、阶级以及方案本身的局限性,这些方案最终都归于破产。 相似文献
16.
17.
18.
蔡元培是中国文化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化的导引者。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既反对盲目排外,也反对全盘西化,提出“融汇中西”、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一代文化大师特有的博大胸怀;他在主持全国教育工作特别是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力 排顽固,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将西方近代教育理念成功引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内。蔡元培“以一身兼东西文化之长”,其“迹近完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尤足令后世敬仰。他留下的大量著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地整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论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与现代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峰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3(1):80-84
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以及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主旋律。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不仅指人的道德观念的现代化,而且指道德行为的现代化。现代德育应以促进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为中心,即把人作为现代道德主体来培养,以满足主体自身德性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它体现了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和内在价值,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要实现人的道德素质现代化,必须使学校德育现代化。为此,现代德育的构建应注重德育目标的主体性,德育内容的现代性,德育方法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