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间真有"时间隧道"吗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片《时光倒流七十年》风靡全球,首次以电影形式揭示神秘莫测的"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妇人强行塞给他一只精美绝伦的古董金表,然后对他说了一句让他当时极为莫名其妙的话:"回到我身边来!"8年后,  相似文献   

2.
意外的突破     
正作者约翰·吉尔比自述创作动机时,说是某天他从推特上看到《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主编马里耶特·迪克里斯蒂娜贴出一张她在日本一家研究所外面拍摄的照片。照片里,一件原本用于回旋加速器的旧电磁体被摆放在底座上,当作雕塑一样公开展示。吉尔比当即评论说:"这个装置会成为一篇科幻小说的绝妙起点……"而马里耶特很快回应道:"听上去像个好计划!"于是,吉尔比萌生了《意外的突破》中的写作点子,继而创造了这篇作品。  相似文献   

3.
吉林人参挥发性成分分析——人参芦头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惠祥 《科学通报》1986,31(15):1153-1153
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人参去芦不去芦是一项争议未定的问题,主要认为它有催吐作用。人参最早见于《本草经》,但无催吐之说。至《华氏中藏经》便有人参芦“吐人“记载。所以自古以来药用人参皆去其芦头。直至近年才有人提出不去芦。特别是化学分析查明芦头含皂甙的种类和皂甙元都与根部相同。动物实验也未发现催吐作用。认为催吐是一种误传的沿袭,实为祛痰作用。从而提出不去芦。但至今药厂的制剂加工和中医方剂的煎制仍有人去芦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回民皮纹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中国回族人皮纹特征,我们对宁夏931例回民(男431例,女500例)按国内统一标准,进行了手、足皮纹14项指标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指纹(finger patterns):回民以尺箕出现率最高(48.5%),斗纹次之(44.9%),挠箕最低(2.2%),在汉民以斗纹出现率最高,而回民斗纹与尺箕则比较接近,符合东方人之特点,回民挠箕与弓纹多见于食指,其次为中  相似文献   

5.
<正>敦煌为世人保留了长达千年的审美文化活化石,其间有一种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典型符号,那就是"风神"。我国古代对风神的崇拜起源较早。风神有"飞廉"、"风伯"、"箕伯"、"风师"等多种称谓。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西晋时期的晋灼注释"飞廉"道:"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由此可见,当时的风神形象应是动物的混合体。此外,不同的风神形象也出现在了敦煌壁画中,其中比较早的风神形象出现在开凿于西魏时期(535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四大泥塑之一的凤翔泥塑,其代表作《平安马》、《富贵羊》、《福寿猪》被选为中国生肖邮票图案,足以证明其文化魅力。3次入选国家名片传统的凤翔泥塑俗称耍货,是老人们为赠送给满月小孩而制作的,共有3种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7~8月号《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廷布林和派尔的文章都提到了梭罗和梭罗式自然探究,提到了博物学。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反而对梭罗和梭罗的博物学极为陌生,殊不知,作为显学的"分科之学"恰好是从那里走来的。梭罗式的探究,对应的英文词是history,相应的拉丁词是historia,意思不是"历史",而是"记录、描述、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探究"。梭罗式探究,就是博物探究,对应于一个古老的博物学文化传统。此传统在西方可一直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其大弟子塞奥弗拉斯特的《植物探究》,以及后来格斯纳的《动物志》和怀特的《塞耳彭博物志》。  相似文献   

8.
风马飘飘天人灵犀相通 风马,也叫"经幡"、"祭马"、"禄马"、"祈愿幡"等,藏语称之为"隆达"."隆"就是风的意思,"达"意为马."风马"的确切含意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藏族人的风马旗也称为"风马经幡".在藏民族中,人们认为雪域的守护神是天上的赞神和地上的年神,他们经常在雪原上巡视,以保护雪域各部落的安宁祥和.这种思想,体现在人们所印制并到处悬挂的风马经幡上.  相似文献   

9.
3月26日,电影导演、探险家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自潜入世界最深处的"挑战者深渊"的人。该深渊位于太平洋,关岛西南方62英里处。《泰晤士报》作者威廉.J.布罗德(William J.Broad)是这样描述的:卡梅隆先生发现了一片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在此之前,人类仅有过一次成功深潜马  相似文献   

10.
关毅 《自然杂志》2018,40(1):71-78
正暗物质,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宇宙中"缺失质量"至今无法被直接证实,对于这片"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国际科学界一直执着探寻。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11月29日在线发表报告说,基于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收集的数据,中国科研团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在万亿电子伏特能段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捕捉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  相似文献   

11.
8月5日,《中国青年报》驻华盛顿记者翁翔以《UFO:美编科幻故事》披露了来自美国 UFO 的报道与美国神秘的间谍飞机有关。文章说,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份刊物最近披露,在五六十年代,美国人经常发现许多"不明飞行物",其实是当时美国最先进的间谍侦察机。但为了防止美国头等军事机密被泄露,同时又能减轻"不明飞行物"给民众带来的恐惧,美国政府授意美国空军对外公开编造"不明飞行物"出现的种种原因,结果使"不明飞行物"更多了一层神秘。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14,(2):90-92
<正>《庄子》中说,有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知道后便派人把它引到宫殿中去,给它奏乐、喂牛肉,可海鸟却无心赏乐,也不敢饮食,到第三天便死去了。《庄子》认为这是"以己养鸟",不是"以鸟养鸟"。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不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真正需求去进行教育,虽然出自好心,儿童确免不了要遭遇那只海鸟一样的命运。而我们的父母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己养鸟",而不是"以鸟养鸟"。  相似文献   

13.
其实只要岗位安排得合适,世界上就没有残疾可言.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篡了《资政要览》一书,《资政要览》中"知人"一节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顺治皇帝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有可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房屋也节能     
胡海 《科学之友》2006,(2):77-77
这听起来像一个遥远的梦想:房子不花钱就可以供暖、降温,实际产生的电能比自身消耗的还多——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未来房屋就可能是属于你的。墙《称心的绿色节能房屋》作者珍妮弗·罗伯特说:“干草是喂马的,麦秆是用来盖房子的。”廉价的农业废料麦秆就会发挥极好的隔热  相似文献   

15.
<正>"荧惑守心"的真相《汉书》中有段记载:"(汉成帝)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以上这段文字今天看来或许显得稀松平常,然而背后其实隐藏着一起血淋淋的政治惨剧。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西汉王朝已摇摇欲坠、民不聊生,各地相继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8,(6):82
农历四月、五月和六月为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万物生长茂盛,阳气盛而阴气弱。《黄帝内经》将这一季气候对生物影响的特点,概括为"夏三日,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六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  相似文献   

17.
其实只要岗位安排得合适,世界上就没有残疾可言。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篡了《资政要览》一书,《资政要览》中"知人"一节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顺治皇帝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有可用之才。背驼的人可以让他去敲钟;  相似文献   

18.
正珐华,是以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是在琉璃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上承唐宋三彩余韵,因其华美庄严,得名"珐华",源出佛教经典《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据《饮流斋说瓷》中记述:"珐花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大抵皆北方窑。"也就是说,珐华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明代北方陶胎珐华彩主要烧造于山西南部地区,大致在高平、阳城、蒲州一带。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一年,周遭时有同事好友的健康亮起红灯,且正值青壮年,思之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最后都归结到饮食与运动上。记得曾经在2010年第10期《大自然探索》上看到一篇文章章——《少吃、吃素,我们就能长生不老?》,不由得拾起这个话题,谈点个人感受。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写本文时,适逢佳节。  相似文献   

20.
正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传世之作,起到传播文化、启迪心灵之功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应该算是这样的巨著;一部好的电影,可以突破票房纪录,赚得盆满钵盈,《阿凡达》不应该不算这里的代表;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既可以是人类认知突破的"顶天"之作,从而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引领科学潮流,又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立地"成果.五十年前袁隆平先生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可以说是这样一篇科学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