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汉语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2):13-19
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长就明显了。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研究佛都文化与汉民族语言的密切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1)佛都文化的传入;2)语言是研究文化的一把钥匙;3)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汉语的发展;4)汉语词汇的变化;5)成语佛源;6)汉语句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李明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4-107,118
非文学翻译中的文学语言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须要面对但同时又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所以,有必要基于翻译实践,探讨文学语言在非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及其功能主义方法论适用于文学和非文学翻译,有助于对非文学翻译中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5.
朱吉梅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14(1):37-41
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起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翻译是进入化教学的手段,首先论述了语言、化与翻译三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以词汇为例探讨了所蕴涵的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珊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2):31-34
语篇衔接系统一般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语篇的衔接系统有异有同,其中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在内的语法衔接差异较大。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表明:英语看重语法,汉语善用词汇;英语重视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是主语语言,汉语是主题语言。语篇意识对提高翻译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8.
教学翻译是一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的教学方法。词汇和语法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而教学翻译法的优势就在于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里都出现了许多表示人物的名词。这些人名除了它们原有的文化信息外,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翻译时必须注重人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本文概述了人名翻译中常用的方法,即音译法,加注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0.
陈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89-92
通过阐释语言的审美规律,认为翻译语言审美应该以本国语为母体,灵活接纳新的质素。以此为基础对翻译语言审美进行了大量的举隅与分析,对比较典型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得出应在不违背本民族语言基本审美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从外语中借用语言结构和新的表意方式,以使汉语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在英汉语中的应用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燕萍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5(10):85-89
英语和汉语的主要颜色词:黑、白、黄、绿、蓝等除了它们本身所特指的颜色的意思外,还具有各种伴随意义和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在使用和翻译时要注意其民族特征、文化传统和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处理学翻译的过程中,英汉语言自身的特点和化因素是引起不等值的两个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原因。本试图这两个层面上的不等值现象进行分析,由此指出达到学翻译中完全和绝对意义上的等值只能是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3.
补偿机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生命系统之间存在着功能补偿,语言系统之间也存在功能补偿。语言的补偿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能够得以交流。探讨了语言补偿机制下的翻译补偿问题,论证了翻译补偿的机理,并重点探讨了审美层面的翻译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阐述文化与语言之间关系,以及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文化因素及语用中的文化因素,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据此来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语言虽是"浅语的艺术",但儿童文学翻译绝非只需浅显的语言那么简单,而必须使用儿童"听得懂、看得懂"的儿童文学语言。此外,儿童文学语言还有形象性、音乐性、简洁性及富有童趣等特点,因此翻译时须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使译文"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 相似文献
16.
17.
英汉语跨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燕平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3):87-90
在探讨了翻译化障碍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讨论了英汉语跨化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提出应遵循化翻译基本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可将原语本至少以两种形式翻译出来。 相似文献
18.
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革使得大量外来词汇进入了汉语语言,其中包括不少西方字母词汇。它们已经成为汉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方字母词汇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西方字母词汇不符合汉语方块字的特点,这种变异方式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和认识方面的原因,但化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西方字母词汇也成为汉语所吸收。 相似文献
20.
胡继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8,(3)
《孟子》的应用使许多词语有了新的活力,后人根据《孟子》的应用,对词语加以凝固组合.于是在汉语文学语言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加之格言、成语、典故、俗语的凝练、应用,使汉语文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富于哲理性。它们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的词汇系统,推动了汉语文学语言的发表,我们从中也可窥见到汉语文学语言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