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标记也从早期的表型遗传标记发展到分子遗传标记.在水产业中,目前常用的遗传标记主要是生化遗传标记和DNA标记.本文对这两种标记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动物遗传标记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几种常用的遗传标记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着重对分子遗传标记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molecularInarker)即指与蛋白质和核酸相关的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标记,大致可分为同Ⅰ酶标记,RFLP标记和RADP标记等。研究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首先必须找到恰当的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恰当的遗传标记是随机选取的能代表生物体遗传组成,具有足够变异类型的标记组合。在生物系统进化和分类研究方面,经典的方法是以形态性状、杂交亲和性、地理生态分布、核型分析和染色体显带等特性作为遗体标记。无疑,经典的方法是重要的研究手段,然而,这些经典的方法基本上建立在宏观的形态观测水平,受环境影响大,研…  相似文献   

4.
采用ESTMS20,SW2570和S0002等3个微卫星标记对长白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发现,3个卫星标记在长白猪中均具有多态性,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69,0.70和0.41,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4,0.68和0.38。以上结果表明,这3个微卫星标记在长白猪群体中属于高度多态性座位,可以用于长白猪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猫自19世纪末用于科学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医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并作为人类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越来越受重视。猫的质量(尤其是遗传质量)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科学性有重要的影响。定期开展遗传质量检测,可有效避免实验用猫的种质退化、遗传漂移,减少实验结果误差等。随着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为了解猫的遗传结构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方法。本文主要就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在研究猫的遗传结构和多态性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菠菜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包括:性别鉴定、抗病菠菜育种、高产优质菠菜培育、物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遗传标记在研究甜瓜起源地、分类、遗传多样性、图谱构建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牦牛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西藏的牦牛在染色体和血液蛋白2种遗传标记上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在所研究的DNA分子标记中多样性相对较贫之.这些遗传标记的这些差异是耗牛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环境条件的物质基础,也为研究牦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以及开展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说明牦牛虽然是家养动物中地理分布范围极其有限的家畜,但由于其产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遗传结构巳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或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9.
家畜育种中MAS的遗传标记与QTL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评述了在家畜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MAS)所适用的遗传标记系统及对数量性状位点(QTL)和标记的基本要求.对MAS中遗传标记与QTL的紧密连锁之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标记与QTL间的连锁程度是决定MAS效能的关键因素.并简述了获得与QTL紧密连锁之遗传标记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它们相应的技术渗透于植物学中,促使植物学在植物遗传标记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之间差异,可知分子标记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在西瓜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的连锁标记和杂种纯度鉴定等方面上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在西瓜上分子标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用遗传转化的方法对梨进行遗传改良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梨的遗传性状是当今梨科研的热点,基因型、抗菌肽的活性与稳定性、农杆菌的侵染力等是影响梨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DNA的提取方法决定DNA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梨中的应用和应用结果.本文综合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梨遗传转化和遗传标记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7对鸡的微卫星引物对蓝孔雀基因组进行种间扩增,其中4对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4个微卫星座位在蓝孔雀群体内均具有遗传多样性,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8775、0.7325、0.5000、0.7288,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751、0.7239、0.3750、0.712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1633、3.7383、2.0000、3.6866。4个微卫星座位在蓝孔雀群体中属于多态性座位,可以作为蓝孔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中国天山的40个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野生类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樱桃李种下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有差异,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488,遗传相似系数(Hs)介于0.504~0.851之间,平均为0.678,遗传距离(GD)的范围在0.127 0~0.604 2之间,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08和1.571,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2则显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标记下的聚类结果,可将中国天山产的40个樱桃李野生类型归为4大类,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天山的40个野生樱桃李可划分为4个变种,即矮生樱桃李P.divaricata var.humila(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黑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nigrooarp(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红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phoenicea(Z.Xu)D.F.Cui,comb.nov.和黄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luteola(N.R.Cui)D.F.Cui,comb.nov.。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通过杂交和突变选育出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等3种分子标记对条斑紫菜不同栽培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8.10%、38.95%和61.75%;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栽培品系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785,0.1029和0.2845;3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出Y-0602、Y-HA01和Y-H001总是聚类在一起,而Y-DL02倾向于单独聚为一支。【结论】通过诱变和杂交所选育的品系,在遗传角度上仍然属于条斑紫菜,但已形成不同栽培品系,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106 aeeessions of Tibetan wild barley, including 50 accessions of the two-rowed wiht barley Hordeum vulgare ssp. sopntaneum (HS), 27 accessions of the six-rowed bottle-shaped wild barley H. lagunculiforme (HL) and 29 accessions of the six-rowed wiht barley H. agriocrithon (HA) that separately represent different agrigeographical regions of Tibe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e differentiation using SSR markers selected from seven barley linkage groups. 229 allelic variants were identified with an average of 7.6 alleles/locus. The average of total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in HA (6.4)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HS (3.9) and HL (3.4). The genetie diversity and its standard deviation among the three subspecies were in the order of HS〉HL〉HA. Very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 subspecies of wild barley.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fiom this and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a strong Oriental-Occidental differentiation of barley, and that Shannan region of Tibet might be the center of origin of the Tibetan two-rowed wild barley, thus supporting not only the hypothesis of a mono-phyletie origin of cultivated barley but also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Tibetan two-rowed wild barley as ultimate progenitor of Chinese cultivated barley.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鸡抗马立克氏病遗传标志的选择进展以及在抗马立克氏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深圳塘朗山桫椤孑遗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RPD标记分析了深圳塘朗山桫椤孑遗种群全部57个个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50个引物共检测到17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个,多态位点比率5.85%。基于基因频率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0165,Nei基因多样度指数平均值为0.0094,表明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对Jaccard相似性系数矩阵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57个个体可分为4个亚群。RAPD谱带表型的主成分分析(PCA)支持聚类分析结果。根据研究结果讨论了种群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SSR)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4个在内蒙地区选育的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用3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3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5~1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7.8个.每个位点SSR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为0.408~0.916,平均多态性为0.876.聚类分析(UPGMA)可将24个玉米品种分为5大类.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内蒙古地区主栽玉米品种有着较为稳定的遗传特性,基础遗传资源丰富.这对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和亲本选配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