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正> 一、基本情况稀土农用为河南省在“七五”期间重点示范推广项目。西瓜喷施“农乐”示范推广是在河南省计经委技术交流站信阳稀土农用会议上安排并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组织本省瓜果施用“农乐”协作组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西瓜喷施“农乐”试验从1983年开始到1986年止已分别在许昌市、临颖县、开封市农科所、杞县、尉氏等地进行,其中临颖县已有4年小区试验和1年100亩以上的中间试验结果及  相似文献   

2.
苹果施用氮磷钾最适宜配比中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河南省禹县张楼大队果园,连续进行八年的氮磷钾不同配合比例小区试验研究。试验小区五个处理,三次重复.结果以2:1:2配比处理的,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为了验证与示范推广该试验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果园合理施用化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施肥依据。近年来,在临颍县果园施肥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3.
<正> 一、选育经过 1977年由陕112选变异单株,连续在病圃选育而成。1980年进入品比试验,1981、1982年参加新乡地区抗病品种联合试验,并在部分地区示范,表现兼抗、增产、优质,今年继续多点示范并大面积繁殖。二、主要特点经三年多点次试验,78156具有如下特点: 1.兼抗枯黄萎:历年多点次试验平  相似文献   

4.
<正> 全国钛化合物农用协作试验网分工,我所承担葡萄、西瓜两种经济作物施用钛化合物肥效试验,从1985—1988年,连续进行四年研究,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基点的选择小区试验点,根据试验要求应选定具备初步试验条件的三个平行试验点进行试验,在河南省中牟农校所属中牟县北大孟乡李南溪选两个葡萄试验点,属黄泛冲积土,土质为砂壤土;另一点设在安徽省砀山县果树所葡萄园内,土壤属潮土类,沙壤土。西瓜点分另设在河南省临颖县、新郑县城郊群  相似文献   

5.
施用氨基酸络合肥对水稻、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青岛催化剂精肥研究设计中心高德良,杨泽福在预备试验基础上,我们于1991年-1993年正式对水稻、西瓜等作物进行施用氨基酸络合肥田间小区肥效试验,通过三年小区试验和一年大面积中间试验结果证明,该肥具有用量少...  相似文献   

6.
<正> 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郊区花园口农技站和信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水稻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单项研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组装配套,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已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从农业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我省四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一、选定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包括本省和引进的),工业方面一般应经过工业性试验或中间试验;农业方面要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玻璃钢筋力学性能的测试,确定了环氧玻璃钢筋和聚酯玻璃钢筋的最佳成分配比,并进行了耐久性试验。测定了钢筋、玻璃钢筋与水泥砂浆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9.
<正> 磷酸二铵是一种高效、高浓度氮、磷新型复合肥料。通过三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初步总结出一套对小麦、棉花的合理施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分析证明:在予东黄潮土类土壤上,中肥水平条件下,小麦、棉花施用磷酸二铵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增产度发  相似文献   

10.
<正> 偃师县农科所针对解决商水肥地碳素营养不足和丘陵旱地干旱缺墒等疑难问题,自1982年起,经三年用秸秆覆盖,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等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为提高碳素营养,保肥、保墒、调节地温、解决丘陵旱地干旱缺墒、抑制盐碱等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这项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省农牧厅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县在1981—1982年试验的基础上,1983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棉花喷洒硼肥示范,总面积达一万余亩,绝大部分喷硼棉花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作用,通过调查,喷硼后每亩可增收5~20斤皮棉,并且皮棉的品级可提高一级,每亩投资只费3角钱,如果每亩增收的皮棉按8斤计算,共可增收入万余斤皮棉,价值十六万元,而投资只有  相似文献   

12.
<正> 农作物良种区域试验工作,是农作物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农作物良种审定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重要依据。我省按规定程序,较早的、系统的对掖单号玉米杂交种进行省区域试验鉴定,获得了比较完备的资料,为今后该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一、掖单号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抗性表现我省引进掖单号玉米较早,89年正式参加我省区域试验的有掖单10号、11号、13号,90年又增添了掖单12号,91年是在上两年的基础上继续试验。掖单10号、11号由于产量表现一般,无突出优点,先后停止了试验。掖单12号、13号经过  相似文献   

13.
夏芝麻氮磷经济施用和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芝麻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产量低而不稳,长期徘徊于30~40公斤。其原因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不能合理施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作一步提高芝麻产量,我们在商丘、虞城、柘城、民权等县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以探讨夏芝麻氮磷化肥的科学使用。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从1986年开始,共进行三年,供试土壤为潮土,土壤质地有沙壤土和两合土。土壤养分为:有机质0.89~1.65%,全氮0.071~0.089%,全磷0.131~0.16%,全钾2.21~2.57%,碱解氮48.8~92PPM,速效磷9.05~27.39PPM,速效钾102~220PPM。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的古典回归设计,共设  相似文献   

14.
硅钙镁(钾)复合矿质肥料是一种新兴的含有钾、硅、钙等多种营养元素的新型肥料,为探讨其在小麦上的施用增产效果及最佳施用量,我站于1996-1997年度进行了小麦底施硅钙镁复合矿质肥料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  相似文献   

15.
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新成效我省自1995年实施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以来 ,成功建立了1万亩超高产样板田、10万亩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 ,1999年 ,偃师万亩超高产样板田平均亩产达到609 14公斤 ,提前两年实现了项目计划产量目标。在保证产量水平稳步提高的前提下 ,围绕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开展研究和开发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 ;二是开展了食品加工与优质小麦指…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压汞灯防治秋作物害虫新野县植保站王建怀宋焕才高晓阳孙占显郑彦周高压汞灯作为一种特殊防治手段,在防治大棉铃虫发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一种重要的防治方法。1994年至1996年我县经过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技术,有效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甘薯夏栽的高产栽培技术,长葛县农业局自1983年开始,对甘薯麦垄套栽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点试验、示范,找出了小麦田间甘薯的适宜套栽期、密度和栽植方法,经1985年以后连续四年的大面积验证,证明甘薯麦垄套栽比常规栽植的栽期提前25天至一个月,且具有方法简便易行、错开农活、易夺高产等优点。因而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在黄、淮、海流域的甘薯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 利用花药培养进行新品种选育是一种新的育种方法,把花药培养同常规育种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节省土地和劳力。但是,目前小麦花药出愈率和绿苗诱导率还不能满足育种需要。为了提高小麦花药出愈率,筛选出适合一定材料的基本培养基及其最佳成份配比,并从量的角度对影响小麦出愈率的若干因子加以分析,我们于1985—1986年做了这个正交试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 钾素是作物生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作物产量的增加及产品品质的改进有积极作用,从1980年开始,在28个县32个基点进行了215次田间小区试验,18次盆栽试验,3次微区试验并在通许、罗山及南阳、宁陵等地进行了棉花、水稻、大豆施用钾肥示范,面积8900亩。现将结果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85年在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86和1987年发病面积一千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已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并逐渐向北扩展。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还没有免疫品种,也缺乏抗病品种,化学农药乃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1986年我们选用15种杀菌剂、在全省多点试验,从中选出8种杀菌剂在1987年再次进行研究,以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药剂和施药技术以指导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