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许涵 《自然杂志》2010,32(6):365-367
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大大缩小了与欧美传统科技强国的差距,同时进入了与国际科技全面接轨的时期。中国科学家在许多学科与技术领域不甘于人后,率先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当代科学的综合发展趋势,为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和中国科技的新突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世界上开始出现了科技风险投资,70年代起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1985年科技风险投资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并纳入国家的体制改革的范畴,历经15年的努力,尤其待今年下半年推出二板市场之后,可以说基本上搭起了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初步框架,其中不仅借鉴了国际的基本经验,也包含了一些中国的特点。 国际上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基本经验 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已公认为是20世纪极其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培育作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器,亦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3.
刍议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眼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重点分析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从吸取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放眼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特点,特别是结合中国现实国情3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3月22日的中国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决定制订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以指导今后15到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这既显示了政府对经济状况的信心,也强化了它相信科技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葛瑞法 《科学之友》2007,(10B):168-169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
卜风贤 《自然杂志》2007,29(5):288-291
中西方灾荒历史灾荒均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灾荒威胁下,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自然灾害的成灾后果。农业技术的进步在预防和控制灾荒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和威胁;也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欧洲农业遭受灾荒后往往一蹶不振。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既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但也为农业灾荒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舰  刘丹鹤 《科学》2005,57(5):44-48
创办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它凝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并通过创办科学期刊、从事科学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开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新局面。本文试图追寻历史上中国科学社与清华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近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孙中峰  崔志明  浦根祥  徐磊 《科学》2005,57(4):28-30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技术预见正逐步成为许多国家制订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决策依据。21世纪初,我国北京和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技术预见的活动,随着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开展,对我国技术预见将不断提出新的命题。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技术预见,美国关键技术选择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特点,且成效显著。研究其兴起的背景、方法及运作的特点,无疑对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志敏 《科学之友》2007,(7):156-157
阐述了农业科技新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扩大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提出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对火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是人类科技文明中的重要事物。本文着重从生火方法,对生火原因的解释、对火的归纳与分类、对火本性的认识以及对火本质的探索等方面,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古人对火所达到的认识水平。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对火的认识既有传统科学文化的显著特征,也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主题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2008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于7月18日在沪落下帷幕。除东道主中国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7月15日在沪开幕的本次博览会。在为期4天的博览会期间,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科技使者围绕科技创新与绿色奥运、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改变生活,一点不假。无论多么传统的东西,就如同拜年,也会被科技的进步所改变。从最初的登门拜年,到后来用电报、电话、短信、电子贺卡等方式拜年,再到现在的微信、网络视频拜年,我们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潜移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演进,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习俗也随之变化着。对联、福字、窗花、灯笼、鞭炮……能够将这些物品"攒"到一起的节日,便只有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春节了。作为一个具有3 000年历史的传统民族大节,春节早已深深烙印在所有华人的身体发肤中。虽然时代的变化带走了春节的一些旧俗,很多的过年习俗间或成为记忆,但是一些符号性的内容依然不变,而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成了全世界高铁营运里程最长且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百年前,中国近代科技先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伟大理想“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在站起来的中国人面前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29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世界第二个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消息传出,世界为之瞩目,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们无不坦言,“天河一号”的问世,必将加速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中国早一天成为科技大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福熹 《自然杂志》2006,28(4):187-193
本文对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概况以及近半个多世纪来科技考古的结果作了简要的阐述。中国内地的古代玻璃技术产生于公元前500年春秋末战国初期。从中国出土的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的演变,阐明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特点,并分析了中国内地的古代玻璃与西方古代玻璃的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龚木益 《科学》2000,(7):55-59
当前人类在享受工业经济成果的同时,正在经受其带来的环境恶性循环的困扰。应科技创新,研究应用循环论更正传统迷误知识,才能加速知识经济发展,促使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科技市场     
科技市场从本期起,《世界科学》推出科技市场栏目。这是本刊与北京现代实用科技研究所双方合作的产物。每期刊登5~8项科技新产品,为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提供服务。这些项目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投资小、产出大。适合乡镇企业上马。我们的初衷是为广大农村,特别是乡...  相似文献   

18.
房敏 《世界科学》2000,(11):30-3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灿烂光辉的传统文化,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尤为宝贵的医学财富,作为中医学三大疗法──中药、推拿、针灸之一的推拿疗法,更是为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无损伤疗法时,推拿疗法不用药物、不损肌肤的特征,更进一步为广在患者所赞赏。 一、中国推拿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昨天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努力地继承和发扬,推拿学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简便高效的特点,为世界手法医学的重要发源地。 推拿,又称按摩、按跷等,同一疗法之所…  相似文献   

19.
基因治疗离我们还有多远?常常听到这种说法,中国科技的整体实力较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在若于有限的领域,我们已经有了世界承认的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的地位.例如在被称作21世纪新医学的基因治疗方面,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就可以印证这一说法。日前,我在上海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袁达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