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文章将出行者所关心的行程时间、行程的舒适安全度和行程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将各自在出行者心中所占的比重作为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出出行者所希望的最佳路径.本文的特点是数据具有随机性,是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与利用Dijkstra算法求最短路径相比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出行者所关心的行程时间、行程的舒适安全度和行程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将各自在出行者心中所占的比重作为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出出行者所希望的最佳路径.本文的特点是数据具有随机性,是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与利用Dijkstra算法求最短路径相比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的研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提出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基本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为提高路径搜索效率,模型中提出了GIS方向估价函数的概念。在南京市实际公交网络上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居民租车出行意愿以及车型选择,提高租车出行选择行为的预测模型精度,使用相关性分析筛选与居民出行租车选择行为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确定租车出行选择的动态因素(即季节和过往租车选择因素),在MN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居民租车出行选择动态模型。在大量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参照模型和动态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对比预测。结果表明,动态因素对居民租车出行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动态模型的拟合优比度和预测准确率较MNL模型有较大提高,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居民租车出行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能源综合输送系统的规划构造了一个网络模型。以年计算费用来综合投资与年 运行费,则最小费用是流的二次三项式函数,在线性最小费用流算法的基础上可以进 行优化。 该模型曾用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输煤输电规划。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来分析出行者的专车选择行为。首先构建了多指标多原因模型以描述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与潜在态度变量的关系;继而结合二项Logit模型分析出行方式属性、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及潜在态度对出行者专车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潜分类模型对出行者进行分类分析。以广州市为例,发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对态度变量的构成影响较大,安全意识、服务质量及舒适性、忠诚度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潜分类发现出行者可分为费用敏感型、舒适享受型和中立型3个典型群体,比例分别为61.6%、21.8%、16.6%,显示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比较分析关于路线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和配对组合logit模型,验证在放松对随机效用项的假定、允许选择肢的任何配对组合有不同共分散时配对组合logit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推导了配对组合logit模型,然后在SP调查的基础上,标定出路线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和配对组合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路线A与C、路线B与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配对组合logit模型的ρ2(0.113)略高于多项logit模型的ρ2(0.112); 配对组合logit模型考虑了路线间的相似性,其模型精度和说明力高于一般的多项logit模型,其导入的路线相似性参数是合理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方式通勤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上的差异性,从通勤出行方式对通勤出行时间的影响出发,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系统,建立由离散选择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成的离散 连续模型,对通勤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及其相互影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通勤出行方式对出行时间选择有显著影响,通勤者年龄、性别及其家庭成员结构、工作活动属性及通勤途中的非工作活动安排等都是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准确预测通勤出行选择行为及其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出行链的城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解析城际出行链的基础上,分析了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将心理潜变量引入Logit模型,构建了基于出行链的旅客城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st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Logit,SEM-Logit).通过对沪杭交通走廊内客流的调查,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及参数标定,并对城际旅客出行链的选择进行了预测,拟合值与调查值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结果表明,考虑了心理潜变量的改进模型具有良好解释能力,能直观地反应和预测旅客在城际出行中对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绵阳市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从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中提取基于活动模型建模所需特性数据的方法和流程,并提出了以方式/目的地选择模型、时间选择模型和日活动模式选择模型为主体的层次选择模型结构,就数据处理、模型结构、变量选择、模型标定等提出一个完整的基于活动模型的分析方法,从而实现了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流模拟体系中 ,为了模拟智能交通中用户在出行时能够获得当前交通状况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出行路径选择的情况 ,提出了一个新的微观用户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包含认识更新模型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为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路径走行时间与用户择路概率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路段传输模型和LOGIT选择模型的拟动态模型,给出了事故影响下路网各时段行程时间和交通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事故影响下路段的排队扩散及消散过程.结果表明:事故持续期到排队完全消散期内,路径走行时间和路径选择概率呈现此消彼长并持续震荡的状态;事故持续期和事故清除后,事故路段上的排队位置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旅行者的出行行为特征出发,并结合道路网拓扑关系,提出一种全新的剩余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起迄点交通量调查统计.对于每个起迄点对,先找到连接这个起迄点对的最短路径,再把这个路径上调查到的交通量从路段上转移到该起迄点对上.再寻找剩余的下一个最短路径,也把相应的路径调查交通量从路段上转移到起迄点对上.这样重复下去,直到该起迄点对的交通量全部从调查路段上转移至起迄点对.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交通出行被重复统计和被遗漏的情况,还可以为今后的起迄点调查提供更合理的测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定义.构建广东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不仅必要,而且还可构建一、二、三级线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复杂网络角度研究了中国旅游线路的实证统计性质,包括平均距离、集群系数、度分布律、项目大小、项目度分布律以及同类性系数等;建议把中国旅游线路网归入“广义合作网络”一类;提出了一个中国旅游线路网的自组织演化建议模型,由此模型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证结果比较好地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市路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网图的分割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网格最短路径并行算法GPSPA1和GPSPA2.这两种算法克服了传统并行标签算法只适合在共享内存的并行机器上使用的缺点,适合网格环境下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分割器不能完全分割源点和目标点时,GPsPA2比GPSPA1效率高;完全分割时,两种并行算法的加速比大约都是3.GPSPA2应用于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2.0版中.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合理的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对于准确评价路网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数正态随机变量之和的概率分布特性,建立了路径的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首先,通过曲线拟合,建立了路段行程时间的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最佳;其次,利用统计学理论,分别考虑路段相关和路段独立两种情况,建立了基于对数正态和分布的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西三环路径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的评价路径的行程时间可靠性;且路段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最合理的路段相关系数取值为0.2-0.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车辆随机行驶时间情况下的单线路公交时刻表设计问题.考虑了公交运营者主观偏好对最优时刻表设计的影响,建立了以车辆到站时刻偏差和车辆超时行驶时间的权重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随机期望值模型.采用Monte Carlo仿真和不等式约束的方法将该期望值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然后使用优化求解器CPLEX求解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别对模型中可用的线路行驶时间参数、晚于时刻表到站时刻偏差的惩罚系数、车辆超时行驶时间的惩罚系数及随机行驶时间的方差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贠欣  严艳 《河南科学》2014,32(7):1377-1382
通过深度市场调研,以西安为例,分析了城市居民自驾车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家庭式、个人式、机构式、自发式4种不同类型自驾者的旅游动机差异、景区选择偏好、旅游花费异同、出游时间长短、感知风险差别和不同成熟度自驾者的信息渠道、市场态度,从而发现不同自驾者的行为特征,不仅为自驾车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拓展了内容,同时也为西安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有序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描述计算“最短航程”距离及方位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球心投影”法建立的球面与平面间的坐标转换模型,并且给出了在平面上描述最短航程的轨迹方程。对问题的研究基于球面三角,同时借助了能将空间几何问题确切地表示在平面上的多面正投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