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保守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它是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性产物,也是部分新型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出路做出的民族性选择,因而它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双重特性。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当时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是情绪化的,但它唤起了国人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也遏制了激进分子全盘否定传统和完全学习西方的主张。文化保守主义不但不拒斥革新,而且努力寻求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即以渐进方式,对有价值的传统采取"拿来主义",通过有限改革,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佤族木鼓文化基于木鼓形成,而木鼓本质上是一种发声器具。因此,佤族木鼓文化实质是一种听觉文化,它的生成与声音传播相关。对佤族木鼓文化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佤族木鼓文化生成于声音传播过程中。在木鼓声音"选择传播渠道—约定传受关系—传播界定内容"线性传播过程中,佤族木鼓文化完成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义文化"的生成构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内地媒体频频出现"空巢"一词。实际上,该词同"职场"、"封杀"和"御宅族"一样,属日源词。"空巢"一词流行及语义用法的变化,既是语言本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社会文化语境发展的客观需要,它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有文化的蚂蚁有一天,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根骨头。这只蚂蚁很馋,想把骨头扛回家吃了。可是它的力气太小了,无法扛回家。它想了想,说:"我有办法了。"小蚂蚁用自己头上的触角传信息给它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这些蚂蚁得到了信息,赶过来,齐心协力把骨头搬回家吃了。它们吃的时候,还想到"先苦后甜"这个词语。这真是一群有文化的蚂蚁!  相似文献   

5.
鲁迅《文化偏至论》一文中的"偏至"内涵不尽同于"偏激""偏颇";它指的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形式,它是鲁迅的一种历史文化观;是鲁迅人的价值观、美学观、思维方式的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权力支配方式转变,文化形态亦在发生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它意味着一种跟各文化相关联在一起的转型人类学的出现。这是以自我的文化体验为判准的一种文化内生的人类学,它的基础在于去深度考察那些为西方现代理性所切断联系的文化的逐步恢复与重塑。一种文化的转变需要人们认识到人不再是一种功能论式的理性的再生产模式的造物,它还是一种能动的自我的生成机制,它为激情留有足够的空间,并使之与理性有了一种最为完美的结合:那就是告别单纯的反思,直面多样性的文化的表达,并在欣赏和培育文化情调中去拒绝一种无中生有的批评与嘲讽。文化是促推社会凝聚的黏合剂。文化的不转变,只能意味着文化自身的"化石化"。作为社会之灵的文化,其存在大多是隐而不显的。文化若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文化也便难于成为其自身。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文章提倡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8.
陈恩克 《科技信息》2013,(9):322-322
人类有史以来,美术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发展并反过来成为"化成天下"的一支文化力量。美术教育在初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价值,但它却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美术教育是需要长期"养"的。本文阐述对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由沈从文挑起的"京海论争"目的在于"文学价值观"的问题,但很快被迫脱离了这一范畴,成为一场错位的对话,于是京派在"他者的叙述"中逐渐获得身份认定。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重审京派,我们认为其价值正在于它一切以生命为关注点的"另类"人文立场,它在"启蒙的文学""革命的文学"之外,赓续了意义深远的"文学的启蒙",以其民族想象或者说文化想象显示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文化的全球化加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身份"焦虑,人们迫切需要找到可以抒解文化"乡愁"的载体.这种乡愁意识既是全球化挤压下本土文化觉醒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反抗形式,它是全球化的结果.这种乡愁的寄托也使戏曲的传播拥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电视戏曲节庆晚会成为现代"集体乡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读罢《温州大学学报》"中外史学交流"专栏四篇大作,观文有感,不由想起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之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倘用之于文明(或文化)也是这样,一个文明(或文化)能永葆青春,它的"源头活水"来自于交流。观世界文明之进程,一个沉睡或休眠的文明,怎能有"天光云影",成卓然气象。因而,文明(文化)以交流而出彩更新,史学交流尤甚,理由呢?因为史学,它是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文化创新不仅是一个名词概念,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看它是一种文化。如果从理念角度预以格式化,把其称为"创新文化"最为恰当。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完全在于改造世界。现在社会  相似文献   

13.
"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井盐"数千年的产销历史促成了"川盐古道"的形成,它对川、鄂、渝、湘、黔的地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贯穿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旨在探寻"川盐古道"的成因,拯救文化线路上渐已消亡的珍贵材料,摸清古盐道的分布线路,并为古道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巍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0):122-122
距C·P·斯诺在剑桥里德讲座上的呐喊已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隔阂不仅故我,甚在加剧.而在1964年再版的<两种文化:一次回眸>一书中,斯诺已经开始反思"两种文化"这种非此即彼的提法,并且大胆预见未来可能会出现"第三种文化"(the thrd culture):"虽然现在谈第三种文化已经存在可能为时尚早.但是我现在确信它将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一些交流困难最终将被克服."欣喜的是,在近期由神经科学家M·R·贝内特和哲学家P·M·S·哈克共著的<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一书中,笔者终于嗅到了一丝斯诺意义上"第三种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发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文化发展布局属于战略规划的范畴,它与战略规划中的目标规划、时间规划相结合,构成完整的规划总体。因此,文化发展布局是文化发展规划中总揽全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文化发展布局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在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指导下,为实现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空间地域结构的总体部署。很明显,文化发展布局是一种空间战略,也可称之为战略性的文化"空间规划"或"地域构造"。它不拘泥于细小的、具体的、局部的环节,而致力于地域体系的宏观、长期…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其不仅承担字义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它作为汉字印刷体特异的形式,有着很强的视觉美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联想有很强的激发作用:通过"式"的使用和借鉴、"形"的提取与衍生、"势"的把握与承传、"意"的沿用与延伸和"境"的相适和暗喻等方法,使书法在视觉传达中获得文化联想和附加值,对提高设计品牌的品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席卷世界的足球热潮足球是当今世界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作为"和平时期的战争",它早已经远远超越了足球运动本身的涵义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它代表着激情、荣誉和友谊,世界杯则正是这种文化的一个世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渊源,它的内涵在历史演变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对于文化的定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并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学术论争。面对众说纷纭的文化定义,在整体上进行理解和把握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和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戏剧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维",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文化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地方戏审美的诸多时空.因此,中国地方戏曲崇尚"天人同构"的自由、和谐、恒定、隽永的生命状态,并成为东方戏剧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20.
正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它一波三折,形如"之"字,又称"之江"。千年来,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敢为人先的杭州弄潮儿,如今,之江两岸又将亮起一条崭新的"之江文化产业带",浙江文创产业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2018年06月26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杭州市委宣传部编制的《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正式发布,为推动全省文创产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