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轩欣 《科技资讯》2007,(21):171-171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贫困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实现心理脱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陵郧 《科技资讯》2006,(29):152-152
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化解贫困生心理危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90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加强“90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上进行“心理扶贫”,既是贫困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此,从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诚信、感恩、就业等角度出发,分析“90后”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工作途径,切实做好“90后”贫困生“心理扶贫”。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拟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从贫困生自身以及高校、社会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由于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已屡见不鲜。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建设中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艳  徐铭 《科技资讯》2009,(18):219-220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危机干颡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危机的成因,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干预措施,切实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凸现。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方面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凸现的原因,同时,针对贫困给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造成的许多负面影响,提出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和社会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却忽视了这批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同样也是难以成才或者难以在他们本应达到的高度上成才。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内向、自我中心、封闭、被动等人格方面的问题,共情心的培养是一个切入点。从增强对他人想法和心理感受的关注、启发从他人的角度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启发理解他人的心理和行为、鼓励积极表达对人的理解和尊重等方面训练和培养共情心,增强贫困生人格的主动性与开放性,从而增进贫困生与他人的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7,(4):93-95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提升贫困学生幸福感为立足点,探索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从思想教育积极化、学生资助艺术化、心理救助人性化三方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为贫困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心理和谐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本校实情出发,从国家政策环境、家庭环境、专业特点等角度分析了美术专业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讨论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正常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从贫困生自身以及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以期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来高等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一直关注的贫困生问题,单纯经济上是无法彻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贫困大学生主要表现情况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当前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等形式对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了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与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拓宽勤工助学市场、发挥专业教研室的帮扶作用,以及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建议,旨在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上学的推进,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突出。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自卑心理、忧郁和焦虑心理、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内向、嫉妒心理、过度的敏感、虚荣心及悲观心理等。贫困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经济贫困有关,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对解除其心理障碍至关重要。在通过银行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救助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及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7.
唐超 《科技信息》2012,(15):39-40
目的: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接纳等心理素质。方法:选取高校贫困生10名,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结果:参与者在活动前后变化显著,从主观评估和SCL-90症状量表的前后测量来看,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前侧、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5项差异显著,主观评估有正向改变,差异显著。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晓燕 《科技信息》2010,(35):I0293-I0294
由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更易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分析这些不良心理的表现形式及贫困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英仙  刘宇  聂国东 《科技信息》2010,(35):J0187-J0187,J0150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期能够帮助贫困生减轻心理方面的困扰,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科技信息》2009,(14):16-16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不可分割的一个群体。但因为贫困,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有可能成为他们顺利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障碍。因此笔者通过对四川几所大学2800位贫困生的调查和面谈,对贫困生的分类、贫困原因、贫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再关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