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两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邻苯二胺缩合反应得到新型葡萄糖配基Salen配体.再通过配位反应使新型配体与Mn(Ⅲ)配位生成葡萄糖配基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UV-Vis,FT-IR,化学分析法和高斯03软件(Hartree-Fock/3-21G+)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新型葡萄糖配基Salen配体与传统Salen配体结构相似,都能与Mn(Ⅲ)配位.以环己烯、反式二苯乙烯和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了葡萄糖配基Salen Mn(Ⅲ)催化剂的环氧化催化活性.从环氧化结果可以看出葡萄糖配基Salen Mn(Ⅲ)催化剂在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最佳,而且在反式二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中显示出一定的手性催化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价廉的离子交换树脂模板,利用基团相互作用将钼、钨氧酸离子吸附到树脂孔道结构中,并通过热处理去除有机物,制备了钼钨氧化物前驱体。然后采用硫化手段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硫钼钨固溶体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光电化学等多种手段对钼钨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硫钼钨固溶体具有高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活性,且调控钼钨的比例可以调节固溶体的光催化活性。在无贵金属助催化剂条件下,钼钨比例为1∶1的固溶体性能最佳,产氢效率可达100μmol·g~(-1)·h~(-1)。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能提供与传统均相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相当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且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略高;PTC-1和PTCC-2能重复使用3次,但PTCC-3重复使用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4.
水杨醛亚胺—Ni(Ⅱ)催化刺是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产生一个中性的活性催化剂中心,因而避免了当前均相单中心催化剂所遇到的离子配对问题且不需要助催化剂,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LYP方法和赝势基组LANL2MB对其催化乙烯聚合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乙烯的插入是从乙烯配位到缺电子的金属中心开始的,形成一个π-络合物,这个络合物通过形成一个四员环的过渡态来支持烯烃插入到Metal—C键中,插入后,首先生成一个具有λ-agostic相互作用的物种,再通过键的旋转,最终形成具有β-agostic相互作用的中间体,这个中间体为下次乙烯的插入和链的增长形成了一个新的空的配位中心。  相似文献   

5.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利用XRD和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苯的催化硝化反应活性进行初步评价,考察了钼钨比、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后,催化剂仍保持了杂多酸的Keggin结构,并表现出较强的催化硝化反应活性,在适宜条件下,硝基苯收率可达到73.20%.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ZnⅡO05(4,4'-bpy)1.5(H2O)2]2[HP-MoⅥ12O40]·4H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由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由两个配位阳离子[ZnⅡO0.5(4,4'-bpy)15(H2O)2]+、一个单质子化的Keggin型多阴离子[HPMoⅥ12O40]2-和四个结晶水组成,催化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对苯甲醛催化制备苯甲酸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肉桂酸苄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肉桂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分别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氯化铵(TB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并且讨论了各催化剂的用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马来酸二甲酯通过两步连续催化加氢可高选择性地制备四氢呋喃.在第一步马来酸二甲酯双键加氢制备丁二酸二甲酯反应中,采用以Ⅷ族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基本维持在100%;在第二步丁二酸二甲酯酯基加氢制备四氢呋喃反应中,采用Cu基催化剂,转化率大于99.5%,四氢呋喃选择性大于95%,副产物正丁醇选择性小于4%,连续运转1 500 h内未见活性选择性明显下降,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手性双噁唑啉2,2-(2,2′-4(S)苄-基-4,5-二氢噁唑啉基)丙烷为配体,研究了它与铜或锌的络合物对二苯基硝酮与富电子烯烃乙烯基乙醚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效果和产物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性金属催化剂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反应速度,其中铜络合物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280倍以上。催化剂对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使反应产物的endo/exo的比例逆转,但对反应的光学选择性影响较小。另外,还考察了4A分子筛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态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出FeCl_3改性的β沸石固相催化剂.采用XRD,TG-DSC及低温N_2吸附法对所制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H_2O_2作氧化剂将苯催化氧化成苯酚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通过调节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表面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可以阻止苯酚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此外,在催化剂的回收实验中发现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而其催化活性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从催化剂的制备到催化剂的催化过程都是绿色环保的.  相似文献   

11.
NH_3选择催化还原(NH_3-SCR)是一种优异的NOx脱除技术,当前该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商业催化剂为V_2O_5-WO_3(WO_3)/TiO_2。由于这种催化剂中含有毒的V﹑且具有强的SO_2氧化能力以及高的操作温度窗口(350~400℃)等原因,并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使用。因此,发展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较高活性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些年,人们发现Ce基氧化物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氧储存和释放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在NH_3-SCR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被认为是SCR反应催化剂的候选者。在此本文详细地阐述了Ce基氧化物催化剂用于低温NH_3-SCR反应过程中的研究进展(活性以及抗硫性能)和存在的缺点,为未来高效Ce基氧化物催化剂的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盐酸溶液在303 K对HZSM-5分子筛进行预处理,并以处理后的分子筛制备相应的Mo-基催化剂.分子筛和催化剂采用XRD和NH3-TPD等手段进行表征,利用甲烷无氧芳构化(MDA)反应评价Mo-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指定实验条件下的盐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子筛的结晶度,降低了分子筛上的B酸量,改性后的Mo-基催化剂在MDA反应中表现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Co(OH)2催化电解水阳极析氧反应(OER)活性,通过试验,验证提高催化OER活性的具体方案,为加快OER反应提供试验依据和构筑方法。【方法】首先通过一步高温热解法制备嵌入金属Co单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Co@NCNT),然后以金属钴为锚定点,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将过渡金属氧化物嵌入Co@NCNT表面,成功制备了Co(OH)2/Co@NCNT复合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分别对其结构、形貌进行分析,了解其变化特征。【结果】制备的Co(OH)2/Co@NCNT复合催化剂在1 mol/L KOH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OER活性和优异的稳定性。【结论】M(OH)2与LDHs是各种OER催化剂的真正活性物质,但是制备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现象。钴基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钴纳米片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为制备碳负载过渡金属氢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机械混合法制备的Mo/HZSM-5催化剂进行蒸汽后处理,利用XRD、XPS等表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Mo物种的分散度,在关联催化剂活性评价基础上,研究了催化剂的蒸气处理过程对Mo物种的分散度及其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上,Mo物种主要以微晶的形式分布在分子筛的外表面,由于缺少分子筛孔道择形保护,便于积炭副反应的发生.经高温蒸气处理后,催化剂上Mo物种的分散度显著提高,有较多的Mo物种迁移至分子筛的孔道内,并与B酸发生强相互作用生成钼氧二聚体,有效地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因此,蒸气处理的Mo/HZSM-5催化剂的芳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较传统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异丁烷催化脱氢成异丁烯郑州工学院C°_3C°_4综合利用科研组利用湿性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C°_4馏分进行异构化得到更多的异丁烷)中丁烷(C°_4)异构化—异丁烷催化脱氢得到异丁烯,该课题组经过二年时间研制了50多种催化剂配方,从中评选出最优的Cr—Al型催化剂配方。其与国内外同类催化剂性能比较如下表: 催化剂脱氢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50~620℃,反应压力常压,空速GHSV 800~100hr~(-1) 制得的异丁烯应用于:(1)是合成新型燃料添加剂—甲基特丁基醚(MTBE)的主要原料,(2)是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的重要原料;(3)采用烯醛法合成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对于均相氢化非常有效的催化剂手性铑膦络合物。讨论了一些手性膦配位基的种类及特征,手性铑膦络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电位法研究了UO_2~(2+)-CO_3~(2-)(HCO_3~-)体系的配位反应,发现体系的电位变化在0~24μgU(Ⅵ)/mL范围内与U(Ⅵ)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微量铀的方法,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借助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可准确测定的浓度下限为0.1μg/mL。测定了实验室中模拟含铀废水中铀(Ⅵ)含量,得到了满意结果。回收率为94.3%~105.6%。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铁(Ⅱ)离子与3,4-二羟基苯甲酸(H3L)在水溶液体系中生成羟基配位化合物及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邻酚羟基螯合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热法合成两种多酸基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分子式为[Cu_5(pz)_6](PW_(10)~ⅥW_2~ⅤO_(40))和[Cu_5(pz)_6](HSiW_(10)~ⅥW_2~ⅤO_(40)).结构分析表明两种复合物为同构异质体,存在一种具有12个Cu核的大环孔道结构.此外对两种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醚反萃取方法制备磷钼钒酸催化剂H3+nPMo12-nVnO40(n=0~5),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FTIR)以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H2O2为氧化剂,考察催化剂对苯直接羟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探讨不同钒原子数目对所制备磷钼钒酸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磷钼钒酸催化剂具有典型的Keggin结构,钒原子取代数目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其中H7PMo8V4O40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在实验优化条件下,苯直接羟基化为苯酚的收率达到1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