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缓释化肥甲醛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脲是一种缓释化肥,本文介绍甲醛脲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脲甲醛泡沫塑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尿素与甲醛为主要原料,在一定pH值、一定温度下,将尿素分三批加入甲醛溶液中合成脲甲醛树脂,此过程减少了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反应原理是首先由尿素和甲醛生成二羟甲基脲,然后二羟甲基脲缩合生成线性脲甲醛树脂。采用合成发泡剂溶液进行发泡,能使发泡完全、均匀、疏松、发泡过程缓和,操作容易进行,在催化剂存在下固化成型,再经过干燥而制成闭孔结构的脲甲醛泡沫塑料,并对其主要性能及生产中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可用做隔热保温材料、隔音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化工、油田、医疗卫生、包装等行业,且无毒、阻燃、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过程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可以很好地解析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可推测其发生的反应.结构分析表明:在保温反应开始阶段,尿素与甲醛之间的反应主要为加成反应,产物以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为主,并有少量三羟甲脲生成;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加成反应产物为一羟甲基三聚氰胺和二羟甲基三聚羟胺;缩聚反应已经发生,一羟甲脲,一羟甲基三聚氰胺,一羟甲脲与一羟甲基三聚氰胺间的缩聚反应已经开始,分子间以醚键和次甲基键连接为主.保温反应结束直到整个反应结束,缩聚反应为主要反应类型,三聚氯胺改性脲醛树脂中存在着3种反应体系:尿素甲醛的反应体系、三聚氰胺甲醛反应体系和三聚氯铵尿素甲醛共缩合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脲一醛树脂是用脲和甲醛缩合反应进行生产的.然而生产中甲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有毒且有一定的易燃易爆性,其成品因有游离甲醛存在同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对生产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脲一醛树脂仍是木材加工行业使用比较广泛的粘结剂.我们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用淀粉替换甲醛与脲进行缩合反应.因为淀粉完全水解后生成D—葡萄糖,而D—葡萄糖含有5个羟基和一个羰基,因此具有醇和醛的性质,通过试验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样不但彻底改善了生产及施工的环境,而且经济效益也能上升,并为淀粉的消化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使淀粉的深度加工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5.
两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两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工艺,探讨了乙二醛、脲、甲醛原料配比,以及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合成树脂的游离甲醛量、整理后织物释放甲醛量、折皱回复角及强力保留值等测试结果,优化出较佳合成工艺:n(乙二醛)∶n(脲)∶n(甲醛)=1∶1.10∶1.95,环构化反应的pH值为4.8~5.1,温度55~58℃,时间3 h,羟甲基化反应的pH值为8.0~8.3,温度65~68℃,时间4 h.合成树脂的游离甲醛低于0.5%.  相似文献   

6.
1 纺织品中残留甲醛的原因 印染工业为提高纺织品防缩防皱性能,往往要进行树脂整理,普遍采用的是N-羟甲基作为活性基因的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整理剂,以二羟基环乙烯脲与甲醛缩合反应制成二羟甲基二羟基环乙烯脲树脂(简称2D树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交联剂。 经树脂整理后织物上不同程度地含有可测定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于以下3方面。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解析了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推测其反应.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甲醛与尿素以加成反应为主,反应生成大量的-羟甲脲,尿素全部参与反应,甲醛此时以聚合状态存在,同时也有缩聚反应的发生;酸性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形成以亚甲基键或醚键连接大分子体系,聚合状态的甲醛已全部分解,并以甲二醇的形式参与缩聚反应;第3次尿素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反应体系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同时生成物主要为-羟甲脲.聚乙烯醇单体的化学结构在13C-NMR上有较好的表征,但可以证明有聚乙烯醇缩甲醛生成的化学位移未被检测到,因此在该实验范围内,没有聚乙烯醇缩甲醛生成.  相似文献   

8.
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13C-NMR可以很好地解析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可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研究表明:碱性条件下,甲醛与尿素的反应以加成反应为主,反应生成大量的一羟甲脲,尿素全部参与反应,甲醛此时以聚合状态存在,同时伴有缩聚反应的发生;酸性反应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形成以亚甲基键或醚键联接大分子体系,聚合状态的甲醛已全部分解,并以甲二醇的形式参与缩聚反应;第3次尿素的加入可以明显地降低反应体系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同时主要生成为一羟甲脲。  相似文献   

9.
一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步法合成DMDHEU树脂的工艺,探讨了脲醛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分析比较合成树脂游离甲醛量、整理后织物释放甲醛量和折皱回复角等测试结果,优化出较佳合成工艺为n(乙二醛):n(脲):n(甲醛)=1:1:1.7,pH值5.7~5.9,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品的游离甲醛低于0.5%.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纸杯是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纸杯的日常制作工艺中,甲醛及其衍生物脲-甲醛,三聚氰氨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作为交联剂广泛使用.交联剂在高温条件下可能释放出甲醛气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一次性纸杯中的甲醛.结果表明甲醛的线形范围0.024~3.4ug/ml,检出限0.020ug/ml,相关系数为0.9988,实验测得样品的标准偏差为2.04%,精密度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7.8%~103.0%,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甘脲和四羟甲基甘脲是粉末涂料、水性涂料的添加剂,也是多功能材料化合物瓜环的中间体。以乙二醛和尿素为原料,首先经过酸催化缩合合成甘脲,然后甘脲和甲醛通过碱催化缩合合成四羟甲基甘脲。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滴加溶液的速率等因素对甘脲和四羟甲基甘脲收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合成甘脲和四羟甲基甘脲的最佳条件和工艺参数。采用红外色谱(FT-IR)表征了产品的化学结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色谱检测了产品的纯度和产率。其中甘脲产率75%,纯度95%;四羟甲基甘脲产率70%,纯度90%。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碱催化缩合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产率和纯度都比较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简述化妆品中甲醛缓释体类防腐剂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的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评价.介绍了检测化妆品中DMDM乙内酰脲和咪唑烷基脲的各种已报道方法,包括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薄层色谱层析法、核磁共振法.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原理、所用设备仪器及检测结果,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尿囊素、甲醛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咪唑烷基脲并进行了中试.研究了通过减压浓缩、乙醇析晶和返混真空干燥三步处理使咪唑烷基脲的干燥温度从70℃降低到60℃,大大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较大程度提高了产能,减小劳动强度和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对比目前国内外对含甲醛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方法,结合某厂末端污水处理厂对于聚甲醛废水的收水COD浓度标准,对缩合法降低含甲醛废水COD浓度进行了实验。向含甲醛的模拟废水中加入尿素,静置后过滤,监测澄清液(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大幅降低,并产生低毒的甲基脲沉淀。通过某厂聚甲醛故障时排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为末端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并减少了高COD废水的处理费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Ba(OH)2·8H2O为催化剂,采用分批法加入甲醛和脲素,合成高邻位酚脲醛(UPF)预聚体并将其发泡.采用红外谱图(IR)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UPF树脂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其表观密度、热导性和抗冲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增加脲素质量,UPF树脂的韧性、隔热性明显提高.当m(脲素):m(苯酚)=0.0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纯棉机织衬布的超低甲醛树脂防缩整理.探讨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甲醛捕捉剂用量、焙烘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甲醛树脂整理的最优工艺为:树脂70g/L,催化剂氯化镁7g/L,乙烯脲1g/L。80℃预烘4rain,160℃焙烘120s.整理后衬布的甲醛含量为18.9mg/kg,白度为88.31,撕破强力保留率为88.3%.经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纬向水洗尺寸变化率为-0.40%.  相似文献   

17.
采用Gaussian98程序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吡唑甲醛缩N^4-取代苯基氨(硫)脲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抗溃疡作用和毒性作用与前线及近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及轨道构成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此类化合物在发挥生物活性时以给电子为主,吡唑环以及缩氨(硫)脲为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区.  相似文献   

18.
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白乳胶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白乳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UMF可使白乳胶的耐水性明显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白乳胶的粘接强度。该改性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较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二次投料及苯甲酸酯对氨基塑料的改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的比例,以及改善基体树脂与甲纤维素界面粘结两方面的考虑,本研究采用分批投放甲醛进行合成和使用苯甲酸二甘醇酯作甲纤维表面处理剂的方法,对氨基模塑料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树脂液的稳定期在24小时以上;与空白试样相比,改性后模塑料的抗弯强度提高24.5%,抗冲韧性提高50%。  相似文献   

20.
脲醛树脂又称尿素甲醛树脂,是脲(尿素)与甲醛缩聚而成的树脂性物质的总称。主要用于制造塑料、涂料、胶粘剂,也用于织物和纸张的处理剂等。脲醛树脂的土法生产是:尿素与甲醛在不锈钢或搪瓷反应锅内,以六次甲基四胺作催化剂(即促进剂),加氢氧化钠溶液,采用直热搅拌法在中性或微碱、微酸条件下缩合反应而成。脲醛树脂,加入适量固化剂氯化铵或硫铵后,是一种维修竹木农具和家俱的优良粘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