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离子交换法分离P,Si,As,Mo制取高纯APT,需要用硫化剂Na2S或NaHS等从钨酸钠溶液中使钼酸盐转化为硫代钼酸盐,用离子交换法吸附硫代钼酸根从而实现钨钼分离.这些硫化剂价格较高,使除钼成本增大.因而,研究一种高效、价格低廉的新型硫化剂非常重要.作者研究了一种比RCS廉价的新型硫化剂R1CS代替RCS,NaHS,Na2S和H2S,考察了新型硫化剂R1CS在粗钨酸钠溶液中生成硫代钼酸钠的硫代化效果.结果表明,对含WO3 ℃搅拌反应2.5 h,反应冷至室温后,用1∶1(体积比)的盐酸在密闭的容器中调节酸度至pH值为8.0~8.4,在70 ℃磁力搅拌再反应2 120.256 g/L,Mo 1.457 g/L的实际钨酸钠溶液,控制R1CS的加入量为Mo的近10倍,在装有回流管的三颈瓶中于106 h,用3%N263单级萃取检查硫代化效果,钼的萃取率可达96%以上,表明运用这种新型硫化剂在Na2WO4溶液中制备硫代钼酸盐时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用钼、钨酸钠溶液经过硫化反应生成硫代钼、钨酸钠,以27%N-263-10%正癸醇-63%磺化煤油(体积百分比)为有机相,脂肪酸为协萃剂,控制平衡水相pH7—9.5,硫代钼酸根离子优先进入有机相。分离因素高达1000以上。负载有机相中的硫代钼酸根离子必须转化为可被氨水反萃的钼酸根离子形式。经过二级错流反萃,钨的回收率为80%,钼的回收率为97%。所得的钨产品中含钼量可低于5ppm。  相似文献   

3.
多硫代碳酸盐主要包括三硫代碳酸盐、四硫代碳酸盐和五硫代碳酸盐等。介绍了多硫代碳酸盐的结构、性质和制备,对多硫代碳酸盐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金属矿物浮选和土壤生物污染防治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含硫香料——硫代香叶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芳樟醇为原料,经卤代、重排、硫代、水解等步骤合成了硫代香叶醇。探讨了氢溴酸浓度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卤代时氢溴酸浓度为37%,反应18 ̄19h;水解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9%,总收率达80.1%,纯度95%,折光率nD^20=1.4965。产物具有草酶及葡萄柚的香韵。  相似文献   

5.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Ⅰ=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微波反应条件下,由硫代巴比妥酸与芳香醛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7种5 芳亚苄基硫代巴比妥酸,收率分别为:C6H5—88%,4 (CH3)2NC6H4—92%,4 ClC6H4—80%,4 HOC6H4—83%,3,4 (CH2O2)C6H3—96%,4 CH3OC6H4—87%,2,4 Cl2C6H3—78%.其产物结构通过1HNMR和IR得到了确认.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I=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铊(Ⅱ)——硫代米氏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元显色反应,并确定了三元显色体系的最佳工作条件和铊(Ⅱ)与硫代米氏酮的配位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可直接在水相中测定,稳定性好,重现性好,工作曲线性关系好,其相关系数为0.999,可以用于水中痕量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的阴极行为及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在铜氨络离子存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二价铜氨络离子在金粒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的一价铜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氧化再生为二价铜氨络离子,后者又到金粒表面上还原。根据阳、阴极过程电化学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及模型,揭示了铜离子和氨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的作用、作用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10.
四硫代钼酸铵与四硫代钨酸铵合成方法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钼酸铵与硫化氢反应合成四硫代钼酸铵、钨酸与硫化氢反应合成四硫代钨酸铵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反应时间分别为7小时和11小时。比文献值 ̄[11]缩短了许多。产率分别为91.1%和52.1%,均高于文献值 ̄[1]。  相似文献   

11.
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并基于酰胺化反应将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和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连接,形成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复合体,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硫代酯的合成,即苄基二硫代苯甲酸酯(BDB)、N,N-二苯基-2-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BDC)和2-叔丁基-2’-苄基三硫代碳酸酯(BTC)。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状态和热效应等变化现象。产物经过柱层析分离或重结晶提纯,经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确定合成产物与目标化合物相符。  相似文献   

13.
以1-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盐酸盐水溶液与硫代硫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得2-二甲胺-1-硫代磺酸钠基-3-硫代磺酸基丙烷。先在0~3℃,盐酸盐水溶液中加入定量NaOH制得氯化物,再进行硫代硫酸化反应。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选出硫代硫酸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物pH值6.8,反应温度69℃,反应时间3.5h,甲醇用量为每摩尔氯化物600g,反应收率从目前工业生产的85.4%提高到95.8%。  相似文献   

14.
通过α,α-二乙酰基烯酮二硫代缩酮在乙硫醇钾作用下的分解作用制备了惭酰烯酮二硫代缩酮。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缩酮在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二硫醚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被Zn/I2还原,发生S-S键的断裂,生成硫负离子,随后与α-溴乙酸乙酯或α-溴乙腈反应,分别生成α-硫代酯和α-硫代腈,产率为79%~9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α-硫代苯甲酰基硫代甲酰吗啉与丁炔二酸二乙酯反应产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缓蚀剂在硫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机理,以胺和CS2为起始反厘物,制备出一系列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缓蚀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该缓蚀剂在硫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浓度为0.5mol/L的H2SO4中对碳钢表现出较好的缓蚀性能;在硫酸溶液中,随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效率相应提高;在H2SO4介质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一个混合型缓蚀剂,氮原子上取代基不同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将三乙烯四胺(TETA)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再与CS2反应,制备得到基于TETA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GO材料(GO-TETA-DTC).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O-TETA-DTC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该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考察溶液pH值、 Cu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O-TETA-DTC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方程以及Langmuir方程;从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的GO-TETA-DTC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294.12 mg/g;吸附过程以吸热和熵增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1.3—二(正辛基硫代)丙烷(DOTP),完成了1.3—二(正辛基硫代)丙烷的十二烷基苯溶液的反相纸层析的Rf图谱,并成功地分离了Pt—Pd、Pt—Au等组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各种电化学方法对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阳极溶解的行为及机理进行的研究表明,无氨时,金的阳极溶解约在50mV(SCE)出现电流峰,极化曲线有明显的钝化特征,金的阳极溶解速度较慢;氨对金的阳极溶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使钝化作用减弱,金的溶解速度增大。金在含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溶解机理是:氨优先与金粒表面阳极上的金离子络合,生成的金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硫代硫酸根离子取代,生成最终产物金硫代硫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