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震反射及属性对沉积相反映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陆相环境下不同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地震响应,将陆相典型沉积体划分为4种类型:浊积前积及河道切割平原沉积、垂向渐变平面稳定湖泊沉积、洪积近岸水下扇体沉积和湖泊边缘湖水动力沉积,并分别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宏观地震反射规律。结合不同沉积体纵向岩性组合规律、平面分布特征以及与地震反射的对应规律,分析了地震反射对沉积相(或储集体)的反映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的本身不可靠性分析,对地震属性对于沉积相(或储集体)描述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油气田深层和新区的勘探,常会由于未钻遇目的层或探井少而缺乏有效的岩心和测、录井等基础资料,给沉积相分析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以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采用模糊C均值属性聚类得到地震相图,并结合地质基础资料确定沉积相类型,赋予每种地震相准确的沉积意义,进一步分析沉积体系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相3种沉积相;利用本方法分析沉积相时应注意充分考虑地震属性优化与如何正确赋予地震相准确沉积意义这两个问题;本方法遵循属性聚类控面,岩心测井控点的思想,为深层和新区的沉积相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是一种切实可行、客观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岩屑录井资料在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岩屑资料的特点和应用岩屑资料于油田沉积相研究的可能性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岩屑资料定量研究油田沉积相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实际应用表明,只要认真采集原始数据并对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利用,岩屑资料完全可以作为沉积相研究的有准备手段,对于新区和取芯困难的地区,其意义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沉积相的定量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沉积相定量判别的一种新方法。选用多总体判别方法,在参数上不仅选择了粒度参数M_z,σ_1,Sk_1和K_G,还选用了与沉积相关系密切、在薄片中很易获取的成份参数,包括成份成熟度、杂基含量和胶结物的含量。利用多总体判别分析法建立起的粒度判别函数和成份判别函数不仅适用于两沉积相之间,也适用于多沉积相之间的判别,其正判率分别达76%和87%,高于Sahu判别式的正判率。这对于复杂沉积体系中沉积相(环境)的定量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震属性是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特征参数,通过出能够反映储层及其含油气性的地震属性并对其进行标定,再利用多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广西百色地区子寅油田为例,介绍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该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包括:①借助于各种数学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其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多种属性;②采用基于RS(粗集)理论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③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的解释成果进行储层参数转换,并根据各种地震属性及其储层参数预测结果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一种有效技术,其研究成果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对地震解释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着重地震属性的分类、提取和应用做了描述,并实例证明,利用多种地震属性综合解释,提高对采区小的断层解释精度,并在矿井的建设中得到相互验证,给以后的采掘工作提供很好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地震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反射界面的顶底接触关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振幅、频率、连续性等7个参数,对济阳拗陷古近系孔店组层序的3个亚层序的地震相进行了精细划分。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前积地震相、发散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波形地震相、充填地震相、丘状地震相、透镜地震相、杂乱地震相等8类典型的地震相,并将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与钻井及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经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冲积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河流—洪泛平原等沉积相。  相似文献   

9.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百色地区子寅油田为例 ,介绍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该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包括 :①借助于各种数学分析方法 ,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其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多种属性 ;②采用基于RS(粗集 )理论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 ;③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的解释成果进行储层参数转换 ,并根据各种地震属性及其储层参数预测结果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一种有效技术 ,其研究成果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希望从地震数据中拾取隐藏在这些数据中的有关岩性和储层物性的信息,从而加强地震数据在油田开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红霞  王永奎 《甘肃科技》2014,30(18):28-30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蕴含丰富的地层地震地质信息,常规解释方法主要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资料,进行层位解释、断层解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等,但对于地震剖面成像效果差且特征不明显的地质异常体或是小断层采用常规解释方法就难于既得好的地质效果.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取得升级,特别是对于识别断距小的断煤断层、煤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实例论述了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在解释断层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层及地震相分析在川东南复杂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层学及地震相分析目前还停留在简单的地震地层划分和以振幅、频率、连续性等地震波形特征划分沉积相方法上.作者以地震层序划分为基础,提出了研究有利储集体的地震相特征新方法,并在平面组合上与沉积相进行对比,可以更为精细地研究沉积相的空间展布规律,同时还可以指导储层预测研究.该方法对于那些勘探程度不高的地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震属性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中,并在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河盆地桃园构造地震剖面的分析对比,总结出老第三系东营组地层的地震相特征,并建立了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划分了东营组地层的地震沉积相带,得出该构造东营组地层属河流泛滥平原沉积体系。据5口产气井所钻遇的储层岩性及所处相带分析,该构造有利的储层为砂质漫滩砂体,有利于储集天然气的相带为河流砂质漫滩微相带。  相似文献   

15.
依据地震反射波终止关系,在研究区地震剖面识别出基岩顶面、地层侵蚀不整合面、地层超覆不整合面、地层平行不整合面这4种地震层序界面,将断陷层地震单元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SQ1~SQ5),从而建立梨树断陷高精度地震层序地层格架。以外部几何形态、内部反射结构、振幅、连续性、频率、波形和层速度等参数为依据,在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弱振幅中连续亚平行、中振幅好连续平行、中振幅中连续乱岗状、中振幅好连续上超充填、强振幅差连续杂乱、叠瓦状前积、楔状体、侵蚀河道、丘形共9种反射地震相类型。结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方根振幅和平均能量)分析,以较高的精度和合理性分析区域地震沉积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序体系地震沉积相分布既具有北部、东南部物源在各时期相对稳定且持续发育的明显继承性,又存在其空间展布范围此消彼长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由河道砂岩体所形成的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越来越受到勘探家们的重视。但由于河流相储层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依靠钻井是很难对其分布规律进行有效控制和预测的。必须充分发挥地震资料信息的横向连续性优势,在井资料的标定下,进行储层的横向预测与研究。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对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古渐系沙一上亚段—东营组河流相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地震波的波峰和波谷强振幅分别反映了河道边、心滩砂体的分布及河道水系的发育情况;(2)地震资料四阶导数振幅属性对振幅的微弱变化敏感,能较好地识别河道砂体分布,尤其是对整体河床分布的刻画非常逼真;(3)河道沉积以低频反射为特征,尤以小于 10 Hz 的频率分布区与河道砂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基于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技术,可以极大地克服单一地震属性参数所带来的多解性或不确定性,当用井资料标定后,其分类预测结果与地质认识具有很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索重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4):8429-8433,8437
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波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煤层厚度与地震反射波的各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楔状煤层模型的地震属性分析,得出煤层厚度与反射波振幅及煤层顶底的反射波视时差都存在一定关系。当煤层厚度在调谐厚度以内时,振幅和煤层厚度成正比关系,而视时差与煤层厚度关系则不明显。当煤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时,振幅和煤层厚度不明显,而视时差则与煤层厚度线性关系。因此单独用任一属性都难以准确预测煤层厚度。通过对煤层厚度及两种地震属性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找出整合多种地震属性对煤层厚度进行预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矿区的资料,用该方法对全区煤层厚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应用遗传算法对地震属性进行优化组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依据遗传算法的框架提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在设计个体适应度评价函数环节讨论了以对非线性映射具广泛适应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替代优化目标函数的思想的合理性及实现方法。最后以应用实例的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验并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现有的Fortran程序,通过混编方式,将其移植到.NET平台下,实现了地震属性分析中C#可视化程序调用Fortran语言的混合编程。改造现有的Fortran源码,一方面可以达到两种语言优势互补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前人留下的大量的Fortran程序,避免重复的编程,大大节约了科学研究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国外在模式识别用于地震勘探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一种由地震道分类以别沉积相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地震道的分类识别问题,其中包括数据获取,特征抽取以及分类方法,文中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