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日东西方集团在连接西柏林和民主德国波茨坦专区的格利尼克桥上相互交换间谍犯。利比亚同意接受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长期避难。乍得战火再起,反对派军队进攻政府军。法阔防部长基莱斯抵乍得同哈布雷总统会谈提供武器问题。14日乍交战双方在利伯维尔达成停火协议。16日法国飞机轰炸乍北部反对派机场,17日利比亚飞机轰炸乍首都恩贾梅纳机场。  相似文献   

2.
1984年 7月26日-8月10日 26日为期3天的南亚5国铁道部长理事会第2次会议在达卡闭幕.利比亚宣布取消禁止政党活动的规定.伊朗在海湾上空击落一架伊拉克飞机.据《人民日报》8月10日讯,伊朗宣布,伊拉克接连在海湾攻击伊朗海上目标.  相似文献   

3.
8月26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24日至今访问利比亚。27日第十四届国际癌症大会21日至今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世界14个粮食出口国的农业和贸易部长会议25日至今在澳大利亚举行。会议通过“共同宣言”。前美轴海军退役军人惠特沃思因为苏联从事间谍活动,在旧金山  相似文献   

4.
11日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和穆斯林民兵在贝鲁特东、西区和南郊干戈又起。利比亚对外联络秘书图尔基一行8日至今访问我国,双方签署了第一个文化合作协定。 12日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委会在日内瓦举行1985年夏季会议,研讨开采海底资源规章制度。孟加拉国和缅甸完成了两国121英里长的共同边界线的划分。日本航空公司一架巨型客机失事,机内的524人只有4名幸存。这是世界民间航空史上最大一次事故。布基纳法索总  相似文献   

5.
26日《联合国宪章》签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和纪念仪式分别于昨今在旧金山举行,并讨论了第三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伊拉克决定召回它驻利比亚的外交使节,并要求利驻伊的外交官离伊。伊“不再承认”利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 27日第71届国际劳工大会7日至今在日内瓦举行。经互会第40次会议25日至今在华沙召开。会议讨论了经互会成员国1986—90年经济计划的协调等问题。西欧21国体育部长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一项旨在  相似文献   

6.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向热衷于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统一阿拉伯世界原是埃及已故总统纳赛尔的想法。纳赛尔曾设想以两三个主要阿拉伯国家为核心,逐步实现阿拉伯统一。卡扎菲崇拜纳赛尔,自称是纳赛尔这一思想的继承人。自他1969年9月当政以来,利比亚先后七次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但是这些联盟均未成为现实。一、1969年12月27日:利比亚同苏丹和埃及签订《的黎波里宪章》,三国拟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1970年11月27日,叙利亚在  相似文献   

7.
8月13日,美、英和利比亚三方在伦敦达成协议,利比亚放弃恐怖主义,并对1988年洛克比空难负责,对270名遇难者家属支付总额27亿美元的高额赔偿金。15日,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临时代办致信安理会,宣称利比亚将承担其官员制造空难行为的责任,并表明了其谴责恐怖主义的立场。英国据此于18日向安理会提交一项解除对利比亚制裁的决议草案。美国表示它将不会反对。这是否表明利比亚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洛克比空难事件到此结束了吗?王厚立(中国前驻利比亚大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利比亚之所以愿为270名遇难者家属提供每人…  相似文献   

8.
2013年2月17日,“阿拉伯之春”的第一场战争一一利比亚战争即将迎来两刷年纪念日。在战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利比亚已开始政权重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利比亚依然危机重重,国家建设举步维艰。战后利比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11日田纪云副总理10月23日至今访问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和肯尼亚。第40届联大全体会议通过《世界和平年纲领》和《各国人民和平权利》两项决议。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执委会8日至今在柏林举行会议。罗马尼亚任命新外交部长伊·沃杜瓦。美国决定取消对泰国纺织品的禁运。国际海事组织第14届大会开幕,我国当选为理事会成员。 12日约旦首相访叙,两国和解迈出大步。第二届欧洲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孔塔多拉集团部长级会议昨今在卢森堡召开。利比里亚发生未遂政变。 13日美参院通过限制纺织品和成衣进口法案。 14  相似文献   

10.
9月12日,联合国终于解除了对利比亚长达11年的制裁,这是利比亚用赔偿洛克比空难的27亿美元的天价换来的。27亿美元对于富裕时的利比亚来说,不算大数目。利比亚曾因为发现了石油,而变得富有,人均年收入曾超过6000美元。但对于如今的利比亚人来说,27亿美元却不是个小数目,2002年利比亚国内生  相似文献   

11.
英利条约     
利比亚政府在今年11月26日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宣布,要同英国进行关于修改英一利条约的谈判。为期20年的英利“友好同盟条约”是在1953年7月29日缔结的。根据这个条约,英国取得了在利比亚建立基地、驻扎军队(英国在利比亚保持着一个装甲师)和派遣“专家”的特权;同时,英国还借助于五百万英镑(每年付一百万英镑)的财政援助和每年另付二百七十五万英镑的对利比亚预算的津贴,控制利比亚的经济。这项条约的缔结,是由于在面临美国的排挤下的英国,要保持它在利比亚的既得利益。1952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时,国内已有美、英、法的许多空军基地。英国除了控制了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12.
9月11日为期3周的联合国裁军与发展关系国际会议在纽约闭幕。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确认裁军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紧迫任务,这是联合国第一次就裁军与发展关系问题发表文件。第13届世界法律大会6日至今在汉城举行。富米·冯维希接替苏发努冯任老挝建国战线主席。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7日至今访问联邦德国。瑞典首相英瓦尔·卡尔松6日至今访美。经斡旋乍得和利比亚宣布停火。  相似文献   

13.
利比亚乍得冲突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乍得电台报道,乍得军队在8月8日夺取了利比亚军队控制的乍得北部重镇奥祖(又称阿乌祖),在战斗中打死利比亚军人430多名,俘虏60多名,并缴获大批物资。这次战斗是利比亚军队发起的。8月8日晨,驻扎在奥祖的利比亚军队向巴尔代的乍得军队发动进攻,乍得军队进行反攻,并乘胜解放了奥祖。奥祖是乍、利有争议的奥祖地带的行政中心,于1973年被利比亚占领。此后,利比亚还曾长期占领过16度线以北的乍得大片领土。今年1至3月,乍得政府军对驻扎在乍得北部的利比亚军队接连发动攻势,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同叙利亚合并的倡议。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即表示响应。8日,阿萨德到利比亚商讨合并计划。10日,双方发表了《的黎波里宣言》,表示两国将合并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完全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成为“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并宣称要以两国的合并为“全阿拉伯统一的核心”,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它们的行列。利比亚全称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北非;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亚。两国并无陆上边界,中间隔着埃及和以色列,相距1,100公里。那末,两国为什么要合并呢?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利比亚境内到底有哪些杀伤性武器。自从1969年9月卡扎菲通过政变上台以来,这个国家就开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卡扎菲本人则更具传奇色彩。多年来,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解得并不多,只是西方国家经常指责利比亚秘密发展核武器、生化武器以及导弹技术并且支持恐怖主义。那么,在利比亚境内究竟有哪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运载工具呢?核武器发展概况利比亚1969年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并且在1975年正式加入该条约。1980年,根据条约规定与…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1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公开号召埃及军民推翻萨达特政权。16日,埃及政府指责卡扎菲的讲话“直接威胁埃及的和平与安全”,宣布同利比亚接壤的西部地区处于戒严状态。17日,利比亚发表声明,称埃及的宣布等于是向利比亚“单方面宣战”,利比亚将“保留自卫的权利”。在利比亚的紧急要求下,阿拉伯拒绝阵线国家(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的外交部长于6月22日在的黎波里举行紧急会议。会后发表的公报称,“对利比亚民众国的任何侵略就是对该阵线所有成员国的侵略”。迄今,埃及同利比亚各自在边境地区部署重兵,呈剑拔  相似文献   

17.
向群 《世界知识》2011,(11):31-31
利比亚出现动荡后,中国政府动用全力撤出了在利比亚的35000多人。其后,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利比亚居民和滞留在利比亚的外国人深受影响,尤其是从3月19日欧美联军开始对利军事干预之后。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西德总理科尔发表声明说西德准备有条件地放弃潘兴IA导弹。美国总统里根对此表示欢迎。 27日第二届核乏燃料后处理和废料处理国际会议24日至今在巴黎举行。23个国家的600多名核工业专家与会。非统主席卡翁达抵利比亚调解利乍争端。 28日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夏季会议结束,会议在禁止化学武器的核查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核裁军和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等问题上未取得任何具体成果。菲律宾发生兵变,当日被政府军平息。大部叛军投降,少部残余叛军部队在吕宋岛组成以叛军头目霍纳  相似文献   

19.
人们注意到,以达哈卜为首的苏丹新政权自4月6日执政以来,在对外政策方面作出了许多重大调整,表现出更明显的独立自主和温和的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苏丹迅速恢复同利比亚断绝了四年的外交关系。苏丹与利比亚长期不和,甚至怀有敌对情绪。1981年6月,苏丹指责利比亚策划了一起喀土穆的爆炸事件,两国遂宣布断交。苏丹政变成功后,利比亚第  相似文献   

20.
利比亚自从五十年代发现石油以后,很快成为世界大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之一。它的石油含硫低,质量好,开采方便,产地靠近海岸,运输也很方便。这些有利条件给利比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58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仅135美元,1980年人均国民收入已高达1万美元。这个北非沙漠之国由穷国一跃而为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