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测量技术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时钟误差是网络测量中最主要的直接误差来源. 传统网络测量技术重视修正和提高时钟精度,但忽视了测量中客观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这种做法不适用于对高速网络的分布式协同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定量描述. 基于此,结合误差分析理论和网络被动测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针对单点双信道被动测量系统的一般性时钟误差概率模型,引入误差不确定度来定量描述协调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高速摄像机测量直升机旋翼共锥度的新方法,给出了系统总体的设计方案并对成像误差进行了分析.基于相似性准则,讨论了直升机动平衡旋翼台模型中关键部件参数的计算方法.提供一种简洁快速的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方法.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标定算法的精度.围绕滤波与边缘检测技术设计了图像处理软件,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误差精度在1.5mm内.  相似文献   

3.
借助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对输入缓存方式交换网络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扩展了前人的分析结果,推出了吞吐率和延时表达式的闭和形式;并对这种网络的输出竞争,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时延相关策略的神经网络仲裁算法,解决信元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仲裁方法改善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接入点吞吐率的多步预测问题,提出基于Nu-支持向量回归的建模策略,设计了并行混合粒子群算法,从特征选择与参数选择两个方面对预测模型进行联合优化。评估结果表明,Nu-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在吞吐率多步预测中能取得较高精度,并行混合粒子群算法具有良好收敛性,且能显著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连接互联网的WiFi设备数目日益增长,为解决用户密集的802.11ax WiFi网络严重的同频干扰问题,对其干扰管理进行了综合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功率协调的干扰控制优化方案.在研究WiFi网络的干扰管理问题时引进了中心控制器,中心控制器需要相应优化算法在保障网络传输和快速计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WiFi网络间的同频干扰.干扰优化目标与用户需求相关,通过网络模型和相关知识对优化目标进行建模,从而得出基于功率的干扰优化函数.所提出的算法以最大化网络吞吐率为目标,在发射功率有一定限制的条件下,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强化学习算法对接入点发射功率进行优化.改进的遗传算法前期反应速度快、搜索范围广,而强化学习算法更为简单、易实现、实用性更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比较快速地提升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引起的丢包率高和网络吞吐率过低,从而引起网络能量有效性和服务质量QoS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和量子粒子群(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的拥塞控制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然后为了对PI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对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中的参数优化,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描述,从而得到优化的PI控制模型.最后定义了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和PI主动队列模型对网络拥塞进行控制的具体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WSN的拥塞控制,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数据丢包率和较大的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空间抽样方法和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预测精度的影响,为县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1∶1万地形图等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采用不同的空间抽样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抽样预测研究。【结果】①根据全局Moran’s I指数、Z score和平均图斑类型,选取400 m×400 m方格为抽样单元最优尺寸。②与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分层抽样样本容量最少(150个,其他样本容量最均超过250个),抽样精度最高(96.69%),抽样效率最高。③空间分层抽样下,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的计算结果与栅格计算法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为8.25%和9.85%(另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大于25%),但在空间分布上,受坡度影响的协同克里金法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更为详细。【结论】综合考虑抽样调查的精度和工作量,在沂蒙山区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可采用空间分层抽样和协同克里金法或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进行土壤侵蚀快速预测,从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价的分层抽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抽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把模糊综合评价与分层抽样方法结合起来是综合评价理论的创新。该研究解决了以下问题 :1)导出了非离散状态下分层抽样的评价指标置信区间公式 ;2 )为了提高综合评价的估测精度提出了主导型分层技术 ,此项技术的核心是在模型中保持一个非抽样层 ,可以大大缩小总体评价指标值的置信区间 ,从而改善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这个理论用于工业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将带来质量管理体制的变化并节约质量管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质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在模型中使用了吞吐率、丢包率、时延3项指标.在网络质量的评估过程中详细地测算了3项指标,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工作.网络质量的评估实验显示,B6楼在吞吐率、丢包率、时延3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总体网络性能也最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质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参数的层次分析模型.在模型中使用了吞吐率、丢包率、时延3项指标.在网络质量的评估过程中详细地测算了3项指标,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工作.网络质量的评估实验显示,B6楼在吞吐率、丢包率、时延3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总体网络性能也最高.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汽车煤采样标准的相关规定和采样标准执行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当前电厂中汽车煤采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汽车煤人工采样的建议和采样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辅以分层抽样样本的等容量整群抽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当群体间的差异、群内个体间差异均不显著时,其估计精度往往都很差.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辅以分层抽样样本的整群抽样方案,得到了总体均值的估计量,以及这一估计量的一些良好性质.这些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整群抽样、单一的分层抽样估计量相比,这种抽样设计的估计量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证明了下面的结论:当总体中单位的指标与其次序有线性关系时,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对称等距抽样,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得到样本的均值是■,则它们的方差有如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叫做混合双重分层抽样的方法,描述了怎样将它用到市场调研中去;给了一个实际例子来详细讨论这种方法,同时也近似地用图来说明这种方法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Shannon采样定理中fs=2fm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例举几个实例,对Shannon采样定理fs≥2fm中的等号提出异议,指出一般证明方法的缺陷。笔用富氏级数重新证明了采样定理,其不等式应是fs>2fm。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时,常用虚拟的理想采保器代替了实际的采保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数学处理,但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情况下采样保持器的频域特性,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等价条件。提出,如果满足以下3个条件:1)连续信号x(t)是低频的,它的最大频率为有限值ω0,即ω≥ω0时,X(jω)=0;2)实际采样脉宽r〈〈采样周期T,且频率ω1≥2ω0;3)实际采样器后,串接放大环节1/r,或实际采样器后置零阶保持器,用理想采样器代替实际采样器是完全可行的,从信号输入、输出关系来看,两者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7.
生产中取样阀易堵塞是阻碍顺利取样和及时化验分析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防堵取样阀,它适合于对各种流体的取样。由于具有防堵和自清理堵塞物的功能,防堵取样阀的用途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8.
以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为例,结合遥感技术对比分析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在地震房屋倒损抽样调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简单随机抽样精度最高且稳定性最好,总体精度达98.96%,各类型房屋倒损精度超过97.00%.但过于分散的样本点会使得调查成本非常高,特别是在道路不可通达时,需要考虑无回答样本的误差问题.2)以房屋结构或地震烈度为标识的分层随机抽样精度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影响房屋损毁程度的因子较多,单一分层指标不能较好地反映目标的总体情况,难以体现分层优势.3)整群随机抽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抽样方式,其精度仅次于简单随机抽样,总体精度达93.31%,各类型房屋倒损精度均超过85.00%,而且该法有助于减少初级抽样单元数量,方便调查、节省成本.4)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简单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的变异系数与房屋入样总量间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可根据实际精度要求,通过提高抽样比的方式降低变异系数来减小估计量方差.   相似文献   

19.
远低于奈魁斯特频率时的准同步采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讨论采样定理的实验验证问題,分析采样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用留数法进行Z变换时应注意的问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