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致性聚芳酯液晶态向错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寿羲 《科学通报》1992,37(14):1284-1284
液晶薄层在偏光显微镜下通常呈现出多种不同中介相特征的织构,这些织构都是由于不同种类缺陷的存在而产生的。向列相液晶的缺陷结构只有一种即向错,它是由于中介相中分子取向排列发生不连续变化而引起的.在偏光显微镜下向错表现为二条或四条刷子形黑色条纹相交于一点所组成的纹影织构,它们分别对应于强度s=±1/2和s=±1两种类型的向  相似文献   

2.
宋文辉 《科学通报》1994,39(4):380-380
液晶向列相存在的向错是由于分子取向方向在一点或线上发生不连续变化引起的.在偏光显微镜下,向列相一般呈现二条或四条黑色条纹相交于一点所组成的纹影织构,根据向错强度|s|=1/4×黑色条纹数目,它们分别是强度s=±1/2和s=±1两种类型的向错分子指向矢排列形式的一种光学效应.当交叉偏振光转动时,纹影核心的位置不变,而黑色条纹却随着交叉偏振光的转动而转动.如果黑色条纹转动方向与交叉偏振光转动方向相同,此纹影织构对应的向错是正向错,相反的则是负向错.向错理论说明向错的弹性畸变能与s~2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谷勤翠  武长城  陈寿羲  黄勇 《科学通报》2002,47(14):1071-1073
研究了一种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小分子液晶化合物向错形态的装饰方法.实验发现,小分子液晶化合物也可以采用与高分子液晶相同的装饰技术来展现其指向矢的排列方式.实验采用了固化诱导条带织构和焦锥织构两种装饰技术,观察到了强度s=1/2,±1的向错形态.在固化诱导条带织构装饰向错形态时,分子指向矢的方向垂直于条带的方向;而采用焦锥织构装饰时,通过红外二向色性的实验结果证明,分子指向矢的方向与焦锥织构的取向排列方向平行,从而可以绘出两种装饰技术展现的分子指向矢的排列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分子液晶态向错织构的研究,特别是直接观察其结构的工作目前尚不多。我们对芳香共聚酯热致性液晶态的向错织构进行了研究,第一次在同一张照相中可看到向错和条带织构.热致性芳香共聚酷是一种向列相高分子液晶材料,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征的向错织  相似文献   

5.
液晶的蓝相     
自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Rei-nitzer)发现液晶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现已发现有数千种物质呈液晶态。已知的液晶相不下数十种。热致液晶可分为近晶相(smectic)、向列相(nematic)、胆甾相(cholesteric)、蓝相(BP);溶致液晶可分为层状相(L)、六方相(二维六方晶格,H)、立方相(三维立方晶格,Q);盘状液晶可分为向列相(N_D)、胎甾相(N_D*)、柱状相等。本文介绍关于蓝相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者来信     
吕荣 《科学通报》2004,49(7):714-714
<正> 尊敬的《科学通报》编辑: 我们在新的实验中发现,在贵刊发表的《一种测量界面分子基团取向的新方法》(吕荣,干为,王鸿飞.科学通报,2003,48(15):1628-1632)一文需作如下更正: 在22℃下空气/甲醇界面的SFG光谱在2828 cm-1光谱峰测得的零位偏角应为ΩsNull=-8.8°±1.0°,可见光入射角为β1=62°±1°,红外光入射角度为β 2=52°±1°在相同的其他参数下,所得到甲基的取向参数D的表达式应为  相似文献   

7.
液晶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液晶相结构的鉴定是开发和应用液晶物质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目前,X射线衍射(XRD)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权威的方法,用它除了可测定液晶分子结构参数外,还可鉴别液晶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堆砌状态以及液晶相分子序的类型。于是,与液晶态相对应的XRD图形的分析就成为液晶研究中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自然信息     
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维导体液晶最近,一个法国科学家研究组鉴别了他们认为是一维导体液晶的第一个样品.法国施特拉斯堡大分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雅克·西蒙(Jaques Simon)带领下合成出的这一新型液晶相样品.我们知道液晶分子有“长形的”和“盘状的”两种.长形分子可以形成盘状分子所  相似文献   

9.
段晓青 《科学通报》1987,32(20):1562-1562
一、引言 大多数热致性液晶高分子表现有双向液晶性。除了双向性液晶外,也能看到有关单向性液晶态的报道。双向性液晶在升温和冷却的过程中都能形成同种液晶态。单向性液晶态只是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而在升温过程观察不到。值得注意的是,单向性液晶态的形成依靠的是体系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相变过冷现象,即一个可以结晶的单向性液晶高分子,其冷却过程中液晶态的形成依赖于熔体结晶时的过冷现象,此时T_c(冷却时熔体结晶温度)小于T_m(加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述高分子液晶化学的研究现状。在简单回顾了小分子和高分子液晶发展的历史背景后,着重介绍高分子液晶的化学结构特征和类型、热致和溶致高分子液晶的织态结构,相变和相平衡理论以及聚合和缩聚中的相变。  相似文献   

11.
道诺 《科学通报》1991,36(5):341-341
具有层状结构的近晶A相液晶的电光效应及其特性,正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电场作用下,近晶A相液晶的层结构将产生歪斜,或产生动态散射.随着液晶分子排列取向的改变,液晶织构及其光学性质也发生变化.近晶相液晶的温度超过相变温度T_(SN)时,将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尾形链构象分布的两种理论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大诚  康健  杜鹏  顾群 《科学通报》1996,41(1):36-39
当分子链的一端附着于某一固体壁时,就形成了尾形高分子构象,显然,它可以看成是高分子吸附的最简单的形式,除高分子吸附与解吸外,许多涉及表面和界面的高分子问题都与尾形链的构象有关,例如固体表面上的接枝聚合、嵌段共聚体的液晶层状结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的分配、高分子对于胶体的稳定性、橡胶单点粘结力学等.然而,尾形链分子构象理论的研究相当薄弱,众所周知,高分子构象问题与随机行走问题有明显对应关系,由简单随机行走导出的理想高分子链构象的Gauss分布,已经是整个高分  相似文献   

13.
铁电液晶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液态铁电体。它通常出现在由手征性分子构成的倾斜近晶S_C~*相中。铁电液晶在温度超过某一温度T_C(居里点)后,铁电性消失,进入具有顺电相的近晶S_A相。一般说来,液晶在外电场的驱动下,其响应时间可用下式表示: τ=η/P_B·E.其中,η为液晶的粘滞系数;P_B为电极化强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液晶的认识大约已经历了一个世纪。莱尼茨尔(F.Reintzer)曾因发现液晶而享有盛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已有文字记录描述了与液晶性质相类似的规律。然而关于液晶性质和结构方面的研究,却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布朗(G.H.Brown)和肖(W.G.Shaw)在《化学评论》上发表文章之后(1957年)。科学家们习惯上认为物质存在着迥然不同的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气体状态,微粒充满整个容器,并在其中自由自在无所约束地漫游。在液体状态,分子没有高度的序列性,分子绕其长轴旋  相似文献   

15.
陈燕雯  李磊  徐尚杰  张曼华  沈涛 《科学通报》2000,45(24):2600-2606
四间羟基苯基二氢卟酚(meso-tetrahydroxylphenylchlorin, m-THPC)是近期用于前期临床试验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光疗药物.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荧光猝灭实验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THPC的氧化还原性质, 得到了其产生单重态氧的量子产率为φ(1O2) = 0.40, 氧气、甲基紫精(MV2 ), 蒽醌 (An)对其荧光的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kq (O2) = 1.46(1010 mol-1·s-1, kq (MV2 ) = 5.51×109 mol-1·s-1, kq (An) = 7.81×109 mol?-1·s-1. 在乙腈中, 测得其氧化电位为 0.62 V(vs. NHE). 以上的研究结果都表明m-THPC比起现有的光疗药物photofrin, 其给电子能力(还原能力)和产生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强得多. 有理由认为,Ⅰ型机制有可能在其光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型高分于材料的研究是化学科学与材料科学两大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芳香族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特异的多功能如导电性、液晶性、电色性、生物传感性和分离性等,因而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研究的美国艾伦·马克迪尔米德、艾伦·黑格和日本白川英树三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液晶易受所接触基片的影响而规则取向,即所谓的定向或锚定。液晶定向技术,是制备液晶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液晶定向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通过摩擦聚酰亚胺(PI)涂覆的玻璃基片来诱导液晶排列,是目前最常用的液晶定向方式。关于摩擦膜的定向机理,一种普遍的假设是液晶分子与摩擦所造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的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armentlo等人通过测量表面二次非线性以及光学相位延迟等方式,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机制。然而,这些光学表征手段的表面分辨率低于1μm~2,因而只能提供一种宏观及平均意义上的证据。本文利用具有高表面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技术:原子力显微术(AFM)和扫描隧道显微术(STM),从微观角度对摩擦膜定向液晶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作为比较,我们同时研究了PI Langmuir-Blodgett(LB)膜的结构及其液晶定向性能。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分子液晶态生长球晶的研究,目前报道还很少。我们对聚对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19.
杨小震 《科学通报》1991,36(13):1038-1038
碟形液晶分子是比较新的一类具有柱状液晶相的热致性液晶。液晶的有序度描述液晶分子聚集态结构的性质,其随温度的不连续的变化,反映了分子进入不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相态。液晶体系中,单个分子结构的畸变或无序化是分子聚集态结构性质的函数。作者近期的研究已证明红外光谱谱带  相似文献   

20.
共聚芳酯B-ET条带结构形成和松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炎明 《科学通报》1990,35(5):353-353
人们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条带结构(banded structure)进行了多方面表征.大多液晶聚芳酯的剪切取向膜均出现条带结构.这种向列液晶相的特征取向态结构被认为与最终材料的高强度高模量有关.本文对已作为自增强塑料应用的B-ET的条带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研究.由于条带的形成和松弛过程一般都很快,条带结构大多靠骤冷得到.B-ET刚性适中,从而使本文有可能不靠骤冷而直接观察松弛过程.条带形成的最初阶段的形态也通过了特殊的制样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