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所带来的人类基因组和相关研究技术方面的进步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雄性干细胞发育和分化机制的理解,并提高了我们对此类机制进行研究的能力。本书对后基因组时代雄性生殖腺及干细胞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精子发生生物学的发展,试图建立一个干细胞发生模型,并对与基因在干细胞发生中的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Y染色体基因在雄性生殖中的作用、精原干细胞和雄性干细胞的基因表达及生殖过程和干细胞肿瘤中干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等。  相似文献   

2.
论文摘要     
《杭州科技》2001,22(4):5-5
干细胞技术及产业前景 顾 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干细胞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其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看到了干细胞技术临床治疗各种目前还难以攻克的疾病中展现了希望。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组织损伤b坏死b甚至肿瘤在动物试验中均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人的巴金森症治疗中也显示了美好的前景。 干细胞是一类多能性的或全能性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复制,并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的潜能。早期的研究主要在于造血干细胞。目前已经发现在一些实体组织中存在着干细胞。比如胚胎中的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等。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本实验从成年小鼠大脑中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进行干预,观察马钱子苷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年小鼠神经干细胞在含有中、高浓度马钱子苷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5 d和7 d后,神经球数量和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P<0.05);中、高剂量的马钱子苷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有丝分裂,低剂量马钱子苷处理显著促进神经干细胞发生分化(P<0.01),并增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比例(P<0.01);中、高剂量马钱子苷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P<0.05),高剂量的马钱子苷使得神经元的数量减少(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马钱子苷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并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来提高其增殖能力;低浓度的马钱子苷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少突胶质细胞再生。研究结果为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由14位专家撰写的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与移植方面的专著,介绍了发育与疾病中的神经干细胞模型,提供了有关的背景知识,讨论了干细胞谱系及决定其命运方面的内容,包括各个阶段特异性标志物及细胞命运标志物。传统来源及胚胎和神经干细胞特性在本书中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5.
周觅  肖悦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207-207
有学者认为肿瘤是由少数能促发癌变的肿瘤干细胞和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肿瘤细胞组成的,从而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假说。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转移复发的原因。许多研究成果量示,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潜在的强大增殖能力,在肿瘤复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诱导式多能干细胞具备人体胚胎细胞和成熟细胞两种干细胞在医学应用方面的优点,但是其培育过程却十分困难且低效。巴塞罗那再生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采用新方法,用一根头发就可以获得诱导式多能干细胞,将这种细胞培育过程效率提高了100倍,而且这种多能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发育的多样性与胚胎细胞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对于多种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具有维持生长、存活、促进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初次在神经干细胞中发现了GDNF的这一营养效应,但这种作用并不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产生影响,进而通过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实验,表明端粒酶活性的增高与GDNF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促进作用有关,因此完善了GDNF在神经细胞中的信号传导和功能实现途径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这段时间“干细胞”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作为一种治疗变异性失调的潜在特致药,干细胞受到广泛欢迎,但也引起一场政治争论。在美国,这方面的研究只取得了有限的进展。“成人干细胞和存在更多伦理问题的胚胎干细胞发挥相同的作用”这个声明成为这场政治争论的焦点。耶鲁大学医学研究者Diane Krause博士是成人干细胞研究的领头人之一,Robert Harris研究了这场争论背后的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佳 《天津科技》2005,32(3):19
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坐落于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经一年多运行,日前通过项目验收。以干细胞工程研究、干细胞产品生成及临床应用为核心的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包括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移植医院三大部分,建设总投资1.18亿元。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12,(10):6-7
老鼠“小小”,推动医学进展 “小小”是我国科学家利用iPS细胞(被通俗地称为皮肤干细胞,是由皮肤细胞改造成的几乎可与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通过相关技术获得的成活且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2009年,我国干细胞研究因“小小”而受到国际干细胞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小小”证实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多能性,并提示了科研人员利用iPS细胞替代胚胎干细胞应用于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其特有的免疫调节作用,为解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带来希望。虽然近几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减少免疫排斥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性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集中于细胞的替代疗法。供体器官的短缺激发了对如何产生beta细胞的研究。目前,胰岛的扩增,胰岛的异种移植,人胰岛细胞系的开发,干细胞的分化都是热点。干细胞的治疗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本文讨论干细胞向胰腺beta细胞分化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家禽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它的发展历程,着重讨论了家禽胚胎发育的特点以及家禽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方法及应用前景,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当今细胞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主要热点之一,从干细胞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等方面对干细胞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干细胞在移植治疗、克隆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干细胞技术是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随着这一技术的科研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一技术的具大诱惑。本对干细胞的概念、种类、技术原理、进行了概括,对干细胞技术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8月8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最新发现。在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这种干细胞通过移植给受者,可参与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成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肝和肌肉组织和器官重大疾病移植的最理想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09,8(8):94-94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近年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引发了生命科学与医学界干细胞研究的热潮。于细胞广泛应用的前提是明确其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调控机制。OCT4是参与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其全能性的最为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同时也是体外建立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5,(6):52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科学家首次对外宣布,他们在试验环境下,成功找到了一种将成人皮肤细胞组织和人体胚胎干细胞融合,人工制造人类干细胞组织的全新方法。参与该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这种转换生成干细胞的新技术,将使得科研人员在不必破坏人类胚胎的前提下,能够有针对性地高效制造各种极具科研价值的人类干细胞组织,它很可能会成为近年来基因科学研究领域内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科学家同时预计,由此在生命科学界将有望彻底摆脱伦理道德和社会法律的束缚,真正迎来该学科领域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基因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来研究认为进入循环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迁延到广泛的组织,当组织损伤时,还可以特异性迁延到靶组织参与修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延的机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布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免疫细胞和血细胞的来源,而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发育和分化的场所,对造血干细胞发育为成熟血细胞起重要的调节作用。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Microenvironment,HME)的概念1970年首先由坦廷(Tentin)提出,当时认为它由骨髓中微血管系统、神经、网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纤维组织等构成,对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起调节作用。以后的研究证明,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StrormalCell,SC)及一些造血刺激因子是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份。1977年德克斯特(Dexter)建立了体外长期骨髓细胞培养系统地Long-TermBon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