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虑到近端裸眼段井筒中流体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微元线汇理论推导了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井筒内管流模型,基于复位势理论、镜像反映原理推导了油藏中流体渗流模型,进而推导出考虑井筒压降的径向井近端裸眼段产能计算模型,并建立径向井远端压裂段的产能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径向井近端裸眼段沿井筒径向流量分布以及径向井远端压裂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近端裸眼段井筒径向流量分布图呈现凹槽状,在近段裸眼段跟端和趾端附近径向流入量较大,中间部位流量较小,而且较为平均;压裂产能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借鉴近年来美国迅速发展的页岩气储层体积改造技术,长庆油田提出了"体积压裂"的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增产措施,体积压裂的相关渗流理论及试井模型研究尚未大力展开,因此从裂缝性油藏储层特征出发,对Cinco-Ley的模型进行推广,提出一种可以描述体积压裂井渗流规律的基础模型:首先将渗流过程视为油藏不稳定渗流和裂缝内部稳定渗流两部分的叠加,然后利用源函数与叠加原理描述油藏渗流过程,利用一维达西渗流理论来描述裂缝内部稳定渗流过程并对其进行离散,最后在裂缝壁面处进行压力和流量的耦合。经过数学求解后得到了新模型下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特征曲线,并分析了导流能力和流度比对模型曲线的影响。该模型有效实现了垂直井、有限导流裂缝以及径向复合储层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内部动用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其开采效果,为了使采出能够最大化和均匀化,需要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动用。利用考虑井筒变质量流与油层中渗流耦合的多段井模型,将不同钻遇情况的井筒分段离散化,对水平井分段动用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水平井钻遇单层时,好差段同时动用效果最好,极差大于5时,这种动用优势体现更明显;在钻遇多层时,先动用物性较差层段,达到中含水期阶段,动用物性较好层段可以获得最好开采效果,极差在2~10时,这种动用方式体现的最好。通过实际井组动用效果的分析,说明这一分段动用政策对新钻水平井的开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定义了一类新的正交函数系——按段多重Chebyshev多项式系,研究了该函数系的一些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得出了积分运算等运算矩阵,并将此多项式系应用于线性系统分析和参数估计,获得了简单、快速的递推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进行系统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结果显著优于移位Chebyshev多项式系所导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PMCP研究时变双线性系统状态分析和参数估计问题,获得了简单、快速、高精度的递推计算算法。数值例子表明,采用本文提供的算法进行系统的状态计算和参数估计,所得计算结果显著优于由一般正交多项式系所导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考虑多段流动耦合的鱼骨刺井产能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实际油藏中鱼骨刺井井眼轨迹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建立上下封闭边界油藏中鱼骨刺井生产段油藏渗流数学模型,考虑主井眼与分支井眼完井方式和井筒内流动损失,形成主井眼生产段井简内变质量管流、主井眼生产段近井油藏渗流、分支井眼生产段井筒内变质量管流和分支井眼生产段近井油藏渗流耦合作用的鱼骨刺井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鱼骨刺井生产时,主井眼生产段沿程压降呈非线性增加,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生产段交汇处存在压降突变点;主井眼与分支并眼生产段的势相互干扰,主井眼生产段径向流量分布呈两端高、中间低、交汇点处减小的特征,而分支井眼沿程径向流量呈跟端低、中间逐渐增大、指端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多项式函数分段二次多项式函数,同时,阐述了两个相关的定理。针对线性时不变系统,推导了积分运算矩阵,并且应用这些运算矩阵把动态方程转变成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文中导出了时不变状态方程的一组递归算式,最后通过两个例子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条或多条裂缝产油量较小或不产油这一问题,运用Green函数、Newman乘积方法和叠加原理,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均匀产油试井模型,将裂缝内流动划分为远离井筒的变质量线性流和靠近井筒的径向流表征裂缝有限导流,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典型图版,并分析不均匀产油和裂缝参数对井底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段压裂水平井均匀产油和不均匀产油的压力和压力导数特征差异明显;两端裂缝产油量越大,压裂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半长越小,裂缝呈纺锤形分布时,缝间干扰越小,早期径向流越明显,在系统拟径向流之前出现一个新平台。与试井软件Saphir中的经典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对比,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执行器的动态非线性特性是影响控制系统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归一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NRBFNN,通过竞争学习算法RPCL确定RBF中心,用递归最小二乘法估计网络的输出权值,建立了执行器动态非线性特性模型及其逆模型,通过信号补偿方式来改善执行器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按段多重一般正交多项式系,提出了它的一些主要性质,並把它应用于线性时不变和时变系统的状态分析,给出了有关的递推算法。由于采用了按段多重低阶正交多項式逼近技术,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少、计算时间短、结果精度高和可递推计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张振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1127-1130,1134
短半径径向水力喷射是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刚刚兴起的一种油层改造从而增产增注的新技术,对于提高油层的导流能力,改善纵向上和平面上的油层动用状况有着显著的作用。增产增注原理有两个方面:一是穿透污染带沟通井筒与剩余油富集区;二是形成类似与水平井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此项技术在非均质油藏先导性应用情况,讨论了增产机理、施工过程、先导区油井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IFS构建方法后,运用几何方法给出一类用多项式表示的非线性变换形式,并构造迭代函数系统,利用该方法构造的迭代函数系统绘制一些IFS的吸引子分形图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变换构造的迭代函数系统是仿射变换构造的迭代函数系统的一种延伸,该变换构造的IFS可以获得更加生动多样的IFS吸引子分形图.研究此类迭代函数系统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射函数法研究了二次多项式微分系统的反射函数与周期解,并对此系统所化的常微分系统对应的常系数矩阵的几种特殊形式进行讨论,得出了该非线性系统周期解的个数的简单且易验算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样条函数的多气体传感器信号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样条函数理论作为数学工具已广泛应用于逼近论,曲线数据拟合,数值分析等方面,在研究一般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建模的基础上,针对所建模型易产生欠拟合和过拟合及模型阶数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样条最小二乘数据拟合谅垭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样条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精度和拟合程度,而且模型阶数较低,光滑性好,将该建模方法用于多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建模,结果表明,方法正确并有效。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神经网络在河网水流数值模拟中的运用现状,并基于河网水流数值计算模拟的特点,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复杂河网水流.模型采用混合学习算法,选用高斯核函数作为隐藏层基函数,充分发挥其表示形武筒单、径向对称、光滑性好和解析性好的优势,并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来确定径向基函数的参数,运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权值.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洪水预报模型,计算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该模型具有运算速度快、简便易用且预报精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锴  陈海燕  王双 《应用科技》2007,34(4):57-59
本齿轮综合误差测量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在产品齿轮在理论安装中心距下,与标准齿轮啮合滚动,用圆光栅测出齿轮转角,用差动变压器测出两齿轮中心距的变动量.测得的数据经数字滤波之后,经计算机分析处理,计算出径向综合误差和一齿径向综合误差,绘出误差曲线,并形成检测报告,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因采用数字滤波技术降低了干扰,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类高次多项式系统极限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平面自治系统的极限环理论和分支理论,研究了一类具有普遍意义的高次多项式系统,并讨论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系统的分支,同时解决了系统极限环的个数和分布问题,应用所得结论,推广并改进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平面高次系统具有不变实不可约达布多项式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代数方法,根据平面二次系统表达式中的二次多项式来判定系统平衡点是否有闭轨线环绕,进而指出闭轨线内部的平衡点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纯水滑阀结构,并通过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纯水滑阀流道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得到阀腔流场数值仿真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对改进方案的仿真结果和未改进前仿真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改进方案在减少液动力和有效减少汽蚀等性能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0.
困扰径向水平井钻进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钻杆弯曲转向前进运动困难,为此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转向器系统构成、滑道截面形状和轨迹、材料模型、约束载荷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是可行的,分析了滑道阻力变化对钻进的影响.结果表明,钻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钻头中心线与校直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钻杆的前进轨迹偏离理论值,或与地层干涉或再次发生弯曲变形。钻杆与转向器滑道的接触状况变坏,阻力大幅增加也是导致钻进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