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再利用研究体系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水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再利用模式、水资源再利用技术创新和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机制等当前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再利用研究体系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社会水循环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密集区,深入研究其各个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放空间分布及强度特征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社会水循环碳核算体系及碳排放综合测算模型,以黄河流域66个地市(州)为例,估算社会水循环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发现:2017年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最大,约是上游地区的7.4倍;在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四大环节中,用水环节碳排放量最大,其中居民生活用水的碳排放量最大,占用水环节碳排放的59.7%,占社会水循环总碳排放的54.7%,是社会水循环碳减排的重点环节;黄河流域社会水循环各环节碳排放强度依次为:用水>排水>供水>取水。针对碳减排重点区域和环节,提出了社会水循环节能降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大通生态修复区湿地水循环模型,对湿地主要的自然水循环要素的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选取典型的湿地水文状态指标,构建湿地水循环模型,模拟湿地水文状态指标分析了地表径流来水量变化的响应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水循环模型效果较好,并提出进一步改善湿地水文状态和生态状态的建议与对策。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光催化和水循环协同净化氮磷和吡虫啉污染的效果,设计了空白对照、水循环和光催化水循环3组生态浮床系统、6个处理组对2种模拟农田退水(氮磷退水、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退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体循环能增强浮床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7.d后氮磷退水的水循环浮床水体中氨氮和硝氮去除率较空白对照浮床分别提升了5.5%和27.1%;增加光催化的净化技术可加快氨氮硝化,氮磷退水的光催化水循环浮床水体中氨氮和硝氮去除率较空白对照浮床分别提升了26.2%和20.3%;吡虫啉会影响水循环浮床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TiO2光催化复合陶粒对吡虫啉有良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同时对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有显著净化效果;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退水的光催化水循环浮床降解了 58.2%的吡虫啉,水体中氨氮、硝氮和磷酸盐去除率较未添加吡虫啉的水循环浮床分别提升了72.4%、15.0%和14.8%。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环境水文学的观点出发,应用水量平衡理论对福建省的水循环进行探讨。分析了福建省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及径流的特性,它们的地理分布和年际变化规律。阐明了水循环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对水量供需平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静  段娜  吕如兰  栾清华  王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372-14378
健康良性的水循环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客观诊断邯郸市水循环健康状况,选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主城区2005~2016年水循环进行了健康评价,并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和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邯郸市主城区因受到重工业城市背景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城市水循环状态为亚健康;随着邯郸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利民生政策的落实,其水循环健康状况逐年好转,2016年已达健康状态。三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较为合理,评价方法也较为适用。可见,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流域是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干旱内陆河流域之一,探讨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对于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58-2010年间玛纳斯河气象水文资料为基础,并根据RCP8.5、RCP6.0、RCP4.5三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气候模式,对21世纪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要素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河山区水循环要素与平原区水循环要素大体上均表现出了上升趋势,山区土壤水分通量(W)增长趋势最为微弱,21世纪初期与90年代相比仅增长了1.1×108m3,塔河荒漠区壤中流(RI)、年地下径流(RG)、年地表径流(RS)均在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呈减小趋势,土壤水分通量(W)整体呈上升趋势;在IPCC所设定的3种排放情景下,塔里木河流域山区与平原区水循环要素在21世纪整体均表现出上升趋势,RCP4.5模式下水循环要素整体上升速度最小,RCP8.5模式下上升速度快于RCP6.0模式,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区21世纪RG、RS、W在3种排放情景下变化幅度基本一致,其他水循环要素变化量未在21世纪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以及定量分析,为塔里木河流域人水协调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将农田中坑塘湿地改建用于储存降雨径流和农田灌溉排水进行回用的水循环系统构建方法,在提出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调蓄湿地水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高效净污载体、微生物筛选与附着、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和水动力微循环交换系统等水质净化技术,指出区域降水量和降雨历时是影响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和循环水利用量的重要因素。对上海崇明水稻田循环调蓄湿地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构建,循环调蓄湿地运行后共节约灌溉水量6 239.9~9 359.9 m3。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5-26日,陆地水循环青年高峰沦坛暨三峡大学陆地水循环过程及适应性调扮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三峡大学举行。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党委副书记田斌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海堤渗压的预测效果,在充分分析渗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预测模型.将具有强大寻优能力的新型算法——水循环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以相关系数法筛选出的渗压主要影响因子作为模型输入,渗压作为模型输出,利用水循环算法搜索神经网络的最佳权值,建立海堤渗压水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上海浦东海堤实测信息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较BP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基于等维新息思想,实现模型信息不断更新、渗压实时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火电厂循环水是耗水大项,减少循环水耗损的技术途径是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率。常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率采用循环冷却水氯离子与补充水氯离子的比值。但是在面对补充水水质存在波动,尤其是氯离子的波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以循环冷却水氯离子与补充水氯离子的比值作为浓缩倍率时,将不适合在实际使用。南屯电厂在补充水氯离子的波动的情况下,采用循环冷却水电导率与补充水电导率比值作为浓缩倍率,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旭升 《山西科技》2005,(3):109-110
随着中央空调的发展,中央空调水处理已成为工业水处理中的重要领域。文章针对三大循环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冻水系统、循环热水系统)的特点,分别论述这三种水系统的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处理是采用离子交换工艺,降低了水的碱度、硬度后补入水塔,以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减少用水量、降低发电成本。介绍了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系统的设备规格及工艺流程,分析了循环水pH值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具有同类型补水方式的发电机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循环水运行系统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广德 《太原科技》2007,165(10):58-59,62
介绍了山西天泽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厂循环水运行系统的概况极其特点.探讨了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改进,针对水质中的不同浓度,系统浓缩倍数较高的情况,提出了控制循环水药剂配方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太钢能源动力总厂新炼钢水处理作业区中碳钢浊环系统为例,论述了太钢水处理在连铸浊环水处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为连铸浊环循环水系统的水质保证以及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察用热电厂碱性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或补充水处理药剂的作用,研究了该废水中的碱性物质与循环水中Ca^2 、Mg^2 两种主要离子结合的规律。结果表明:热电厂碱性废水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将其配入循环水中,能与其中的重碳酸钙和重碳酸镁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物,降低了Ca^2 ,Mg^2 两种主要离子的含量。如果再配入一定数量的其他碱性废水,则循环冷却水软化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换热设备中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高温下容易产生污垢,不但会降低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还会影响设备安全。通过模拟实际工业循环冷却水结构,搭建了微型循环冷却水实验平台,采用高频电磁脉冲对人工配置的碳酸钙循环冷却水溶液进行阻垢处理,观察空白实验组和不同频率的高频电磁脉冲处理组中水垢形成情况,并利用自行设计的热阻监测系统对管道热阻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电磁脉冲对循环冷却水起到了很好的阻垢作用,主要表现为循环冷却水的电导率下降趋势和pH值上升趋势均变缓。根据模拟换热器的热阻监测结果显示,高频电磁脉冲处理组的热阻要小于空白实验组的热阻,并进一步证实了高频电磁脉冲的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循环氨水产生、冷却煤气的机理,阐述了循环氨水余热采暖在实际生产中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高炉煤气机械水含量的测定方法。此方法将高炉煤气湿式净化系统循环水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和凝聚水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作为测定对象,通过检测氯离子在循环水和凝聚水中的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确定高炉煤气净化系统中机械水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磷系药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对CaCO3及CaS04的缓蚀阻垢机理,并对当前循环冷却水的几种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