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纳秒Nd:YAG脉冲激光器的2倍频输出532nm激光作为激发源,采用双光子激发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方法对SO2分子第一激发带粒子的荧光辐射与碰撞弛豫相结合的复杂退激发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215,337nm处荧光包络分别归属于C1B2,B1B1基振动能级到基电子态X1 A1不同振动能级的荧光跃迁,而425nm处荧光包络包既包含有a3B1基振动能级向基电子态X1 A1的荧光跃迁,同时还包含有C1B2基振动能级向A1 A2的荧光跃迁;由规则序列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SO2分子相应电子态的对称振动和弯曲振动模式的基振动角频率及非谐性常数.所得结果对大气污染物SO2的探测及分子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时间分辩光谱技术,测量了I_2(X~1)分子在He及Ar载气脉冲射流中振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I_2分子振动态是非玻尔兹曼布居的,振动温度约经过300μS达到稳定值,通过一段平滑变化后,振动温度又开始升高。振动温度的整个变化过程与脉冲气流的建立过程相似,可以将其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个过程。利用“突然冷凝”模型,得到了I_2(X~1)分子v″=1及v″=2振动态的弛豫截面。  相似文献   

3.
负脉冲电晕放电氮气激发电子态的有效振动温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荧光发射强度正比于激发态粒子数原理,通过测量同一激发电子态不同振动能级所发射荧光的相对强度,得到了大气情况下负脉冲电晕放电N2激发电子态C3Ⅱu的有效振动温度.在此基础上,对N2激发电子态C3Ⅱu的有效振动温度随负脉冲电晕放电的峰值电压、样品气压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振动温度随放电电压和样品气压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现象,这是因为电子碰撞激发截面不仅与电子能量有关,而且还与电子运动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实验测定了室温下NO2分子505~520nm区域高分辨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在505~520nm范围内标识了10个振动带,并作了转动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带头位置、转动常数和旋-转耦合常数等,发现了4个新的振动带,对振动带的转动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得到分析的谱线均属于平行跃迁1(A)1-2(B)2,电子激发态2(B)2与基态2(A)1高振动能级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测量原子(离子)激发态自然辐射寿命的原理方法, 并运用激光诱导荧光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和激光烧蚀产生等离子体技术对钼(Mo)原子的5个奇宇称高激发态能级自然辐射寿命进行了测量. 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近30年来在一氧化碳激光器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若使第一泛频(Δv=2)一氧化碳激光器在3.0~4.2μm波段成功运转,并能提供一定的输出能量,则必须对激光增益介质进行有效低温冷却的原因,并指出其长波端的极限值.理论上分析了一氧化碳分子电子基态X1∑+中,高振动激发态的粒子布居数和小信号增益系数对激光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的强烈依赖关系;分析了一氧化碳分子的能级结构,在常规的稳态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了X1∑+→A1Π传能项,该传能项限定了第一泛频一氧化碳激光的长波端极限.理论分析和计算与国外同行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技术对含硫双原子自由基NS和SO进行了光谱研究.测定了NS在34500-39300cm-1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并归属为N32S自由基的B2Π1/2-X2Π1/2和B2Π3/2-X2Π3/2跃迁,和同位素分子N34S的B2Π1/2-X2Π1/2跃迁,由光谱振转分析结果给出了N32S和N34S的B态的平衡光谱常数.同时实验测定了SO在34000-43000cm-1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将其归属为SO自由基的B3Σ--X3Σ-跃迁,并测量了B态部分振转能级的荧光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8.
利用Lie代数方法研究了SO2分子的振动激发态能谱,拟合30条光谱能级得到的RMS误差是1.66cm^-1,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分子Hamiltonian的代数展开式可以很好地再现实验能级,它预测了SO2分子振动总量子数达10的全部振动能级。  相似文献   

9.
以皮秒Nd:YAG激光器的3倍频输出(355nm)泵浦光学参量产生/放大器(OPG/OPA),由其输出的514.5 nm的激光作为激发源,在室温下,对NO2分子在低气压情况下进行了激光诱导荧光研究.获得了在530~680 nm范围内的振动序列,将其归属为由第1电子激发态A2B2态向基电子态X2A1态不同振动态的跃迁,由此得到对称振动模式和角振动模式的谐振频率,分别为ω1=1 309.17 cm-1和ω2=747.05 cm-1.  相似文献   

10.
从形成分子转动波包的过程中,参与转动跃迁的分子转动态布居情况出发,理论上详细地研究了单脉冲分子取向中,分子体系温度和入射激光能量对O2分子体系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分子体系的转动温度,会使参与转动跃迁的转动能级数目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各个转动态的参与几率却大幅度的下降.而增加激光能量也会使参与转动跃迁的分子转动能级数目增加,但不同于增加分子温度的是,这时候参与转动跃迁的各个分子转动能级的参与几率并没有降低.因此,增加分子的转动温度和增加激光脉冲的能量都会增加分子参与转动跃迁的能级数目,但增加分子的转动温度会降低分子的取向度,而增加激光脉冲的能量(小于分子电离的激光能量)会增加分子的取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