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反应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连续稳态法在混合悬浮混合产品排除(MSMPR)结晶器中研究了地塞米松磷酸钠反应结晶动力学。以粒数密度衡算方程为基础,由实验得到的晶体粒度分布数据,采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直接进行参数估计,确定了地塞米松磷酸钠晶体的成核和生长速率方程.动力学方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地塞米松磷酸钠晶体生长速率与粒度相关,合适的过饱和度、悬浮密度和温度是得到理想地塞米松磷酸钠晶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来酸氢十八酯(OHM)过饱和溶液的成核过程,测量以诱导时间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温度、过饱和比和溶剂对成核速率的影响,根据经典均匀成核理论计算了晶体的固-液表面张力、成核自由能和临界成核半径.结果表明,OHM晶体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和过饱和度的提高而增大,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数值.  相似文献   

3.
用MSMPR结晶器对谷氨酸从工业发酵液中连续等电点结晶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在假设△L定律适用于MSMPR结晶过程的前提下,测量了晶体的粒数密度n和晶体平均粒度 L之间的关系。在多组实验中1n(n·Lμm)和 L之间在L>40 μm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直线关系, 说明谷氨酸结晶过程符合△L定律,在L<40 μm范围内,ln(n·Lμm)值和L之间关系不符合 △L定律,对其原因在文中作了讨论。根据1n(n·Lμm)-L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及其斜率所计 算出的晶核粒数密度n°和晶体生长速率G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晶过程的成核速率B°。最后从 1n(n°·Lμm)与1n(G·hμm-1)之间的直线关系再推导出谷氨酸从发酵液中连续等电点结晶在 10℃情况下的成核速率B°-晶体生长速率G之间的动力学表达式:B°=8.65×107G0.27。  相似文献   

4.
ADP晶体点状籽晶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生长温度处于20~40℃,相变驱动力介于0.005KT/ωs~0.03KT/ωs之间时,籽晶(100)晶面的生长速率随过饱和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相变驱动力一定时,晶面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增加;晶面的生长动力学规律与体扩散输运机制下的螺位错生长机制相符;相变驱动力低于临界驱动力时,晶体生长存在着热力学因素造成的死区。相变驱动力介于相变驱动力介于0.05KT/ωs~0.11KT/ωs之间时,(100)晶面的生长速率随过饱和度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晶面生长趋近于多二维核生长,但同时也有其它生长机制并存。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溶剂、过饱和度以及原料杂质3个条件,得到了愈创木酚甘油醚的不同的晶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到的晶体进行了测定,从而确定了溶剂、过饱和度和杂质对愈创木酚甘油醚晶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主要通过影响各个晶面的生长速率来改变晶习.当改变溶剂和初始过饱和度时(110)面和(-↑110)面之间的晶棱也随之改变甚至消失.随着过程过饱和度的减少晶体生长沿z轴方向趋于长度增加,并且晶体的(001)面和(0-↑01)面由四边形向六边形发展.没有杂质时晶体的晶习为长方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2,4-二硝基苯丙氨酸钠·2.4-二硝基苯丙氨酸(NaAP·HAP)晶体在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过饱和度曲线和(201)、(110)晶面的生长速率,由溶液热力学计算了界面熵因子(α).根据α值讨论了该晶体在溶液中的界面状况,并用BCF模型和B+S模型联合影响的生长机理来解释晶体生长速率与过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空气-NaHCO3饱和液为介质,在新型碳化塔的模拟塔内,测定了气体流速ug、液体流速uL、液相内循环速度uc、晶浆平均停留时间τ等参数对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重点研究聚丙烯酸钠加入碳化塔后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按Randolph和Larson模型计算了结晶成核速率B0和晶体生长速率G,并建立了结晶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酸钠,有利于增大结晶颗粒,改善重碱结晶质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粒数衡算理论模型,研究了木糖醇的结晶过程,分析了结晶过程的成核、生长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间歇动态法测定了木糖醇的结晶动力学数据,回归了木糖醇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参数.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晶体成核,而且对于晶体生长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当搅拌桨的形式一定时,成核速率随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晶体生长速率取决于溶质扩散速率和表面反应速率的综合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木糖醇的工业结晶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混和悬浮、混和排料式(MSMPR)实验用结晶器研究了氯化钾自水溶液和精钾母液中结晶的动力学,精钾母液组成与工业上由光卤石生产氯化钾的母液组成相近。实验表明,两种溶液的氯化钾成核-生长速率动力学的阶数接近相同,但它们的成核-生长动力学常数有很大不同。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由于精钾母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其成核速率显然高于纯氯化钾溶液,而生长速率则较纯氯化钾溶液为低。这显然对获取大颗粒晶体是不利的。在流化床结晶器内进行的氯化钾晶体生长实验表明,大于0.2毫米的晶种的生长速率与粒度无关,小于0.2毫米的晶种的生长速率与粒度呈线性关系:G=0.0032 0.4661l_i。实验还表明,在溶液流率的一定范围内,晶体生长速率与流率无关。实验表明,氯化钾溶液的介稳区宽度不仅与冷却速度有关,并且和停留时间有关。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这些关系的数学模型:b=0.297△θ_(max)~(3.604)(τ 1)~(0.884)。  相似文献   

10.
用相差显微镜和诺曼斯基干涉术实时研究了ATMB晶体生长表面形貌和台阶运动的变过程,将计算机图象自动处理系统引入晶体生长台阶的研究中,提高了实时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测量了ATMB晶体(1012)面生长台阶列的高度和台阶推移速率V。研究了晶面法向速率与过饱和度的关系以及不同过饱和度下晶体生长机制的转变情况,得出了ATMB晶体是二维成核层状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1.
THE MECHANISM AND ENHANCING METHODS OF SOLVENTING OUT CRYSTALL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析结晶广泛用于有机工业结晶过程,但目前溶析结晶过程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晶体主粒度小,变异系数高;产品过滤分离难度大,杂质含量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溶析结晶体系的介稳区性质,并采用了如下几种强化方法:用压力溶解和静置冷却来提高过饱和度;在沉淀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及采用弹性叶片摩擦和超声波刺激来提高成核速率;动静态交替育晶减少生长分散;加入促进构型转变的物质获得所需晶型的晶体;按照最佳操作程序流加沉淀剂维持恒定的结晶过饱和度等.实验证明,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溶析结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琥珀酸十八酯(OSO)晶体过饱和溶液的成核过程,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了温度、过饱和度和溶剂对成核速率的影响。OSO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过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溶剂不同其数值也不同,实验结果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了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制备银溶胶的成核诱导期,考察了溶液温度和过饱和度对反应诱导期的影响.结合均相成核理论,得到当溶液的过饱和浓度大于或等于4×108时体系为均相成核过程.结果表明,诱导期随着温度和过饱和浓度的上升而下降.同时计算出不同反应温度下纳米银的固-液界面张力,并与经验理论模型的数据结果加以比较,实验预测结果低于模型值.本实验通过测定银溶胶制备过程中银离子的浓度变化验证了紫外光谱测定反应诱导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流化床中氯化钠结晶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5):8-9,13
根据流化床作用原理,实验得到氯化钠晶体在流化床内的生长速度分别与晶体粒径、溶液流量和过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了氯化钠结晶生长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流体混合程度对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化学反应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工业结晶过程中流体的混合状态及其对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混流工业结晶器来说,在两种极端的混合(完全离集与最大混合)状态下,晶体生长速率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影响晶体产品的粒度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6.
研究马来酸氢十四酯(THM)在以苯为溶剂的过饱和溶液中的成核过程,测定了以成核诱导时间表示的成核速率,分析不同温度下过饱和度对其诱导期的影响,并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计算了固~液表面张力、临界成核自由能和临界成核半径.结果认为,低温度区间范围有利于THM单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培养OHS优质单晶的优化条件,本义研究了过饱和OHS 溶液的成核,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报告了温度、过饱和度和溶剂对成核速率的影响,并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计算了晶体的表面张力、成核自由能和临界成核半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中的量子成核和热成核相变过程。在从PDB相向PDA相的相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畴壁;相反,在从PDA相向PDB相的相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反畴壁。我们认为,畴壁的形成是一种涨落的结果;利用统计物理的方法,对两种成核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发现在ETCD-PD中,主要是热成核相变;而在ETDU-PD中,主要是量子成核相变,与实验事实符合。图5,参13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整水性聚氨酯原料中PEG-1000和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两种二元醇与PPG-1000的比例,发现随着PEG-1000的增加,树脂的粒径明显减小,体系由牛顿流体向假塑性流体过渡,提出流体力学行为的转变是因为PEG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树脂的亲水性,使聚氨酯在水中被溶胀,提高了聚氨酯的有效体积所致;聚酯-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的流体力学行为随着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元醇用量的增加由牛顿流体向假塑性流体过渡,但粘度变化不大,提出流体类型的转变是粒子的搭桥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