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镉配合物Cd(BIDPT)2(NO3)2·(H2O)2(BIDPT =4,4′-二(1-咪唑基)苯硫醚),经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单晶衍射表征了化合物.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分子量Mr=909.24,a=0.816 4(9) nm,b=1.156 8(1) nm,c=1.179 3(1) nm,α=112.737(1)°,β=107.481(1)°,γ=92.233(2)°,V=0.964 4(2) nm3,Z=1,Dc=1.559 g/cm3,F(000) =458,S =1.074,R1=0.059 8,ωR2=0.191 2.配合物中镉离子通过4,4′-二(1-咪唑基)苯硫醚配体桥联成8字型一维链结构.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荧光进行了测试,硝基苯化合物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淬灭作用.镉配合物对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用4,4′-(2,5-二(甲硫基)-1,4-亚苯基)二吡啶(L)和4,4′-二苯醚二甲酸(H2OBA)与Zn(NO3)2·6H2O,生成了一个三维配合物{}n(1)。X-单晶射线分析表明,配合物是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分子量Mr=650.09,a=2.526 5(2) nm,b=1.462 3 (1) nm,c=1.715 9(1) nm,β=97.37(2)°,V=6.286 9(3) nm3,Z=4,Dc=1.458 g/cm3,F(000)=2 832,S=1.157,R1=0.078 5,wR2=0.194 6 (I>2σ(I))。配合物1中,Zn与配体L和质子化的4,4′-二苯醚二甲酸分别形成了一维链,而两条一维链相互来链接形成三维结构。另外对配合物热稳定性和荧光进行了测试。有趣的是,水中少量的Fe3+可以猝灭配合物1的荧光,证明配合物1对检测废水中的Fe3+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液法成功合成出了一个新的铁配合物{[Fe(4,4'-bipy)(H_2O)_4]·2(mtyaa)}_n(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阴离子; 4,4'-bipy=4,4'-联吡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25 5(3) nm,b=1.164 1(4) nm,c=1.464 7(6) nm,α=92.962(6)°,β=96.206(7)°,γ=106.327(7)°,V=1.337 8(9) nm~3,Z=2,Dc=1.645 g/cm~3,F(000)=684,R_1=0.0377,wR_2=0.080 1。在配合物中Fe(Ⅱ)离子被4,4'-联吡啶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未配位的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阴离子游离在铁链之间。游离羧酸配体与配位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状结构连接成三维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用4,4′-二(1-咪唑基)苯硫醚(BIDPT)和均苯三甲酸(H3btc)与Co(NO3)2·6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基于三核钴单元的一维链配合物{[Co3(BIDPT)4(btc)2(H2O)2]·H2O}n(1)。X单晶射线分析表明,配合物是为单斜晶系,Pc空间群,分子质量Mr=4 264.21(8),a=1.019 3(3) nm,b=1.783 0(5) nm,c=2.364 6(6) nm,β=102.45°,V=4.196 2(2) nm3,Z=2,Dc= 2.300 g/cm3,F(000)=2 814,S=1.042,R1=0.056 0,wR2=0.184 2 (I >2σ(I))。配合物1中,质子化的均苯三甲酸链接Co(1)和Co(3)形成了两条一维链。而这两条一维链与Co(2)和BIDPT构成的“8”字构型相连,形成了另外一条一维链。配合物中存在C-H…π堆积作用使一维链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另外对配合物红外、元素分析、热稳定性以进行了测试。研究了配合物1对藏红T的催化降解性能,在氙灯照射和H2O2存在的条件下,配合物1对藏红T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 Ni( Cl O4) 2 · 6H2 O和 Co( Cl O4) 2 · 6H2 O分别与 4 ,4′-联吡啶、1 ,4 ,7-三氮杂环壬烷 ( tacn)反应 ,得到两种配合物 [Ni( 4,4′-bpy) 3( H2 O) 2 ]( 4,4′-bpy) ( OH) ( CH3OH) ( Cl O4) ( 1 )与 [Co( 4,4′-bpy) 3( H2 O) 2 ]( 4,4′-bpy) ( OH)( CH3OH) 2 ( Cl O4) ( 2 ) ( 4,4′-bpy:4 ,4′-联吡啶 )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 .单晶结构数据表明 ,晶体 ( 1 )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c,a=1 .7990 ( 9) nm,b=1 .1 4 2 ( 6) nm,c=2 .4 433( 1 2 ) nm,β=91 .936( 1 0 )°,V=5 .0 1 7nm3,Z=4 ,该配合物由 4 ,4′-联吡啶桥联过渡金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单齿配位的吡啶环上的未配位氮原子与配位水形成了氢键 ,将链连接成二维铁轨型结构 .此结构再通过未配位 4 ,4′-联吡啶、配位水、氢氧根之间形成的氢键而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 .未配位的 4 ,4′-联吡啶、甲醇、氢氧根离子、高氯酸根离子被包合在这种网络中 ,展示出一定的包合现象 .此外 ,未配位的 4 ,4′-联吡啶的吡啶环与配位的 4 ,4′-联吡啶的吡啶环之间存在 π-π相互作用 .晶体 ( 2 )与晶体 ( 1 )有相同的结构特性 ,晶体也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c,a=1 .790 1( 1 7) nm,b=1 .1 5 0 7( 1 1 ) nm,c=2 .4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机配体与Zn(Ⅱ)的配位反应规律和性质,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4·7H2O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AMBI)(H2O)SO4]·0.5H2O}<sub>n,测定了晶体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Ⅱ)与来自AMBI的2个氮原子、硫酸根的2个氧原子和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空间扭曲的四方锥结构;配位聚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通过对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结构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氢键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作用和配体结构对超分子拓扑结构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有机配体、合成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牛磺酸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TBSSB)、5-溴水杨醛(BSA)、2,2''-联吡啶(bipy)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三核铜配合物[Cu3(TBSSB)2(BSA)2(bipy)2]·H2O (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光致发光光谱、固体漫反射光谱及分子轨道分析等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结晶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031(2)Å,b=11.480(2)Å,c=12.913(3)Å,α=73.13(3)°,β=78.58(3)°,γ=75.24(3)°,V=1363.6(5)Å3,Z=1,Mr=1533.30,Dc=1.867 g/cm3,F(000)=759,μ=4.236 mm-1,S=0.921,R1=0.0488,wR2=0.0471(I > 2σ(I)),R1=0.1812,wR2=0.0546。Cu (2)离子与来自于两个TBSSB配体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正方形配位构型。Cu (1)离子与来自于一个2,2''-bipy的两个氮原子,TBSSB配体的一个氧原子,以及BSA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形配位构型。该化合物分子通过O-H…Br分子内氢键和C-H…O分子间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发出蓝色荧光,它的带隙为2.19 eV。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振荡反应与溶液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类具有3D结构的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4,4′-bpy)(OH)(H_2O)_2](ClO_4)·2H_2O}n(4,4′-bpy=4,4′-联吡啶).获得其单晶结构,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023 00(7)nm,b=1.988 8(1)nm,c=0.749 90(5)nm,β=100.403(7)°,V=1.500 6(2)nm3,Z=4.在标题化合物中,每个铜(Ⅱ)离子由2个4,4′-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1个氢氧根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CuN2O3四角锥构型.因每个4,4′-联吡啶桥联2个铜(Ⅱ)离子,故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而相邻的一维链状结构,又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联结成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我们重新合成了曾经报道过的反式K[Cr(C2O4)2·(H2O)2]2·3H2O三价铬配合物, 并借助先进的单晶衍射仪和更先进的解析手段得到了该配合物更加精确的结构模型,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n(No. 13)空间群,晶胞相关参数为:a = 7.8827 (4) Å,b = 5.7296(3) Å,c = 13.6447(7) Å,β= 103.506(5)°,Z = 2,Dc =1.980 Mg/m3,V = 599.22(5) Å3。热重测试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在357 K以前是稳定的,在410 nm最有效的紫外光光源的激发下,配合物在610 nm处有一个尖锐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10.
将 4-(2-吡啶基) 苯乙酮与 3-醛基-7-N, 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缩合反应, 获得了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C,N-配体(1) ,再将该配体与[Ru(cycme) Cl2]2和 2,2''-二联吡啶反应, 得到了具有 α,β-不饱和酮的环金属钌配合物(2) ,并通过1H NMR, MS 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475 nm,其摩尔消光系数达到 5.2×104 mol-1 ·L·cm-1 ; 在 PBS 缓 冲溶液中, 可选择性识别 HSO3-, 对 HSO3-检测限为37 μmol /L.  相似文献   

11.
用溶液法合成了配合物[Cu(NPG)2(H2O)2]·CH3CH2OH (HNPG=邻苯二甲酰甘氨酸),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磁性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系数a=0.476 74(12) nm,b=0.113 19(3)nm,c=0.11 614(3)nm,α=106.468(4)°,β =100.114(5)°,γ=94.358(5)°,V=0.586 4(3) nm3,Z=1.Cu(II)通过O-C-O构成一维链状结构,分子间氢键将一维链连接为平面结构,氢键对分子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配合物存在弱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个水杨醛-1,2-丙二胺Sehiff碱锰(Ⅲ)单核配合物[Mn(salpn)(CH3OH)(4,4'-bipy)](BPh4).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1 7(3)nm,b-2.629 7(5)nm,c=1.358 1(3)nm,a=90 o,β=110.256(4)°,γ=90°.配合物中,中心Mn(Ⅲ)离子采取畸变的八面体配位构型,4,4'-联吡啶和甲醇分子作为轴向端基配体与Mn(Ⅲ)离子配位,单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构成了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个以2-[(2-羟基苯基)亚甲基联二腙]-N''-[(2-羟基苯基)亚甲基]-丙酰腙(H3L)为配体的稀土镝(III)配合物[Dy2(CH3CN)2(H2O)2(HL)2(Cl)2]·2CH3CN,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地表征。结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结晶于单斜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8136(2)nm,b=1.81946(6)nm,c=1.63321(5)nm,β=97.365(3)°,V=2.32182(12)nm3,Z=2。在该配合物中,双去质子的HL2-配体连接两个畸变的双帽三棱柱构型的DyIII离子形成中心对称的双核结构。该配合物在零场下呈现出单分子磁体行为,其自旋磁矩翻转的有效能垒和指前因子分别为91.7 K和5.04×10-6 s。  相似文献   

14.
水热条件下,4,4′-联吡啶、硝酸镍与咪唑甲酸反应,使咪唑甲酸脱羧构筑了配位聚合物{[Ni(4,4′-bipy)(H2O)(HCOO)2].4H2O}n(其中4,4′-bipy=4,4′-联吡啶,HCOO=甲酸根),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c,a=1.04 862(2)nm,b=2.0 061(4)nm,c=0.81 072(16)nm,β=102.59(3)&#176;;Z=4,R=0.0679,wR=0.1 337。在配合物中,甲酸根和4,4′-联吡啶分别与Ni(Ⅱ)配位,形成具有"CdSO4(6581)"拓扑结构的三维微孔网络,微孔尺寸为1.0 028 nm&#215;1.0 486 nm,有趣的是,微孔配位聚合物主体了一种新型类甲烷结构的一维水带,其是由(H2O)4水簇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共点拓展而成。  相似文献   

15.
 在酸性介质中,3,4-二乙酰基-2,5-己二酮与萘胺作用,合成得到了α-(2,5-二甲基-3,4-二乙酰基吡咯基)萘,用IR,1H-NMR,MS,HRM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α-(2,5-二甲基-3,4-二乙酰基吡咯基)萘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是0.8045(1)nm,b是1.0018(1)nm,c是2.0757(2)nm,α是80.09(1)°,β是82.66(1)°,γ是83.81(1)°,V是1.6281(3)nm3,Z是4,Mr是305.36,Dc是1.246×103kg/m3,μ(MoKα)是0.080mm-1,F(000)是648,在I>2σ(I)的独立可观测衍射点为3669个,最终偏差因子R是0.0406,WR是0.0962.  相似文献   

16.
以4,4′-联吡啶(bipy)、2,5-二巯基-1,3,4-三噻唑(H2SSS)为桥联配体,水热法合成了一新颖的三维结构配位聚合物[Zn2(SSS)2(bipy)]n(1),并用元素分析、IR和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在该配合物中,每个配阴离子SSS2-桥联3个Zn2+,同时每个Zn2+连接3个配体构成一个与ab平面平行的二维网状结构,相邻网状结构再通过4,4′-bipy连接构成三维微空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的西佛碱配体N,N''双水杨醛缩二氨基乙醚,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a=5.667(2)Å,b=9.192(3)Å,c=31.829(11)Å,v=1658.2(7)Å3,分子式为C18H20N2O3,Mr=312.36,Z=4,DC=1.251g·cm-3,晶体结构测定和UV,IR谱均表明分子内形成氢键。在甲醇溶液中有一个荧光发射带,λmax=443nm。  相似文献   

18.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4,4′-联吡啶硫与高氯酸银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Ag(dps)ClO4].H2O}n(其中4-dps=4,4′-联吡啶硫),借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3 602(2)nm,b=0.99 188(16)nm;c=2.0 516(3)nm,β=102.385(2)&#176;;V=2 703.5(7)A3;Z=8;最终偏离因子R=0.0 730,ωR=0.1 222。配合物中银原子通过4,4′-联吡啶硫的N原子的直线配位方式的连接,沿a轴方向形成一维聚合链。毗邻的一维链籍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蒸汽扩散法制备了新型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β-CD-MOFs),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Na-β-CD-MOFs结构进行检测并解析,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体,P21空间群,分子式为C42H76O42Na,a=14.713 3(13)×10-10 m,b=15.314 8(13) ×10-10 m,c=15.016 9(13)×10-10 m,β=117.797(3)°,α=γ=90.000°,V=2 993.31(50) ×10-10 m3。然后通过XRD、SEM、FT-IR、TG进行表征,表明Na-β-CD-MOFs中保留了环糊精骨架,具有多孔道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由π-π堆积形成的链状二价铜配合物[Cu(bipy)2Cl]2Cl2·nH2O(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2K~300K之间测定其磁化率.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P2/c空间群,a=1.2328(3)nm,b=1.4781(3)nm,c=1.4311(3)nm,α=90°,β=108.51(3)°,γ=90°,V=2.4730(9)nm3;8K~298K之间标题化合物呈现明显的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在2K~8K范围内却呈现出反铁磁性相互作用的特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