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日本军国主义形成于“幕府政治”时代,军国主义力行者和军国主义传统的缔造者,就是日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武士.明治以来,长期被统治当局和众多日本知名学者誉为“大和魂”的武士道,驱使武士将穷兵黩武作为财富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幕府政治依赖和坚持军国主义,为军国主义提供政治舞台与社会空间,为近代和现代军国主义奠定起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武士道与日本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士道作为日本古代武士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的历史浸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中,成为日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道既是"杀人与战争之道",又是"忠诚与献身之道",其破坏力和创造力同样巨大。纵观历史,日本现代化道路上两次美梦成真的惊人成就,既有浸透"战争之道"毒汁的赫赫"战功",又得益于"献身之道"精神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武士并非佩带长刀,到处耀武扬威,而是晴耕雨读、文武兼修的"工薪族",忍者也并非来去如风、飞檐走壁,而是擅长逃跑的"情报专家"。武士的出现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中,日本武士总是千篇一律地身着黑色和服,手拿日本刀蛮横地到处闯;忍者则黑衣蒙面、飞檐走壁,似乎无所不能。其实,这和日本现实生活中的武士、忍者形象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日本明治维新的骨干和领导力量是下级武士。那么,下级武士为什么会由封建制度的阶级支柱,转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骨干和领导力量呢?本文拟从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一、下级武士的经济、政治地位低下德川幕府明令划分日本社会为“士、农、工、商”的所谓四民等级。士即武士,是统治阶级,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占有全国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德川将军是日本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全国二千三百万石中的六百八十万石”。将军之下是上级武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中国语境中的道家化,谋士张良的形象在日本中世文学中发生了武士化的变异。在军记物语中,张良与武士阶层的重要特征———武勇发生了联系。谣曲、幸若舞曲、御伽草子等文学体裁里均出现了描写张良勇猛品质的作品。这种变异与圯上受书故事在日本的流布密切相关。由于日本中世兵法概念包含用兵之术与武术两层含义,未曾阅读中国古代兵书的作者根据武士阶层对于个人武力的需要,自觉将张良所得兵书定位为武术秘籍,赋予了张良精于武艺、勇猛战斗的武士面貌。通过鞍马天狗传说的典故摄取和樊哙张良相并置的惯用句使用,张良身上的武士因素在中世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日本著名电影编剧、导演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以行将落幕的幕府制度为历史背景,通过描绘日暮途穷的武士的历史命运和个体遭际,从生死之际武士个体生命的时间美学切入武士道的精神腹地,以侘寂之美消解了武士道的杀伐之气,以“生”的自觉超越了传统武士道“死”的觉悟。在电影叙事中,侘主要表现为人在宅中的空间叙事,寂主要表现为历史磨洗的时间叙事。  相似文献   

8.
德川幕府本身的政治体制为下级武士后来的贫困化埋下了伏笔,而下级武士的贫困化又促使其快速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开始寻找新的政治结合点,走上了同资产阶级结合并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的道路历程,从内部为下级武士反幕奠定了基础;而民族危机终于使下级武士彻底与幕府决裂,举起了"武装倒幕"的大旗。  相似文献   

9.
王萃 《科技信息》2007,(22):119-120
自从日本文化在《菊与刀》中被界定为"耻文化"之后,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评论。本文将以"耻文化"的理解为基点,从归属意识、集团心理、权威追拜、重视名誉、武士思想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人耻辱观的形成、表现及其对日本战争、日本社会、日本人统一文化心理的正负面影响,从而得出日本军人形成强烈的战争信念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根源。  相似文献   

10.
郭雪咏 《科技信息》2007,(22):147-148
江户时代儒家思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日本普通民众的意识中,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武士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日本武士对中国儒学中的重要观念"忠"孝"的理解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江户时代,儒学也给武士道增添了许多适应时代的新内容。日本儒学也从初期的以为"敬"中心发展为以"诚"为中心,表现为日本儒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