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及经验性回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53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中文版接纳行动问卷和孤独感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和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及经验性回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孤独感和经验性回避可以显著地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程度,经验性回避的调节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x~2/df=2.899;GFI=0.982;NFI=0.977;IFI=0.985;CFI=0.985;RMSEA=0.061),调节效应大小是0.26,95%的置信区间是0.11~0.30。经验性回避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测查云南省5所高校492名大学生,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基本心理需要内在关系机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基本心理需要、孤独感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手机依赖组孤独感总分高于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组在关系需要、胜任需要、自主需要得分及基本心理需要总分都低于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基本心理需要存在显著相关,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基本心理需要可以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基本心理需要是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0.114。因此,可以通过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和减少其孤独感来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压力、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孤独感量表简化版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人际压力得分为(7.95±6.99)分,孤独感得分为(15.71±4.64)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0.87±6.11)分.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压力、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压力、孤独感及生活满意度分别存在显著差异(F=12.073、9.020,P<0.01,F=3.115,P<0.05).大学生人际压力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1),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84,P<0.01);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08,P<0.01).孤独感在大学生人际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7%.结论:人际压力负向作用于生活满意度,孤独感在人际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以及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均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羞怯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自尊和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WCQ)、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以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作为被试群体进行测量.结果: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总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社交回避及苦恼和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并受到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即自尊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具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论: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智能手机成瘾具有调节的中介.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75名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民族认同和孤独感的影响,并基于学校归属感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以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究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感、学校归属感和和孤独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民族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民族认同感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学校归属感在民族认同感影响孤独感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与心理需求、手机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手机用户需求调查问卷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72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4.9% 的大学生手机成瘾,相比无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心理需求和手机使用行为得分显著更高(p<...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尊、逆境信念对降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作用。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自尊评定量表和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抽取的427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和634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大学生自尊得分、逆境信念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0.25,P值均小于0.01);自尊得分、逆境信念得分均负向预测农村贫困经历大学生孤独感得分(β值分别为为-0.42、-0.13,P值均小于0.01),两个因素累积解释22.20%的总变异;中介效应值为ab=-0.078,[95%置信区间为(-0.121~-0.004)],置信区间不包括0,中介效应的效果量R2med=0.073,表明自尊在农村贫困大学生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对488名有留守经历和581名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羞怯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在羞怯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羞怯体验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留守/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羞怯、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均相关显著(r=-0.21~0.52,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羞怯正向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其孤独感,但是自尊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羞怯不但正向预测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还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其孤独感,多重中介模型成立。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和谐量表、羞怯量表、焦虑量表和孤独量表对1 54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羞怯、焦虑和孤独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同学和谐、师生和谐以及族际和谐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羞怯与焦虑、孤独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焦虑与孤独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羞怯、焦虑、孤独与人际和谐呈显著的负相关;高职生的羞怯和焦虑程度对人际和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对孤独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南昌大学360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被试孤独感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②被试孤独感得分在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③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④朋友支持和社交自尊对孤独感有显著预测力,其解释量为27.5%。结论:社会支持和社交自尊与孤独感均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网问题,而网络的特点、大学生自 我同一性发展以及他们的学习、交友与父母的关系等方面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防范网络成瘾,需要加 强教育与管理、咨询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上网成瘾,成为近年影响一些大学生身心健康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成因与对健康的危害,除了结合家庭、学校进行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比赛是最好的手段能及时帮助学生走出网络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同时预防更多的学生迷恋网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上下级沟通、组织承诺与大学生就业稳定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上下级沟通、组织承诺与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关系模型,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456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沟通和组织承诺均能正向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越是良好的上下级沟通和组织承诺,大学生就业稳定性越强;同时,上下级沟通还正向作用于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在上下级沟通对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正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成就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在年级上差异显著;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中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大学生专业承诺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显著;避免失败的动机与大学生理想承诺得分显著负相关(p<0.01),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专业承诺的四个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对专业承诺及各维度有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17.
指出大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大学生两个概念的本质差异,分析了各自产生的根源.并就目前我国一般大学培养大学生运动员的条件从8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师生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贫困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性别、文理科、年级和父亲文化程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均有影响。心理健康各因子和师生关系各因子之间处于中等相关程度。师生关系各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