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红点唇瓢虫的世伐生活史,在贵阳该瓢虫生年发生三代,世代高度重叠,以成虫越冬。笔者观察了各代雌虫产卵情况,其中以一代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232.8粒,产卵期最长,平均可达78.5天,该虫食性较广,可捕食17种盾蚧和少量蜡蚧的幼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龟纹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小麦蚜虫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1a发生5代,在自然变温条件下,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为17.11d,其中卵期为(2.85±0.84)d,1龄期为(1.40±0.51)d,2龄期为(2.33±1.11)d,3龄期为(1.67±0.49)d,4龄期为(3.73±1.31)d,蛹期为(5.13±0.99)d.其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5.47℃,有效积温为18.59日度.龟纹瓢虫成虫对小麦蚜虫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0.0133N),成虫对小麦蚜虫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d内,1头龟纹瓢虫对小麦蚜虫的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小麦蚜虫时,益虫和害虫个数比可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捕食樟白轮蚧Aulacaspis rosarum的四种瓢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Delan 《武夷科学》1998,(1)
红点唇瓢虫、湖北红点唇瓢虫、细缘唇瓢虫、中原寡节瓢虫是樟白轮蚧的捕食性天敌,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各异,但均以樟白轮蚧为主食。细缘唇瓢虫日平均取食量居四者之首,其次为湖北红点唇瓢虫,再次为红点唇瓢虫。 相似文献
4.
黑背小瓢虫是蚜虫的捕食性天敌之一,在湖北一年发生5-6代,第一代主要在槐,榆,桃树等植物上捕食,第2-4代主要在棉田捕食,有世代重叠现象,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约需16天,成虫寿命一般为18天,幼虫和成虫都扔食,每头日平均捕食量为27头左右,在棉田的虫口密度一般为12-14头/百株,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虫口数量达到高峰,1990年在实验室内,对黑背小瓢虫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试验,建立了参数方程和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5.
红环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环瓢虫是草履蚧的主要天敌。调查表明,红环瓢虫在当地一年只发生一代。成虫越冬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产卵,4月中旬出现幼虫,5月中旬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越夏而后越冬,直到第二年3月。 相似文献
6.
7.
六斑月瓢虫对豆蚜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六斑月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进行了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捕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其发现率和最大捕食量也增大,平均处理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8.
龟纹瓢虫对菊小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龟纹瓢虫对菊小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恒温25℃,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捕食菊小长管蚜末龄若虫或成虫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其捕食反应的功能方程为:1/Na=0.9609x(1/N) 0.00855,在一昼夜里,一头瓢虫的最大捕食量为117.0头,捕食一头蚜虫需0.00855d。 相似文献
9.
二种捕食性瓢虫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用日本龟蜡蚧和人工代饲料饲养矢尖蚧的天敌优势种湖北红点唇瓢虫与二双斑唇瓢虫,结果表明:用日本龟蜡蚧饲养湖北红点唇瓢虫,其产卵量比二双斑唇瓢虫高3倍以上;而用人工代饲料饲养,两种瓢虫的产卵量极低。人工繁殖的湖北红点唇瓢虫能在施秉县农业局柑桔园正常发育,顺利越冬,现已对此园的矢尖蚧起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希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2):36-39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品种、树龄、树势、枝梢、冠位、土壤条件下山楂树叶片气孔特征的差异性,并对叶片气孔的面积、频度与相对面积的关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曾宪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2,(2)
本文首次报道了两栖蓼有三种类型植株以及各种类型植株间随水条件变化而转化的情况。对两栖蓼各类型植株能否开花,是否具酸味以及两栖蓼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初步考察了6种三唑Schiff碱及12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杀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某些供试药对芹菜斑枯、黄瓜灰霉、油菜菌核等菌病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稗草、马唐草、油菜、苋菜的除草活性为:苗期茎叶处理的除草活性较苗前土壤处理的要高,尤以对苋菜生长抑制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50%~60%. 相似文献
14.
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初步研究了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内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生物学特征(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种子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茎、叶、果实、种子的形态和生长状况有较大差异;绣球茜花色鲜艳,花序美观,单株花期长达3-8周,测量得花粉胚珠比为612.46275.31,具有虫媒传粉的特性;种子繁殖发芽率为11.33-38.66%,发芽势为10.66-36.00%,不同环境所采的种子或经不同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大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两个方面,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对生物节奏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节奏周期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1993~1994年对寄生于稻飞虱的长沙多索线虫在湖北省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到稻田均有分布,其宿主有褐飞虱等4种,寄生率为63%~92.5%,线虫在田间呈聚群分布,土壤含水量低于15%的时致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