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旅游地各类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各类损失越来越重,因此,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采取综合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对旅游地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概念、方法及内容界定、分析与探讨,建立了旅游地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以期为旅游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肃省8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值,得到全省87个县(区)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等级,并分析了全省主要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特征、主要灾害源地,为区域减灾防灾、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战略中心,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聚集的地区,但也是自然灾害易损区,评估城市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有利于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选取21项社会经济指标,采用TOPSIS方法对渭南市11个区县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南市的人口分布、经济条件、社会保障是影响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华州区、临渭区社会脆弱性最低,蒲城县社会脆弱性最高,富平县、合阳县社会脆弱性较高,其他6个区县Ci值均分布在0.40~0.50之间,说明这些区县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已经威胁到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首先使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我国1994~2010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Granger和协整分析检验自然灾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4~2010年存在周期性波动;(2)自然灾害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因,其在短期内的增加抑制了后者的提高;(3)长期来看,农业成灾率每增加1%,我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下降0.0141%.  相似文献   

5.
走近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且经济越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气象灾害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全球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30年中,全球出现的气象灾害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数的62%,如果加上气象因素诱发的灾害,则所占比例高达85%.  相似文献   

6.
<正> 气象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且经济越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气象灾害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全球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30年中,全球出现的气象灾害约占自然灾害发生数的62%,如果加上气象因素诱发的灾害,则所占比例高达85%。据有关权威资料记载,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因灾害死亡人数呈急剧下降的趋势,但由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整理分析,探讨了建国40年间海南岛各类自然灾害的群发性、发生时间不平衡、地域广泛和灾情严重等特点.另外还综合整理了海南人民为抗救自然灾害,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赈济物资、组织生产自救、提供农贷和提倡节约等;以期达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威胁,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社会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洪涝巨灾为实际背景,根据极值理论中的超越阈值模型(POT),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PD)结合三种参数估计方法对巨灾损失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不同置信度要求下的VAR值,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粮食安全储备和国家财政预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学学报》2014,(6):F0003-F0003
2014年8月7日,由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发的“舟曲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指挥系统”及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舟曲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验收,标志着该项目成功实现了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和应急指挥的完美结合,是我院与中科院合作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各种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破坏越来越大,在所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占到了70%。随着气象自动监测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笔者所在的宿迁市和周边市已形成一个高时空密度的自动气象监测站网,为及时搜集复杂的实时气象信息,提供了可靠的突发气象灾害的数据因子(如大风、  相似文献   

11.
以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支持,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及加权综合法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暴露一易损性及综合风险指数,并对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洪涝灾害风险东高西低,沿海地区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小城镇地震成灾机制的特点、抗震能力的调查与综合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城镇基础设施、民众文化素质等,是甘肃小城镇地震成灾机制的主要元素,也是做好甘肃小城镇防震减灾的关键.为小城镇综合防震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状况和工业布局的调查,分析出可能出现的环境灾害,对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定性的评价.同时针对边缘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表明: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灾害类型主要有环境污染灾害、生态破坏灾害和突发性灾害,其中环境污染灾害的环境风险最大,如不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日后将对边缘区乃至整个城区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14.
湖南1998特大洪涝灾害成因与减灾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分析表明:水灾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与山林,河湖争地加剧了灾害损失,强调在防洪减灾领域中既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实现减灾科学决策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998年河南省特大洪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湖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治理洞庭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汶川地震什邡震区建筑应急评估工作,重点介绍什邡市砖混结构的震害现象,根据这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破坏模式,对其受力机理和破坏原因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并为震后相应建筑物的修复、加固、重建工作提出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供相关研究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干旱灾害特征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湖南省农业旱灾特征及其成因剖析,认为要从根本上缓解该省的农业旱灾,必须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1)更新改造与兴建扩建一批水利工程,增大供水能力;2)科学调度大型水库,蓄足洪水资源;3)逐步建立和实施现代化灌区管理;4)应用、推广农业节水技术;5)适当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业用水高峰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提升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能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虑人口流动因素,对陕西陇县城乡家庭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家庭人口流动较少,成员文化水平整体较高,对地震灾害认知能力较好;乡村家庭青壮年群体多数流出务工,留守成员对地震灾害知识、自救互救技能掌握不足。城镇家庭成员组成中青壮年群体占比较大,能够使用先进的通讯及交通工具,但参与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情况不足,备灾物品观念落后;乡村家庭成员生活环境封闭,观念保守,对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认识片面,震时对外来救援依赖性强,地震灾害响应能力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21,(1):150-152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频繁、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分布广、时段集中、损失严重等特点。近年来,受全球生态环境改变、极端天气、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更为频繁,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和严重损失。地质灾害具体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因为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所以防范难度较大。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护与治理,必须综合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预警和规避各类地质灾害,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的《地质灾害预防科普知识手册》近日出版。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为《地质灾害预防科普知识手册》题写了书名,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分别题词。手册和其他相关出版物将陆续发放到甘南、陇南、天水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群众手中,帮助当地群众初步掌握相关预防知识和方法,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