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中草药有效成分利尿性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概率神经网络分类结果好,训练集、交互检验集和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牢均可达到100%,本文所用的概率神经网络结构简单、易于调试,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分子利尿性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利尿药物的选择与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中药利尿药理实验的家兔筛选方法并确定其关键因素。方法动物置代谢笼中自由饮水进食。每日早晨定时测量24 h进水量,并收集24 h尿液,测量24 h尿量、尿液渗透压、尿钠浓度、尿钾浓度,并每在日进食4 h后经胃管灌服蒸馏水100 mL/只,调整尿液渗透压。结果家兔24 h尿渗透压基本上与24 h进水量、尿量呈直线负相关(r=-0.725,r=-0.819);与24 h尿钠、尿钾浓度呈直线正相关(r=0.760,r=0.859);24 h尿液渗透压大约调整在200~800 mOs m/L范围内时,与之基本相关的24 h进水量、尿量、尿钠、尿钾浓度都相对集中地稳定在家兔生理范围内。结论24 h尿渗透压是本筛选方法的关键因素。通过给予水负荷控制24 h尿渗透压稳定在大约200~800 mOs m/L范围内,使动物24 h尿量、尿钠、尿钾浓度都相对集中地稳定在动物生理范围内,从而确保动物排尿功能相对均一,进而适合中药利尿药理实验。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咪唑类ALK5抑制剂活性的QSAR预测模型,分析了61个咪唑类ALK5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计算了这些抑制剂分子的分子形状指数、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和电性距离矢量;优化筛选了分子形状指数的K_1和K_3,电性拓扑状态指数的E_(19)、E_(21)和E_(24),电性距离矢量的M_(26)、M_(30)和M_(56),共8个参数.将这8个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元变量,活性pIC_(50)作为输出神经元变量,采用8∶4∶1的神经网络结构,获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为0.956.pIC_(50)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85%.结果表明,本法建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合成高活性的抗癌新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30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乙醇-三氯甲烷(2:1)作溶剂,对选定的30种中草药粉末进行提取,测定各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烘箱法和OSI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厚朴、射干、芡实4种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山楂、虎杖、白药子、千斤拔、八角在烘箱法测定中表现抗和戌一较强,而OSI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较弱;相反,诃子等在OSI法中表现抗氧化活性较强,而烘箱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较弱,射干的抗氧化活性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以无水乙醇、50%乙醇水溶液和水为提取剂,分别超声提取16种中草药,并运用3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对各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红景天、何首乌、肉苁蓉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OH和·O2-自由基都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石榴皮的无水乙醇、50%乙醇水溶液和水3种提取液对DPPH·和·O2-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陈皮、丹参的水提取液对DPPH·和·O2-自由基也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所有中草药的水提取液对·OH自由基的抑制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锗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植物中存在的锗主要是有机锗。日本科学家浅井一彦等人于1968年首先人工合成机锗化合物━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e-132。随后的研究发现Ge-132具有广谱药理活性与抗癌活性。1974年,具有更高抗癌活性的螺锗被RiceL.M.和WheelerJ.W.两位博士合成出来。随后多种有生理活性的有机锗被合成出来。许多中草药中富含有机锗,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8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8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它们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其中杭白菊、虎杖、白芍、女贞子和龙井茶等5种中草药对DPPH的清除作用都在8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杭白菊高达93.17%.  相似文献   

8.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悬索桥损伤定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概率神经网络(下称PNN)以贝叶斯概率方法描述测量数据,因而PNN可以在有噪声情况下进行结构损伤检测·提出了运用传统PNN和自适应PNN进行结构损伤检测的方法与基本原理,并分别用两种PNN模型进行了悬索桥的损伤定位研究,还讨论了测量噪声对识别精度(IA)的影响·研究发现,运用自适应PNN进行损伤定位效果极大地优于传统PNN,且随着噪声程度的增大,IA减少  相似文献   

9.
92种中草药的血凝活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凝集素在研究细胞膜结构功能、分子识别、细胞免疫等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并日益引起重视.本实验选用了39科92种中草药的干制品(均未经炮制处理),用NaCl-磷酸盐缓冲液(PBS)提取、离心,取上清液在96孔V型微量血凝板上进行血凝活性效价测定.结果表明,阳性样品分属14科23种(占25%)均能使充红血球凝集,其中12种能使人红血球凝集.凝集效价最高为百合科的卷叶黄精,最低为百合科滇黄精和玉竹黄精.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的一种强活性磷脂类介质,与过敏、炎症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以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实验为指导,自胡椒属中草药和中药地血香以及牛蒡子中除分得活性强、有特异性的PAF拮抗剂海风藤酮以外,并分得40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皆属于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化合物。^3HPAF受体结合实验测定首次证明,双环〔3,2,1〕辛烷类木脂素具有强活性,8.3’新木脂素和8.0,4‘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中孳生粉螨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法,共分离中药材样本124种,1240份,从中分离出粉螨45种,隶属7科23属.得出结论:中药材粉螨的污染严重,应加强对中药螨类的防治,以保护中药材及预防人体螨病.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中草药提取物长期连续应用,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血液学、生化、病理指标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表明复方中草药提取物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3.
从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四种常见的中草药中提取天然染料,并作为敏化荆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分别考察提取方法、天然染料浓度和中草药类型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四种中草药天然染料中,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野菊花、石榴皮、车前草和紫草。煎煮法比乙醇浸提法更适合用于提取DSC敏化剂的野菊花天然染料,前者获得的野菊花天然染料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分别达到后者的1.29倍和1.6倍。当采用野菊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时,染料浓度1%是关键临界点,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在浓度小于1%时均急剧增加,在浓度为1%-10%之间时均缓慢增加,而转换效率在浓度到达20%时反而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8味抗艾滋病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白蔹、老鹳草、生晒参、栀子、银耳、淫羊藿、商陆和贯众8味植物类中药中V、Ti、Mo、Co、Cr、Cu、Fe、Mn、Ni、Sr和Zn的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对实验测得的离子体系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性味中药材的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有显著的差异,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分布呈相关性。利用计算所得的群子参数对中药的性味、药理活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反映中药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群子参数可作为筛选抗艾处方用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钾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中草药中钾钠的测定,建立了中草药中钾钠的快速分析新方法,将样品粉碎、磨细悬浮于琼脂胶体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氚灯作背景扣除,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山药、枸杞、泽泻、沸手四种中草药中的钾钠。  相似文献   

16.
对27种中药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进行系统提取,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4 h后,统计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抑制率;部分有活性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鸡胚尿囊膜(CAM)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川芎水提物、白芍乙酸乙酯提取物、竹黄水提物、鬼箭羽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抑制血管活性现象;其中川芎水提取物、鬼箭羽乙酸乙酯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27种中药中发现了7种提取物具有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血管内建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解表类中草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二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解表类中草药的分类,证实了微量元素含量与解表类中草药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为以后解表类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A)、西药组(B)和中西药组(C),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吗丁啉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计算胃内残存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8.1%,西药组为6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药组为85.7%,疗效高于另外两组(P<0.05),中西医组15 min、30 min和60 min胃残余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中药复方和吗丁啉是治疗FD较有效的药物,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F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