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群强 《科技信息》2011,(32):195-195
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日常问候、称呼、称赞、道别、委婉语、禁忌语和体态语等方面分析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必将对中西方的文化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融合不是同一,而是保持各自鲜明的个性,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好的东西,对弘扬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廖红 《科技馆》2006,(3):19-26
广义上讲,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更通俗地说,化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因此,不同社会其化存在差异。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因此中国化和西方化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誓"以对上帝和诸神的信仰为理论基础,它的表现形式源于宗教生活,它体现了宗教和秩序、信仰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刑起于兵"的中国法律传统中,"誓"在法律的起源中具有本源的意义;相比之下"誓"对西方法律传统影响更深远,它不仅把"法律必信仰"的理念植根于西方社会,而且把诚信观念、程序正义呈现于现代西方法庭.  相似文献   

5.
张举国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16-17,114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全球化一词既指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全球化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对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种法律文化都有着巨大而强烈的影响,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而言,这种影响无疑体现的十分明显。法律文化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从逻辑的角度来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西方从古希腊以来就有比较系统的逻辑学的研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这一基本的元素。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中国缺少逻辑学的研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因此,要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国,有必要加强逻辑学的研究和教育,这是我国逻辑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200年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断演进,进入21世纪后,无论西方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性与自由性,抑或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伦理性、世俗性与封闭性,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入世后,面对中西方文化碰与融合日益激烈的趋势,我们必须在比较和鉴别中提炼出现实现意义,以营造先进文化,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农民工犯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经络又纠缠着“三农问题”、现代化、城市化、贫富分化等各方面问题。文化冲突论恰好提供了一个整合的视角,为犯罪寻求了一种个体化了的社会原因,在整体主义犯罪学与个体主义犯罪学之间找到一种中介,经由它使得犯罪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试图用文化冲突论的理论来解读农民工犯罪现象,以期能为这一让人深深忧虑的现象寻找一些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西方文化、"五四"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文化几个文化阶段的分析,透视出文化变迁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别居制度是国外亲属法或家庭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婚姻法中没有关于别居制度的具体规定,但国内许多地方已出现了相关的司法实践——"试验离婚"(冬眠离婚),并且近些年来不间断地有学者对我国应否设立别居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说明我国婚姻法中有增设此制度的理论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民愤对司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它可以监督司法活动,提升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它又干扰了司法机关独立性,影响司法公正.应当客观全面认识民愤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将民愤纳入法治渠道,正确分析和鉴别民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考虑民愤影响,提高司法机关独立性,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胡健星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52-155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确立后,学界大多数参考德国、日本、瑞士、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从明确预告登记的性质和效力、扩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明确预告登记的申请人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但其大多停留在预告登记制度内部进行研究,并没有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协调登记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协调我国登记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冲突,既是为预告登记涉及的实证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可以从物权、债权、物权化的债权、优先权、诉权等权利协调的理论高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司法。这一方面有助于防止司法腐败,另一方面在媒体与司法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冲突,两者关系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表明我国在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方面仍处于无序状态,要解决这种现状,既需要从两者的紧张关系中寻求到平衡点,更应当看到两者价值目标——追求和保障社会公正的一致性,二者最终可被纳入到一个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必须在自己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进程中时刻保持对文化建设背后所蕴藏的复杂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化多元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不平等关系或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正视文明冲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终紧紧把握住对主流文化的控制权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礼,以扎实的工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中有自始至终保持沉默,拒不作答的权利。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被称为"人类在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已为很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所采用。而有限制地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更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是人们不倦追求的司法基本价值。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受制于多种因素 ,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本文认为 ,司法观念的现代化、司法独立的真正落实、良好的立法状况、高素质的法官、积极的当事人和完善有效的司法监督体系是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并以此为标准针对我国的司法缺陷提出了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人们不倦追求的司法基本价值。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受制于多种因素,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本文认为,司法观念的现代化、司法独立的真正落实、良好的立法状况、高素质的法官、积极的当事人和完善有效的司法监督体系是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并以此为标准针对我国的司法缺陷提出了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法治中国重要内容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坚持司法为民,落实改革措施,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才能大大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